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和《三国演义》有个约会
——用化学原理浅析三国南蛮之水

2018-10-29李明会

新课程(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毒气三国演义泉水

李明会

(贵州省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贵州 长顺)

《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渡泸水再缚番王,识诈降三擒孟获。

诸葛亮放了孟获,孟获渡泸水,下住寨栅,诸葛亮欲断其粮道,令其自乱,即叫马岱于泸水下流沙口,水慢之处,扎伐而渡。马岱领兵前到沙口,驱兵渡水,因见水浅,大半不下伐,只裸衣而过,半渡皆倒,急救傍岸,口鼻出血而死。土人曰:目今炎天,毒聚泸水,日间甚热,毒气正发。有人渡水,必中其毒;或饮此水,其人必死。若要渡时,须待夜静水冷,毒气不起,饱食渡之,方可无事。

浅析:绿色植物由 C、H、O、N、S、P 等元素组成,当其在水中腐烂,会产生NH3、PH3、H2S等这些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即所谓的毒气。

日间甚热,毒气正发;夜静水冷,毒气不起。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毒气易挥发出来。

由于PH3、H2S密度大于空气,浮于水面,渡水之人,呼入大量毒气,中毒而亡。

NH3、PH3、H2S气体较易溶于水,形成毒水,故饮此水必死,饱食渡之,一鼓作气,渡水成功。

《三国演义》第八十九回:武乡侯四番用计,南蛮王五次遭擒。

诸葛亮率军南征至云南西洱河,遇四口毒泉。

其一哑泉:其水颇甜,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而死。

浅析:诸葛亮所遇的哑泉,位于巧家县境的“堂狼毒泉”。哑泉之水是一种含铜盐的泉水,即硫酸铜(胆矾)的水溶液,称为胆水,由于哑泉中含有过量铜盐,这些铜盐经过氧化硫杆菌、氧化铁杆菌、氧化铁硫杆菌等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最初形成溶于水的CuSO4,水中还包含一些石膏(CaSO4·2H2O)微小晶体,这种石膏中含有过多的MgSO4,水总硬度为916,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总硬度在450以内)1倍多。

这种水饮用后会使人的声带和食道迅速脱水,言语不清,导致短时间失声,也会使人恶心、呕吐、腹泻,直至虚脱,痉挛而死。

万安溪上有一高士,号为万安隐者,此人不出溪有数十年矣,其草庵后有一泉,名安乐泉。曰:人若中毒,汲其水饮之即愈;有人或生疥癞,或感瘴气,于万安溪内浴之,自然无事。更兼庵前有一等草,名曰薤叶芸香,人若口含一叶,则瘴气不染。

安乐泉之水可解哑泉之毒。

浅析:安乐泉之水是一种碱性水,能与哑泉之水起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Cu(OH)2和微溶于水的CaSO4沉淀物。其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有:CuSO4+Ca(OH)2=Cu(OH)2↓+CaSO4

其二灭泉:此水与汤无异,沸如热汤,人若沐之,则皮肉皆烂,见骨必死。

浅析:灭泉其实是高温沸泉,泉水温度在34℃以上称为温泉,温泉的温度可以很高,达到100℃时成为沸泉,这个温度不是我们人体所能承受的,会被烫伤,严重致死。

其三黑泉:其水微清,人若溅之在身,则手足皆黑而死。

浅析:黑泉中含有多种碘、溴,溴溶于水中并不稳定,遇热溴蒸气就逸出,对人体刺激很大,可引起流泪、鼻出血、头晕,直至窒息;碘与金属氰化物遇热反应,生成剧毒的碘化氰,使泉水颜色变深,毒性更加厉害。

黑泉中不断冒出酸臭气体,含有大量的H2S和其他有毒气体,这是火山活动后期的一种“低温放气”现象。

其四柔泉:其水如冰,人若饮之,咽喉无暖气,身躯软弱如绵而死。

浅析:柔泉是水温极低的一种冷泉。现代人们规定:水温低于当地平均气温的泉水称为“冷泉”。

冷泉成因比较复杂,大多数专家认为与CO2有关。地下水在地层中漫长运移时溶有大量的CO2,当泉水流出地面时压力骤减,CO2从水中逸出,带走大量的热量,使泉水“寒冷如冰”,有的冷泉还含有一种天然的硫酸盐——“芒硝(Na2SO4·10H2O)”,这是一种“味辛咸苦”的泻药。

诸葛亮的部下经过酷暑急行军,众人口渴冒烟,遇到冷泉,图一时痛快大量饮用,然而水火相攻,体内难以调节,肚痛难忍连连下泻,身躯渐弱而死。

现代人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更加注重健康问题,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都和化学知识有着紧密联系。例如现在癌症患者越来越多,病从口入,食品安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分析食物的成分,多食用一些对癌症有预防作用的新鲜蔬菜水果,如南瓜、茄子、苦瓜、红薯、猕猴桃、苹果等,少食用加有防腐剂的精加工的饮料和熟食品,在日常有规律的饮食生活中使自己变得更强壮,抵抗能力提高,身体就更健康。

我们可以借助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好地生活,让化学真正走进生活,服务于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猜你喜欢

毒气三国演义泉水
青年是“从0到1”创新的主力军
惊魂毒气战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毒气、侦探和笔记
走开!毒气君
毒气
三国演义
泉水与盐水
三国演义
难忘那眼泉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