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龋源性前牙的复合树脂多层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10-29郭莉莉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修复

郭莉莉

【摘 要】目的:探讨龋源性前牙的复合树脂多层美学修复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0例(74颗患牙)龋源性前牙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复合树脂多层美学修复)与对照组(传统树脂单层色系充填)。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研究组充填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时,研究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树脂多层美学修复在龋源性前牙治疗中应用效果更为理想,能改善充填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龋源性前牙;修复;普通树脂充填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193-01

龋源性前牙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一种多发口腔科疾病。一旦患者出现龋源性前牙,不仅会导致出现前牙组织缺损、功能下降、牙髓病变,还会影响牙齿美观,增加患者身心负担。近年来,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关注前牙美学修复的应用,并提出较多修复方案[1]。本研究旨在探讨传统树脂单层色系充填与复合树脂多层美学修复对龋源性前牙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74颗患牙)龋源性前牙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行复合树脂多层美学修复者为研究组,行传统树脂单层色系充填者为对照组。研究组25例(36颗患牙),男13例,女12例;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36.24±3.62)岁。对照组25例(38颗患牙),男14例,女11例;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36.31±3.70)歲。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

1.2 方法 研究组:术区隔离,清洁牙体表面,去除龋损及病变组织,进行牙体预备。以Ca(OH)2于牙本质暴露敏感区护髓,光照20s固化。于自然光下,采用“井”字形九分区比色法进行比色、配色、选色,比色板型号为Venus 2Layer Shade Syatem,5s内完成比色。以弹性不锈钢雕塑刀取适量牙本质复合树脂,贴敷在缺损内部,确保树脂紧贴牙本质层,外形修整,每层树脂在1mm以内,低强度间歇光照40s固化。以相应色彩釉质树脂分层堆塑患牙缺损外层牙釉质部分,固化,去除聚脂薄膜。调整咬合,以金刚石车针修形,抛光杯抛光,确保表面光滑。

对照组:术区隔离、牙体预备、护髓等操作均同研究组,充填时以聚脂薄膜隔离片将邻牙分隔。以弹性不锈钢雕塑刀,取适量相应色彩复合树脂对缺损进行充填,每层树脂在2mm以内,光照40s固化。按照研究组步骤进行修形、抛光。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①根据文献[2]拟定治疗6个月、12个月时充填疗效标准:以修复体完整,边缘密合,表面光滑,牙髓活力正常,无继发龋或牙龈炎,为优;以修复体较为完整,洞源无台阶,表面轻度粗糙,牙髓活力正常,无继发龋或牙龈炎,为良;以修复体脱落,存在明显洞源边界,存在继发龋、牙龈炎,为差。优良率=优率+良率。②以自制问卷调查两组随访结束时充填治疗满意度,包括修复体颜色、形态、边缘等,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满意度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样本容量n>40 ,且理论频数T>5时,用x2检验;n>40 ,但1

2 结果

2.1 两组充填优良率对比 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研究组充填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满意度对比 随访结束时,研究组治疗满意度评分为(97.62±0.68)分,高于对照组的(92.64±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12,P=0.000)。

3 讨论

前牙龋坏是一种多发牙齿组织缺损、功能减退疾病,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牙痛、牙齿脱落等症状,还影响牙齿美观。特别是对多数年轻患者来说,其对修复美观性的要求较高,给前牙修复工作带来较大挑战。复合树脂是一种常见美容修复材料,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色泽灵活性高等特点,在牙齿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对研究组实施复合树脂多层美学修复,并以实施传统树脂单层色系充填者作为对照。结果显示,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研究组充填优良率均较对照组更为理想,且患者治疗满意度更佳,凸显出复合树脂多层美学修复应用的有效性。

复合树脂多层美学修复具有以下几点优势:①分层充填处理时,通过雕塑刀快速挤压复合树脂材料,能使其和牙本质层紧密衔接,有利于促使边缘密合;②复合树脂多层美学修复能尽可能保留健康牙髓组织和牙体硬组织,且树脂材料物理参数与牙体组织接近,能促使剩余牙体组织强度提升;③相较于传统树脂单层色系充填,复合树脂多层美学修复能经由组合搭配不同功能色系中多种颜色,达到仿真天然牙的目的;④传统树脂单层色系充填要求每层堆塑树脂层厚在2mm以内。而复合树脂多层美学修复要求每层树脂在1mm以内,故材料单体固化更为安全,有利于提升充填体强度,降低边缘微渗漏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复合树脂多层美学修复在龋源性前牙治疗中应用效果更为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闫晓拥,武啸,董丽敏.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8):913-914.

[2] 司玲.探讨龋源性前牙的复合树脂多层美学修复临床效果[J].中国医疗美容,2016,6(12):70-72.

猜你喜欢

修复
燃煤电厂湿法脱硫浆液循环泵耐磨修复新技术简介和应用
青铜器鉴定与修复初探
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