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网络安全教育

2018-10-29周科君张丛铄

中文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安全意识网络安全互联网

周科君 张丛铄

摘 要:网上购物、网上点餐、网上报名、网上行政业务办理等,网络的使用无处不再,网络的发展已渗透入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清晨起床,随着手机闹钟的一声铃响,网络就接入了你我的世界。有专家指出21世纪是工业化进入信息化的大调整时代,人类创造的数据每天都在海量般地成几何倍增长,我们在创造数据的同时,也在享受着数据带来的便利。

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安全 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1

一、当前网络安全形势

近五年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可以说没有那一个能比得上网络的发展,而各行业的发展也都与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联网+”的概念已经从生根发芽进入了成长阶段。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人,约相当于整个欧洲的总人口,然而飞速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一定的隐患。我们都知道安全在各行各中生产中是伴随着整个生病周期过程的,注重每个环节的安全,就等于是在不断地降低风险,风险管控、安全意识应是全员参与的活动。

二、网络安全相关技术理解

要加强网络安全,我们首先要了解网络架构。当前主流的2种架构是:1. 运营公司推崇的光纤到户:PON结构,简单讲它是一种大二层的结构,一种扁平化的网络,具有明显的工业化特性,建造成本低,建设周期短,接入线路多即实现每户住户的光纤到家,便于全局配置与管控;2.企业、公司、校园网使用的三层网络架构: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集中式管理,从上到下,层层监控,可控性强,其特点是模块化,横向扩展性较好。而针对这两种不同架构的特点,安全技术手段也是有所不同的。从本质上讲,当前的各种网络威胁、攻击也都是针对其架构的终端或不同环节所采取的各种手段。根据近些年数据显示,木马僵尸网络、钓鱼网站、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高级持续威胁(APT攻击)等新型网络攻击愈演愈烈,全球恶意代码样本数目正以每天可获取300万个的速度增长,云端恶意代码样本已从2005年的40万种增长至目前的60亿种【1】。而近些年网络安全技术有了新的发展趋势,逐步向经济化、组织化、国际化转变、有些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层面。这就要求教育者、管理者对网络安全技术要有一定的认知,了解网络安全的防护:防火墙、杀毒软件、入侵检测。利用现有的、行之有效的工具手段,预防为主。如利用防火墙加强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的信息过滤,个人使用杀毒软件先预检扫描,后操作使用的习惯,及时地更新病毒特征库。还有现在最前沿的全态势感知概念,根据现有的情报信息,通过AI智能算法,结合监测、预警等多种技术,及时地指挥调度,达到追踪溯源、监督管理的目的。

三、树立与提高网络安全概念

网络的加入与发展,让基础设施正变得更智能,但也变得更加脆弱,受攻击、入侵的范围也更广泛,树立网络安全概念显得尤为重要。2017年6月1日中国第一部《网络法》正式颁布实施,网络行为不再是灰色地带。它为我们的网络安全提供了重要纲领性的指导意见。个人信息(即隐私)、弱口令等许多有争议性的问题有了明确的指示。网络安全制度总体规划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网络接入终端的要加入审计,即尽可能完整、详细记录上网访问站点的日志记录,上网用户要进行实名制认证,思想意识上防止人类社会工程学的攻击。在制度上完善,明确主体责任、运维责任、应用责任。网络病毒虽然不可避免,但可提前防护。

虽然《网络法》已经颁布实施,相关的法律制度细节建设尚在进行时中,但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仍然是软肋:手机中的多数的APP(手机软件)安装时都会提示需要获取很多项权限信息,但并不都是必要获取,如对位置信息的获取、通讯录信息的获取的,用户都是有选择权的,《网络法》第四十一条对此明确提出了要求,但行业自身的约束力有限,容易受到多方利益的影响,打铁还需自身硬,用户自身也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与基础知识。

四、校园中要加入网络安全普法教育

当前科技发展进入了数据大爆发的时代,各种终端都开启了接入互联网时代,网络的接入方式不再拘泥于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传统设备,新的智能家居设备、移动终端设备等形成了新的万物互联网络。基础网络搭建的成本、技术等要求的门槛降低,网络服务商的民营化、私有化都为其时代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网络的接入成为了人人皆可参与的商业行为,各个环节逐渐模块化、工业化,由此网络商业活动成为了第三产业之后又一新的经济产业支柱,与我们社会、生活、民生的联系也越加紧密。

2016年国内各类院校在校大学生约3742万人【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等基础课程全面普及,这也使得大学生成为网民中新的生力军,我校网络流量数据中,网络互联网出入数据是重中之重,在这些出口带宽数据中,视频直播,即“网红”类直播表演占到数据总量的90%以上,而校园网内网间的免费学习数据资料的访问量不足总量的10%,这其中还包含了必要的网络课程学习课时,如网络学习空间、精品课、教务管理等。由此可见,学生的网络使用与学校运营者的设想偏差甚远,急需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对网络资源的辨别更能较弱,加之好奇心强,极易产生连锁反映。尤其是近期网络上爆发的“蓝鲸”事件、“钓鱼”邮件等威胁,消极、负面的非法引渡人言论在青少年、大学生中极易引起共鸣,他们在没有相关认知的前提下,往往会深陷其中,给自身、他人造成伤害。如某国的“蓝鲸”事件,这是敏感话题,不能回避,要深入实际,对技术、思想活跃的学生不能只是打压,善用他们自身的优势、兴趣,让他们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带动他人,同时思想上正确引导,以实事求是的有效论据驳斥反社会、非和谐的信息。

网络让全世界的你我沟通不再有距离,网络是向着共建共享的环境健康发展的。教育行拥有自身的技术与理論优势,授业者应当在网络安全的预防中发挥特长,多一份耕耘,就多一份收获。而我们的国家、政府也在不断地做出这努力与积极措施,加强正确引导与监管,正确引导为主,监管与处罚并行。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我们每个人都是网络的参与者与享用者,信息安全成为全世界的命题,你我都是其中关键,需要合作共建。

参考文献

[1]刘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 《当前网络安全形势与展望》 2014年11月

[2]智研咨询集团 《2017-2022年中国消费金融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17年3月

猜你喜欢

安全意识网络安全互联网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