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补肾固摄汤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观察

2018-10-29邱素娟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邱素娟

【摘 要】目的:观察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应用健脾补肾固摄汤的治疗效果。方法:截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儿4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再让患儿结合服用自拟健脾补肾固摄汤的治疗方式,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的经过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后,其临床症状都有着显著的改善,但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要远远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1%)。在对两组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的治疗持续时间与治疗有效时间要显著高于观察组。讨论: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常规治疗中,让患儿配合服用健脾补肾固摄汤,能够有效治疗该病症,可以大幅缩短病程。

【关键词】健脾补肾固摄汤;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医儿科学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088-01

目前,我国婴幼儿的常见疾病之一就是腹泻病,可能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对其生长发育产生障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致使患儿死亡[1]。随着抗生素在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广泛应用,随之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就是并发症之一。此次研究旨在分析健脾补肾固摄汤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截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门诊和病房收治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共84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儿42例。其中,观察组男女患儿人数分别为24例和20例,年龄12~38个月,平均年龄(19.88±10.55)个月,病程2~9天,平均病程(5.33±2.68)天;对照组中男女患儿分别为25例和17例,年龄 10~45个月,平均年龄(20.15±11.22) 个月,病程3~10天,平均病程(6.51±2.08)天。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分析,发现对比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使用金双歧(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80004),每次一片,每日三次,蒙脱石散(山东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993)每次半袋,每日三次。需要根据患儿的脱水情况,采取相应的口服及静脉补液措施。

1.2.2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服用健脾補肾固摄汤治疗,中药成分为党参、茯苓、白术、诃子、车前子、建曲、杜仲各九克,甘草、泽泻、补骨脂各六克,金樱子、薏苡仁各十克。使用四川新绿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散颗粒中药配置,开水溶,温服。服用方法:患儿年龄小于12个月每天1/2 剂,患儿年龄在12个月到36个月之间,每天2/3 剂,48个月以上每天1剂。患儿出现腹胀或者大便带有食物残渣就需要添加黄连;口渴明显加乌梅;出现呕吐加旋复花。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时间、治疗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根据我国1998年腹泻病会议制定的腹泻病判断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显效:治疗 72小时,腹泻减到2次/天以下,患儿症状消失,大便性状正常;有效:治疗72小时,大患儿症状改善,大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水分明显减少;无效:治疗72 小时,患儿症状无变化,大便性状、次数无明显好转。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收集整理的数据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 t 检验,(P <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6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要远远低于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34 <0. 05),详情见表 1。

2.2 两组有效病例治疗有效时间及治疗持续时间比较 通过观察两组患儿的有效病例,对照组的治疗有效时间为(4.21±2.06)天,明显高于观察组(2.75±1.22)天;对照组治疗持续时间为(5.74±2.78)天,显著高于观察组(3.93±1.64)天。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造成患儿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多是由于治疗患儿的感染性疾病中,大量使用抗生素之后造成的。多数患儿停用抗生素后好转,部分患儿由于体质虚弱,导致腹泻迁延不愈。根据中医的理论,腹泻属于“泄泻”的范畴,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得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多以虚症为主,“脾虚”为致病的根本原因。“诸泄责之于湿”,脾虚易致湿邪侵袭,造成吸收功能障碍,致使患儿出现消瘦、便溏等。“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如失治、误治,可由脾及肾,导致脾肾阳虚。因此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健脾补肾固摄汤,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方用健脾补气之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配合健脾利湿药物(车前子、薏苡仁、泽泻)及补骨脂、杜仲温肾助养阳、止泻,全方温肾健脾、固摄止泻。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0.95%远远低于观察组的97.61%(P <0. 0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时间为(4.21±2.06)天,明显高于观察组(2.75±1.22)天,对照组治疗持续时间为(5.74±2.78)天,显著高于观察组(3.93±1.64)天(P <0. 05)。

综上所述,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时服用健脾补肾固摄汤,疗效显著,值得大面积应用。

参考文献

[1] 薛金平. 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经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27(2):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