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TPX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甲状腺癌KAT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
2018-10-29许腾杨丽玮郝立君
许腾 杨丽玮 郝立君
【摘 要】目的:深入研析TPX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甲状腺癌KAT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选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顺利收集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将PTC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组)、无义序列转染组(NC组)、siRNA-1组、siRNA-2组。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其TPX2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再采用siRNA干扰甲状腺癌KAT细胞增殖。结果:甲状腺细胞癌组织中TPX2蛋白表达含量在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甲状腺癌KAT细胞对TPX2蛋白表达进行干扰之后,增加了其细胞凋亡率,有效抑制了细胞增殖性。结论:TPX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含量相对高于癌旁组织,与甲状腺癌KAT细胞增值性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干预甲状腺癌的一项新靶点。
【关键词】TPX2蛋白;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甲状腺癌;KAT细胞;增殖
【中图分类号】R33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023-02
甲状腺癌在临床中是一种较为多见的内分泌腺恶性肿瘤。据不完全统计,在甲状腺癌类型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约占81%,且呈不断急剧上涨趋势,已成为一种增长速度最快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类型,对人类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研发与进步,可采用新技术来帮助探寻PTC肿瘤的新靶点,对预后与转归具有重大临床实际意义。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深入研析TPX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甲状腺癌KAT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入院接受甲状腺癌切除术的60例患者,在术后均经临床病理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我院顺利收集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其TPX2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再采用siRNA干扰甲状腺癌KAT细胞增殖。所有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保留完整,且通过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得出(P>0.05),可进行临床分析与讨论。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同意,并自愿纳入本次研究中,且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严格依照RNAisoRNA提取试剂盒的说明参照书对组织中的总RNA进行提取,采用分光光度计对总RNA浓度与纯度进行检测[2]。依照逆转录试剂盒的操作指南对cDNA合成进行测定,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其TPX2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本次研究对象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KAT细胞株,并将其放置于RPMI1640培养基中(10%胎牛血清)进行培养,设定温度为37℃,CO2浓度为50ml/L[3]。
空白对照组(Blank组)、无义序列转染组(NC组)、siRNA-1组、siRNA-2组培养24h后,依照相关说明书要求进行转染。转染后24h、48h、72h、96h采用酶标仪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在SPSS21.0统计软件中算出本次研究所有数据。
2 结果
2.1 TPX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情况 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39例甲状腺细胞癌组织中TPX2蛋白表达在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log2值>0)(P<0.05)。
2.2 TPX2与KAT细胞凋亡的联系 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结果发现NC组与Blank组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iRNA-2的细胞凋亡率(18%)明显高于siRNA-1(6%)(P<0.05)。
2.3 TPX2与KAT细胞增殖的联系 经MTT细胞增殖临床研究发现,NC组与Blank组的细胞增殖性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iRNA-1在不同转染时间中的细胞增殖性均低于siRNA-2(P<0.05)
3 讨论
甲状腺癌已成为目前全球患病率急剧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约占81%[4]。在目前临床治疗PTC中常用切除术可改善预后效果,但在淋巴结清扫、手术切除范围、介入消融等尚未明确统一标准。因此,可能会出现过度治疗、预防干预等不良现象。充分采用分子生物检测的新技术探寻PTC肿瘤治疗新靶点以及其发生发展机制,可为后期临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科学有力的理论支持。
本研究表明,甲状腺细胞癌组织中TPX2蛋白表达含量在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甲状腺癌KAT细胞对TPX2蛋白表达进行干扰之后,增加了其细胞凋亡率,有效抑制了细胞增殖性,提示TPX2siRNA在转染48h后甲状腺癌KAI细胞生长曲线上升呈减缓趋势,当TPX表达下调之后能对甲状腺癌KAI细胞增殖能力发挥有效抑制作用[5]。此外,TPX2siRNA在转染48h后,甲状腺癌KAI细胞的凋亡率逐渐上升,表明在TPX表达下调之后,对KAI细胞凋亡具有促进作用[6]。总之,TPX2可作为判定PTC恶性程度、治疗新靶点的有效指标之一,为后续临床干预治疗提供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TPX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含量相对高于癌旁组织,与甲状腺癌KAT细胞增值性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干预甲状腺癌的一项新靶点。
参考文献
[1] 关善斌,黄新若,李加伟,等.TPX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甲状腺癌KA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7,33(4):551-555.
[2] 趙爱国,师丙帅,张双林,等.甲状腺癌相关基因1mRNA和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表达及其相关性[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1):144-146.
[3] 王倩倩,李伟娟,刘阁玲,等.细胞周期蛋白G2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K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J].肿瘤防治研究,2017,44(7):460-464.
[4] 熊超.结肠癌组织中RNF181、TPX2的表达量及其与癌细胞活力、血管新生的相关性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14):1969-1971.
[5] 李鸿涛,单美慧,罗琳,等.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Ki-67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10):1291-1293.
[6] 宋淑芳,常海平,杨彩容,等.慢病毒介导的TPX2基因沉默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J].癌变·畸变·突变,2017,29(5):329-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