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生作文文风的必要性

2018-10-29刘光宏

中文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文风必要性

刘光宏

摘 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在初中生的实际写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多问题。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三十余载,有种莫名的感觉时时困于我心,那就是时下中学生的文风,尤其是学生为应付中考、高考的应试作文的文风,已呈现出“新八股”的趋势。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 文风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0-0-02

一、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古今名人,纷至沓来

三两句开场白引入话题之后,便是连篇累牍的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传闻轶事、杰出贡献,管他是否切题,剪贴上去再说。至此,“文章”已接近尾声,再来个观点重申,大功告成。

2.名言警句,铺天盖地

很多学生认为,甚至某些老师也认为,文章中引用的名句越多,就越能显示出知识的渊博,文化底蕴的深厚。于是一篇八百来字的文章,名言警句天花乱坠。

3.编造套抄,无病呻吟

面对作文文题,燃不起思想的火花,唤不起生活的积累,于是,什么故事新编,什么名著续作,甚至未来星球、玄幻小说,不一而足,看似新奇,实则无物。

4.“题记”开篇,“后记”结束

很多学生都习惯模仿类似写法的文章,盲目模仿者趋之若鹜,前赴后继。无论何种体裁、何种结构,无论主题有多肤浅、内容了无深意,动辄“题记”开篇,结尾再来个“后记”。

中国文化史上,因文而害道的文风历来为有道文人所不齿。上至六朝时奢靡的骈俪文,下至隋唐明清的八股文,均被韩愈们倡导的古文运动和鲁迅们发起的五四运动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作文,固然是“作”出来的,但关键要解决是为情而造文还是为文而造情的问题。有感而发,文中充满了自己对生活的真实体验,这是为情而造文;胸无所思,夸饰繁彩,只想眩目钓誉,这是为文而造情。为情者和为文者目的不同,作文的写作方法完全不同。早在1500多年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就已说过:“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所谓“要约而写真”即是写真性情,要删繁就简。但简约不等于不要文采,情是经,辞是纬,经正纬成,情足辞畅,这是根本。辞的华丽应该是完全本于性情,才能写出“情与气偕,辞并体共”的好文章。所谓“淫丽而烦滥”,只是追求文采而忽略性情,然“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枝和骨是情志,华和膏是辞采,一旦过分,反而影响了文章的表情达意。用字讲究的是正确、精练、通俗、流畅,绝不能成为丽词华句的堆垛。

不少作文堪称“三有”作文,即有文采、有学识、有哲理。语言精美,辞藻华丽,文采飞扬;名言、典故、诗词运用精当,显出满腹学识;动辄来几句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小小年纪,一副哲人面孔。文章看上去确实很“美”,但等到读完,仍不知其所云。

其实,这样的作文恰是“三无”作文,即无自我、无真情、无思想。有的文章编造痕迹浓重,缺乏自己对生活的独到体验和深切感受;有的文章做作矫情,无病呻吟,即使有几分感情也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有的文章缺少生活的质感,很浅,很薄,很轻,殊不知,这也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啊!

写作是生命的自由表达,它需要有对生命的沉思,需要自我个体的融入。“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甚至是一个人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文不是挤出来的,而是流出来的,它需要真情率性。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朱自清的《背影》等等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的真情实感、大味至淡。

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须内外兼修。在掌握写作知识,提高写作素养的同时,更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有人把写作的综合素质归纳为“六有”:心中有爱、肩上有担、腹中有墨、胸中有识、目中有人、手上有艺。做人与作文,两者相一致。

二、避免作文写作中出现问题的几点建议

1改革作文评价体系

1.1思想内容方面

由于学生处于成长状况,他们的思想层次以及对事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作文中出现肤浅、幼稚、模糊、甚至是错误的看法都是正常的。应当淡化作文的思想内容,允许学生怎样想就怎样写,真实地表达平常而又普通的感觉、看法与思考,但应强调的是写“套话”、“假话”的,可算是思想性差的作文。

1.2选材方面

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只要觉得有意思、有表达的欲望都能入文。努力挖掘、赞颂生活中的真、善、美,也应挖掘、鞭挞生活中的假、丑、恶。允许学生写想象作文,但要符合生活的逻辑、情感逻辑、思维逻辑,只要所描述的是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任何想象都是合理的,真实的。

