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中的美育与美术鉴赏
2018-10-29李如燕
李如燕
摘 要: 现阶段,国家教育部门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通过美术课程所凸显的人文性质与审美价值,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的目的。本文立足于我国高中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实况,探讨了在这一过程中开展美育及美术鉴赏工作的具体策略,希望为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高中美术教学 美育现存问题 教学创新优化策略
高中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其审美意识培养与文化内涵提升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状况如何,同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关联密切。现阶段,美育及美术鉴赏在高中美术育人方案及课程体系中的价值日益凸显,但就我国各所高中美术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实况看,存在美育落实不到位和美术鉴赏流于形式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美术素养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探讨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美育策略,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研究背景概述
所谓美育,又被称为美感教育或者是审美教育,其来源于我国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美术课程应当彰显自身的人文性质与文化内涵,同时也是初高中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现阶段,美术课程已经成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的教学重点。之所以要牢牢把握美育这一要素,源于其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层面不容替代的重要价值。
在生活实践中,我们可以将美归结为自然美、社会美及艺术美这三类。其中艺术美是一种来源于生活但却高于生活的美的形式,也是广大艺术家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创造出的实践产物。就美术课程的教学工作看,归根到底是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发现、欣赏、研究、创造美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其具备较高的审美情趣及文化素养,这是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之一。美术鉴赏作为美育工作开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主要涉及引导学生逐步具备感受、欣赏美的能力,助力其形成正确且向上的审美观,并以此为基础和指导进行后续的美学实践[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术鉴赏是美育及高中美术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所在,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落实美术鉴赏的具体要求,提升广大学生的美学素养,则是下文理论研究的重点所在。
二、美育工作开展要点
(一)引导启发学生认识美
对美的正确、科学认识,是后续进行创作的根本所在。就高中这一阶段美术教学所涉及的内容看,美术作品的展现形式主要依托于线条、形状、色彩等要素,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美术作品的基本艺术语言。具体来说,在美术创造过程中,线条是艺术造型的基础,是勾画创作对象表现其整体构造及质感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线条在美术作品创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借助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使其可以进一步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线条应用原理,并且欣赏作品中彰显的事物结构、情感内涵及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感知色彩这一要素对于美术作品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及思维方式的学生,往往对于同一色彩有着不同的感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同色彩这一元素相关的基础理论及调配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较强的色彩观察、分析及运用能力[2]。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这一作品,使学生直观感受不同色彩对比下的情感展现。还可以借助委拉斯凯兹的《宫娥》这一室内群像画作品,让学生感知光线的不断变化与归于统一对于色彩展现的影响。最后,就形状这一艺术创作要素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感知不同画派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其在光影、色彩、线条等要素的变化中,感受作品的内容及内涵,助力其审美认识的有效完善。
(二)引导培养学生欣赏美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具备欣赏美的意识,培养其较强的美术鉴赏能力,是美育工作开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所谓美术作品欣赏,指的是通过对作品所展现内容及情感的深入剖析,最终以正确的审美观获得相应的感受与体悟。在这一过程中,观者不仅可以直接感知到作品的形式美,而且可以对其内在的审美情趣及情感价值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美术作品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形成感性且直观的形象性,而且要借助对作者生平经历、创作背景及情感趋向的剖析,了解作品内含的情感价值及思想底蕴,逐步具备较强的审美意识与能力,并且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感知社会自然及万事万物的美。以達·芬奇的《蒙娜丽莎》这一作品的鉴赏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在构图色彩及形式等层面美学价值发掘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其中的精神美与文化美。又如齐白石先生的作品《却教蜂蝶为花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作品的外部形式,感知其内含的歌颂劳动、赞美劳动者的情感。总而言之,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深入发掘实际生活中同其教学内容关联密切的要素,并对其加以合理整合、有效分析及科学应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作品的形式美及内涵美。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借助比对教学法,即通过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共同分析,引导学生逐步具备较高的审美意识与文化内涵,助力其美术学科素养的提升。
(三)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及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是美术这一课程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美术创造能力,为其内在情感的表达提供新的方式方法。基于此,教师应当重视理论教学与审美培养中美术技法的有效融入,使学生在感知美术作品形式美与内涵美的过程中逐步具备较强的美学创造能力及审美想象能力,为其今后的作品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
以素描这一绘画形式的学习为例,面对这一从未接触过的绘画方式,许多同学都会出现茫然甚至于无从下手的局面,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学生临摹优秀素描作品,或者是课外写生的教学方式,使其逐步具备较高的造型表现力及自我审美情感。在此基础上,无论是外形的构建与设计,还是色彩的科学组合,抑或是光线的明暗搭配,教师都需要辅以具体的生活化的案例,确保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不同类型作品的内容及内涵。除此之外,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郊游写生、小组实践等,充分彰显高中这一群体参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使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与饱满的热情感悟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感知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为其绘画创作提供更加多元且充足的素材。
三、美育工作创新策略
现阶段,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时代大背景,高中美术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求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牢牢把握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及发展需要,进而更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这一群体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较强的审美能力,为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达到这一目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重视对学生美术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指导,是美术鉴赏以及美术创作的基础。即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熟知有关色阶、色调、透视、结构、明暗等有关美学创作的基础理论,并引导其在实践中检验并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要辅以有关美术发展历史、画家生平經历及不同作品风格流派的文化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较高的美学素养,使其进一步感悟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
其次,必须重视对这一群体的绘画基本功训练,这是检验学生基础理论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之一。具体来说,在进行完一部分的理论学习后,教师可以训练学生一定的美术基本技能,使其在实践过程中感知不同技法的应用价值,了解其在绘画作品中的形成特点,这对于提高高中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大有助益。
最后,基于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大背景,各教学主体应当科学利用多媒体平台,有效融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要素,更加直观地让学生感知美术作品的形式美与内涵美,并且将其在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案例更加形象地表现出来,实现对课本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精神,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结语
基于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时代大背景,广大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打破原有模式的桎梏,积极探索一条同学生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发展需求相结合的道路,从而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助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持续、高质推进。
参考文献:
[1]胥霞.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165.
[2]何小纯.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的美育与美术鉴赏[J].才智,2017(11):146.
[3]聂海波.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学周刊,2016(11):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