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优化讲解员的讲解艺术

2018-10-29彭远慧

中文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讲解员优化

彭远慧

摘 要:讲解是一种将知识传递给观众的社会活动。在博物馆从事工作的讲解员讲解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观众的参观感受和心情,往更大的程度来说,甚至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优化讲解员的讲解艺术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讲解员 讲解艺术 优化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0-0-01

引言

想要快速的了解一个城市或者国家,就要参观它们的博物馆。博物馆是一副历史悠久的画册,一条涓涓不息的河流,把古人遗留下来的点点痕迹呈现出来。观众们到博物馆参观的过程,是一个由原本充满好奇无知的状态到渐渐熟悉的过程。讲解员在这过程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讲解员的讲解艺术,就是开启一扇知识宝库的大门钥匙,让听众可以沉浸在博物馆的无限魅力之中。

一、讲究讲解的方式方法

在讲解之前,我们来谈论一下讲解稿。讲解稿是讲解员讲解之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工作,是否有一份思路清晰,观点正确的讲解稿,与讲解的整体效果表达密切相关。讲解稿内容不仅要能够吸引听众的眼球,又要做到内容有理有据,条理清楚,努力将思想,艺术,知识,科学融入其中。这样才能有效的传递博物馆的相关信息内容,让观众有个良好的参馆体验。在讲解稿做好之后,还要注重演讲的技巧和表达,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式:1.陈述式。讲解员在引领参观者的过程中,有两种选择方式,一种是可以先按照馆内陈设的物品从前往后依次介绍,还有一种可以根据参观者对某些物品的兴趣,先讲解这部分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还能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参馆氛围。2.讨论式。这种方法只针对那些博物馆参观人数较少,并且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员,他们想通过了解博物馆来研究某些问题,讨论式有利于他们对某些问题展开思考,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从中,讲解员可以实时与专业人员互动,活跃气氛,拉近距离,通过交流讲解员可以学习获取到专家对博物馆的一些建议和看法,以助于博物馆的工作可以得到有效改进。3.总体介绍形式。这种一般用于参馆人数多,规模大的情况下,讲解员先总的概括介绍博物馆展览的特色思想和内容,让观众产生兴趣。4.重点式。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要在短时间内要讲述的清楚明了,不拖泥带水。所以在讲解过程中,应当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内容,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5.以问答形式。这种方式主要针对学生,一些学校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博物馆参馆活动,讲解员就要根据这类主体对象,有必要在讲解中穿插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想像,让他们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防止出现讲解员在整个过程中的“自唱自演”的现象发生。

二、讲解的有声语言艺术

讲解这门课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讲解艺术的本质就是知识和语言相融合。讲解员要通过多种语言表达技巧来将展馆的信息顺利传递给观众。那么讲解员不但要具备广阔的知识面和流利的普通话,还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我相信,没人会对一个讲话结巴,语言不通顺的讲解员所讲解的东西产生兴趣。这就引起了我们对有声语言艺术的思考,首先,表达要简洁明了,清晰不拖沓。繁杂冗余的语言会使得参观者的心理疲劳,讲解员在讲解中要做到语言的连贯性和层次分明,符合逻辑思维,普通话要标准。其次就是音量,讲解员的音量不宜过大也不宜过低。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必须关注着自己的音量,过大的音量会引起观众的强烈不适,给讲解员本身也带来一定影响。过低的音量,观众就会听不清楚讲解员所讲述的内容,那么观众渐渐就会失去参馆的兴趣。还有就是讲解员要根据讲解内容不同和情感的不同来调整自己的音量,比如在表达强烈情感的时候使用重音,表达欣慰,愉悦的时候使用轻声。其次,注重语速的变化。语速讲究的是把握节奏的快慢,二者相辅相成,必须注重节奏的轻重缓急。如果讲解员讲得很快,像开机关枪似的,停不下来了,那么听众也会长时间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状态,就会造成参观者精神极度疲劳,注意力开始涣散。那如果讲解得太慢而且又一成不变从头讲到尾,那么参馆者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讲解员要善于变通,根据不同讲解的内容和观众采取不同的讲解语速。比如,对于一些不重要或者通俗易懂的内容可以快速讲解,对于一些大多数人都想了解的知识和吸引观众的事情可以放慢讲解的速度,这其中还需要讲解员时刻关注观众的面部表情和反应来做出调整。还有就是注意语言的停顿。在讲解过程中,对语句或段落进行间息,停顿,从句子的意思出发,理解每个字词句的意思,赋予语言节奏感,让我们所表达的语言更加流利顺畅富有美感。让观众感受到“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所以,想要实现好的讲解效果,讲解员一定要注重语言的表达艺术,多读几遍要讲解的内容,准确把握语句的停顿时间和地方,避免歧义句子和破坏句子的含义的存在。最后就是注重讲解时情感的注入。一个好的讲解艺术,和引发观众的思想共鸣的关键之处,在于讲解员讲解时要投入情感。语言表达不是一门死的东西,它和人一样富有情感。博物馆的每一件展品看似它们都是毫无生命力可言,其实不然,这些东西都是富有深刻的精神内涵。

三、讲解的无声语言艺术

什么是无声的语言?那就是通过人的仪容仪表和肢体动作,眼神,面部表情等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进行表达。讲解员不仅仅需要流利顺畅的口头表达,还必须要借助这无声语言来讲解。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就可以增强讲解的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首先先讲讲仪容仪表,拥有好的仪表已经就是成功完成讲解一半了。讲解员仪表不是说要多么的雍容富贵,但一定整洁干净,穿着适合的服装,符合和谐统一的审美,这样才能在讲解开头给观众留下好的印象,展现博物馆的整体形象。其次就是肢体动作。其中包括有站姿,手势等讲解员在站立的时候应该做到挺胸收腹,两肩向后舒张,目光跟随着展品和观众,手臂自然下垂。行走时两肩放松自然,脚步轻盈稳健。还有讲解过程中还要与一些手势相配合,在使用手势时,手臂要伸直,四指并拢,手心向上,同时要注意幅度不宜过大,这样会阻碍观眾的视线,引起观众的不便。最后就是面部表情要从容自然,时刻保持微笑,让观众感受到亲切,真诚,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结语

讲解员作为人们心灵的工程师,在精神文化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文就如何优化讲解员的讲解艺术提出几点措施,讲解员要注意讲解的方式方法,注重语言的有声和无声的艺术的培养,不断优化讲解员的讲解技术水平,才能更好的实现和传播文化精神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晶.浅析博物馆讲解员的语言艺术及技能[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1):283.

[2]黄晶晶.博物馆讲解员做好展厅讲解工作的分析[J].青年时代,2017,(27):81-82.

猜你喜欢

讲解员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
我当小小讲解员
林清廉:六旬红军后代乐当老区村的“红色讲解员”
我是小小讲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