1.3语言表达方面

作文中朴实简明的语言与生动优美的语言同样应该得到肯定。朴实无华的文风应是学生首选的文风,对学生来讲,重要的是如何确切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学生作文提倡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求学生在写人记事中要说真话,吐真情,做到:①感情“真”,要怎样想就怎样写,诚实地描述自己的真情实感;②事例“实”,所选事例不应抄套范文(想象作文中的事例,要符合生活逻辑、情感逻辑、思维逻辑);③表达“准”,要用恰当的词句,真实准确地描述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正确表达真实的感受。

1.4评分标准方面

赞誉和认可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之一,也是学生成就动机的基础。只要学生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只要语句通顺连贯,意思表达清楚,有一定条理,哪怕是朴实无华的都是一篇好习作,应多给学生高分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些热情的鼓励,多给学生一份成功的喜悦。

2.创立新型教学模式

2.1作文预备的充分

每次作文练习都应提早一两个星期让学生知道作文内容,并布置相应的调查观察要求,让学生收集资料,做到有话可写。

2.2作文状态的自由

①宽松习作氛围,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开放、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无拘无束,敢想敢说,自由奔放;②淡化文体意识,摒除不合时宜的技法指导,作文指导课应以学生交流为主,自由式地谈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点拨,没有提纲,没有框框,没有诸如“写人的文章要写人的外貌特点”或“通过一两件事表现人物特点”之类的要求,解除束缚,解放心灵,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中尽情地流畅地表达真情实感。③采取日记化、书信化的自由表达形式,引导学生找个“谈心对象”(或是某人某物,或是自己),拿起笔来用书信或日记等适宜自由表述的形式,“面对面”地向他们细细地描述,轻轻地倾吐自己的真实感受,真正做到怎樣想就怎样写,说真话,吐真情。

2.3作文命题的自主

增加命题的自主性,减少命题作文,只给范围广泛的开放性较强的习作任务,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描写。力求避免用统一简单的命题,束缚、压抑学生的思维,使作文出现雷同化的现象。

2.4作文题材的多样

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生活,以丰富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生活是题库,生活是美,只要觉得有意思,只要有表达欲望,均可入文。学生平时的所见所闻,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等都可得到渲泄、得到表达。

2.5作文讲评的引导

作文讲评是学生体验与感受的又一次交流,教师的作用是以前面所述的评价体系参照学生作文,引导、渗透作文写作方法和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以肯定优点为主,通过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别人的优点,考虑和自主修改文章。

3.运用教学辅助策略

3.1读书看报

语文素养是一种积累,没有大量的阅读,特别是文学名著的阅读,是不能完成这种积累的。强调习作和阅读的联系,要求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提供阅读时间,让学生广泛阅读适合的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各类书籍报刊杂志,丰富学生的积累,力求实现阅读和习作的远距离结合。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组织与指导。

3.2口语交际

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能促进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每周抽出一个晨会课作为语言表达课,定期举办或新闻或观察或趣事等专题交流与发布,轮流进行了3-5分钟的生活情景小品表演,推广普通话,在广泛的生活实践中运用口语、练习口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3编报出书

教师指导学生定期出版班报,也可几个人合编小报。确立活泼有趣的栏目。出书可以是集体的,也可是个人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选文章、定主题(书名)、抄写(打印)、装订、装饰,让学生有地方发表自己的得意之作。

3.4短小日记

强调习作和生活的联系,要求丰富学生生活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生活经验,积累习作素材,捕捉习作灵感,要求多练笔,多写生活日记、观察日记,记下自己的经历、观察与感受。

結语

“有文无道”或“因文害道”的恶劣文风已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新课标的实施无疑要正视并解决这一问题,而目前的中考、高考这一类考试通过作文来考察考生“为文”能力的同时,更应注重考察考生的道德修为、塑造道德形象 。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中学生习作的园地里,在中考、高考的考卷上,能够看到更真、更新、更纯作文!

猜你喜欢

文风必要性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