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教材比对和教学策略

2018-10-29姚祺

物理教学探讨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姚祺

摘 要:对人教版、粤教版和沪科版等三版教材中“分子动理论”的第一部分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从“空间编排顺序”“内容呈现”“习题设置”等角度进行比对,择取各版本的特点,优化该部分的教学设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物体组成;教材对比;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7-0026-2

1 教材行文比較

1.1 空间编排位置

人教版中,该内容位于本章的第一节,从本节的正文部分到课后习题,共占据3个页面;粤教版中,该内容分解成两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和《测量分子的大小》,两节内容共占据4.5个页面;沪科版中,本章节先行介绍了热学中的研究方法——统计规律,然后逐一展开讨论,本内容位于教材的第二节。

1.2 内容呈现

人教版在教材内容的呈现顺序上为“实验估算—分子模型构建—阿伏伽德罗常数”。具体的设计为:①教材通过一个比较(一个水珠内分子的个数与地球上总人口的比较),让学生想想分子“何其小”和“何其多”;②设置了一个演示实验,通过3个问题的设计,分解了实验的难点,同时让学生感知了本实验的思想方法——放大法和理想化模型构建;③引入了“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的实际分子”图片,再次论证了分子“何其小”;④最后通过一个“思考与讨论”,以水为例,对微量的估算进行了“导向”,并对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意义作了简单讨论;⑤整个教材篇幅中,设置了四张图片,对“用油酸估测分子大小”实验和“分子情景”进行了形象化处理;⑥教材在页脚处标有三个注释,对本节教材中的实验和扫描隧道显微镜作相关介绍。

沪科版教材内容分两部分呈现——“分子何其小”和“分子何其多”,具体设计为:①在本节教材开头,教材设计了两张显微镜下的分子形态图,让学生对分子的形态和大小有一个较为形象的感知;②通过实验估测分子的直径,并配有一张“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的铜原子排列的量子围栏”图;③以水为例,对微量的估算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推导金属分子直径表达式;④正文末,教材设计了一个研究气体分子的“案例”,并设计了两种方案,要求学生作出判断和评价,该案例的设计,与前面的“水”“金属”形成对比,通过比较,能够较好地让学生掌握不同物态下应如何构建更合适的模型;⑤教材设计了三个“旁白”,对“模型”“扫描隧道显微镜相关的物理学史”和“宏观、微观量”作相关补充说明;⑥文末,教材设置了“信息浏览”栏目,介绍了“分子概念”的建立、论证、新发现等物理学史,并对分子的未来发现进行了展望,该部分内容对拓展学生视野有较好的作用。

粤教版在该部分内容的呈现顺序与上面两版正好相反,先“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估算分子大小”后“通过实验估算大小”:①在第一节内容中,教材通过三张显微镜下的分子照片、两次尺寸对比,让学生感知分子大小;②以水为例,分析了其4个宏观量与3个微观量之间的联系,这一部分内容是3个版本中写得最为详细的;③文末设计了一个“讨论与交流”对固体、液体分子模型构建进行了追问;④在第二节实验部分,教材文本描述涉及了实验原理、器材、数据收集、分析论证等环节,内容详尽,图文并茂。

1.3 习题选编

人教版“问题与练习”板块的5道习题,涉及了三态相关物理量的估算,并对实验进行了梳理。这样的设置,突出了本节的重点内容,是对教材内容的“反照”。习题中包含了油膜法下面积的估算和图片,重点突出了估算方法,图片的选用也让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抓手。沪科版设计了4道习题,涉及气体和液体的估算问题,特别是第1道习题引入了原始问题,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与上述两版相比,粤教版的习题还涉及了“物态转化”和“实验拓展”等内容,是教材内容的深化。

2 教学建议

在江苏现行的高考模式下,选修3-3至3-5这三部分内容是选考内容(3选2),为了调控各部分内容对应的选考人数和试题的公平性,命题专家在命制试题时,3道试题难度基本相当且控制在中等难度或以下。试题难度不大,并不意味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走“短平快”的模式,相反的是应更注重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模型构建、分析推理、论证综合等能力。综合各个版本教材的优点,合理设计教学,既可以较好地应对高考,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其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2.1 体悟探究过程,形成物理观念

三版教材均是围绕分子的“小”和“多”两个方面展开,且行文顺序为先“小”后“多”,这也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一条主线。本文就两个片段加以分析和设计。

片段1:创设情境,体验分子之“小”

分子极小,通常的手段无法观测,如何让学生感受其“小”?笔者认为可以借助人教版的章首图片“暮春时节的油菜花”,通过一组问题来引入:①投影一张油菜花的远景图,问学生看到了什么?花海,整体。②投影一张油菜花的近景图(相当于放大),问学生又看到了什么?一片片花瓣。显然,一个个宏观的物体都是由大量的微观物体构成。由此提出物体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③如何理解“大量”?“小”和“多”。视频播放一个常见物体的图片,逐步放大,让学生观察,直至几亿倍下的照片。④类比——“分子与乒乓球的对比”与“乒乓球与地球的对比”,一滴水珠中分子的个数与排列等。

上述的设计,让学生感觉物理就在身边,激发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多种方式的对比,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在感官的体验下,加深对“分子之小”的认同。

片段2:比较体验,明确探究方向

分子如此之“小”,如何测量或估算其质量和尺寸?这是本节教材的核心问题,整个教学设计应围绕其展开。学生初次接触这一问题时,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可适当做些铺垫。如课前先准备一袋绿豆,设计三个问题:如何估测一颗绿豆的质量?如何估测一颗绿豆的体积?把每颗绿豆看成一个小球,如何估测其直径?第一小问,研究质量,学生较容易想到“单个难称量,可以先称量多个绿豆,除以个数即可”,这为第二小问指明了方向,即可以用量筒量取多个绿豆的总体积,再除以个数即可。第三小问的解决有两个方法:(1)在第二问的基础上,利用球体积公式计算直径,着眼点在单个物体;(2)将绿豆铺在盘子中,铺成一层,厚度即直径,着眼点在整体。

三个问题仅仅围绕教材的研究方法而展开,但通过学生常见的“绿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后续的“实验探究”和“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估算”等问题的探讨,搭建了思维上的“脚手架”,在降低思维起点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延伸。

2.2 渗透科学方法,培养关键能力

本节教材蕴含了多种物理思想和方法。因此,方法教学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任务。本节教材和上述的教学设计中,较多地运用了“类比法”:如“绿豆”问题与实验的比较,这种“求同”类比,将“不可见”问题可视化,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降低了思维起点,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又如,在感知分子之“小”时,将“分子与乒乓球”与“乒乓球与地球”类比,这种显著“冲突”强化了学生的认识;再如,固体、液体与气体的“求异”类比,对学生掌握两类模型有较好的帮助。可以说,这一系列的“求同类比”和“求异类比”串接起了整个课堂。本节课中,还涉及了“放大法”“理想模型构建法”“聚散成整”合成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有意地引导学生思索、发现、理解和运用这些物理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其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柏甫.两种版本物理教材对比分析及教学启示[J].物理教学探讨,2013,31(4):71-73.

(栏目编辑 刘 荣)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