APP下载

对提高职高音乐学科考试成绩的思考

2018-10-29王治堂

读天下 2018年19期
关键词:考试成绩提高思考

摘要:作为一名一线的普通职高音乐教师,音乐常态课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情况,比如学生个体水平差异巨大以及基础知识薄弱。很多职高生连简谱都不认识,即便有个别认出唱名的,也不能按照音高和时值准确地表达出旋律。这种现象的存在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反思一下,难道这只是因为学生不重视造成的吗?为什么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会不高?如何提高职高音乐学科考试的成绩?我认为我们教师应该反思课堂,从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提高;职高音乐;考试成绩;思考

音乐是一种语言文字难以表述的信息,音乐教学在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职高音乐学科考试成绩,是值得广大音乐教师研究的重要的课题。本文是我对职高音乐教学的一些思考,与广大同仁共勉。

一、 开展专业培训

在新课改的冲击下,全國上下掀起了教师继续教育、学历培训等热潮。在各级各类培训中,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双休日、寒暑假、节假日举办专业学习班、辅导班,加强学校音乐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使之逐步转化为专业教师。只有这样,才能灵活驾驭课堂,开展其他音乐课外活动。音乐教师除了具有歌唱、演奏、指挥等基本技能,还应有乐理、作曲、中外音乐史及重要音乐作品等方面的音乐理论,对文学、美学、历史、地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方面的边缘学科知识也要有所了解,音乐教师只有博学多才,才能改变那种迂腐陈旧、形式呆滞的课堂教学模式,唤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 进行任务驱动

基于任务驱动的音乐课堂常规音乐课堂教学中,往往采用“教师给出训练任务、学生实施任务、教师评价任务”作为课堂教学流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任务实施者,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大大降低,为避免这一问题,可以从学生实际出生,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由教师给出任务规则,学生根据规则通过信息收集,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各自任务,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最后由学生对任务进行自评与互价,以此确定课堂成绩,由于训练内容由学生自己设计、自主实施、自行评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琴键训练为例,教师给出5个琴键的任务指标,学生根据这一任务指标自行确定训练内容,学生自行选择训练方法,不论学生如何选择,课堂中都包含着必需的学习要素,自然能够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三、 运用学科特色

任何科目都有其特色形式,比如通过政治科目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历史科目的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基础认识,数学科目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音乐学习能够放松学生的身心、培养他们科学的审美认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科目的特色,引导学生认识到音乐对于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价值,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有效进行打好基础。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心灵的艺术,是以音响的形式,引起人的情感共鸣,达到其审美作用。音乐课堂教学要从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音乐学科的特点优势、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聆听音乐,进入音乐。通过阶段性兴趣的连续集成定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与初中、小学生不一样特点的职高生就会形成关注音乐的好习惯,从而形成愿学、乐学、好学的学习氛围。现行的《音乐欣赏》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不仅对于学生的音乐认知有着一定的培养,同时对于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也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例如,《从宗教走向世俗》,通过四首经典乐曲来让学生对于复调音乐、主调音乐的认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艺术服务对象的改变,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形式音乐的不同表达效果,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能力。

四、 结合课内外

教好音乐课,教师不仅要向课堂的45分钟要效益,还得关注课堂之外。要从课内外多方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的内涵。在课堂内,教师首先要提炼出本堂课(或者这几堂课)的一个主题,在课堂中或开门见山地讲述给学生,或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然后,教师通过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殿堂,感受音乐的魅力。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心中最原始的情绪体验。有画画能力的学生,可以通过手中的笔描绘出来;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绘声绘色地描述给同学听;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借助道具表达出来。我们鼓励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若是学生在某一堂课中,对某首乐曲能产生极大的兴趣,我们不妨介绍一下作品产生的背景,让学生知道每一首经典乐曲的产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他们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故事性的创作背景,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索音乐内涵的动力。当然,这需要教师具有极高的教学素养,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工作生活中,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

五、 进行专题学习

教师灵活组合教学内容,以专题性的课堂形式组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活泼的学习。我以作品的体裁为线索,组合教学内容,比如把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二胡协奏曲《春天的故事》(片段),让学生逐一听辨,逐一对比,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总结出协奏曲音乐体裁的特点,及其演奏形式。在一堂课内感受不同风格作品带给学生不同情感的体验:让学生一会儿进入《梁祝》真挚爱情的故事里,一会儿又加入斗志昂扬的抗日队伍中,然后走进万象更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种课堂形式深受学生欢迎,让他们在享受美的过程中理解音乐概念,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人们常说,音乐是无国界的,这其实说明的是音乐具有无障碍沟通的功能,它是人们传情达意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才能让音乐的声音传递到每个人的心灵呢?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与探索,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的课堂一定变得色彩斑斓、妙趣横生!让我们的学生在音乐中健康成长,努力提高职高音乐学科考试成绩吧!

作者简介:

王治堂,贵州省仁怀市,仁怀市中等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考试成绩提高思考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跳过去
斯诗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