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的知信行现状及相关对策研究

2018-10-29单春方吴红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心肺家属住院

江 丹, 单春方, 吴红艳, 谢 翔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 乌鲁木齐 83005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因炎症、栓塞、动脉粥样硬化等致使冠状动脉血管腔阻塞或狭窄,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发生坏死的心脏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致并最主要因素。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痛、心绞痛等症状,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体力活动、情绪波动均会引起症状发作,加重心肌损害,严重时引起呼吸及心跳骤停,是成年群体心原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1-2]。研究发现,在发病开始的3~5 min内,若及时接受良好的心肺复苏术(CPR)进行救治,则可将存活率最高提高至70%以上,大大改善冠心病预后[3]。而陪同家属作为第一目击者,在患者发生呼吸或心跳骤停后,是进行病情判定及心肺复苏操作的最佳、最及时的执行者,但其执行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及时的进行判定及救治,延误最佳抢救时机[4]。因此,本研究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的知信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13例冠心病患者家属为观察对象。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51例;初次住院50例,有住院史63例;有心脏手术史88例,未接受心脏手术25例;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64.33±5.52)岁;患者家属男性58例,女性55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0.37±4.49)岁;配偶32例,子女54例,女婿或儿媳15例,其他12例;文化水平为初中以下17例,初中至高中50例,高中以上56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血液学等联合检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需住院监护治疗;所有家属均与患者进行1:1配比[5];患者家属与患者同住;研究经医院委员会审核后批准;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病情稳定,无需住院治疗;存在短期手术史;患者合并严重功能障碍,对心肺复苏耐受性差[6];患者家属身体健康程度较差,或存在精神异常;家属依从性差或拒绝参与研究;对研究内容毫不知情。

1.2方法应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家属一般资料、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心肺复苏培训情况及学习培训及实施意愿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原因。

1.3评价标准心肺复苏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呼吸、心跳骤停、意识等判定方法,体位调整、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呼吸及心跳骤停的紧急处理方法,问卷完成后由专业医护人员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评估,每大项计10分,>8分为知晓度高,6~8分为一般,<6分为差。

2 结果

2.1知晓度113例患者家属对呼吸、心跳骤停判定方法、呼吸停止及心跳骤停的紧急救治方法相关知晓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13例患者家属对心肺复苏相关内容认知度调查/例(%)

2.2心肺复苏急救培训现状113例患者家属参与心肺复苏培训率低于未参与培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学习培训及实施意愿据调查,患者家属对心肺复苏相关知识技能学习培训及实施均有较高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113例患者家属心肺复苏急救培训现状/例(%)

表3 113例患者家属学习培训及实施意愿调查/例(%)

2.4行知行情况分析据调查,患者主要家属心肺复苏知识平均得分为(9.07±3.01)分,态度的平均得分为(23.71±3.71)分、行为的平均得分为(29.36±4.23)分,见表4。

表4 113例患者家属行知行情况分析(分,

3 讨论

据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心跳骤停发生后,需即可给予心肺复苏救治,若耽误时间超过4~6 min,则会对患者机体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且每延长1 min,则存活率就下降7%[7-8]。心肺复苏分为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属于心肺复苏的不同阶段。高级生命支持又称为高级生命维护,是应用相关药物及医疗器械进行维持呼吸循环、除颤、基础疾病治疗等操作,以更好的救治患者生命,其基础是基础生命支持[9]。基础生命支持又称为现场急救,即以调整体位、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徒手方法,在最早的时间内进行复苏抢救,以促使心跳骤停患者心肌其他重要器官得到最低限度的氧气供给,在有效救治生命的同时减轻器官功能损害,并促使患者更早接受高级生命支持治疗,改善疾病预后[10-11]。临床根据不同疾病并发呼吸及心跳骤停,将中风及心脏病发作的早起识别也列入基础生命支持的范围[12]。因此,针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呼吸及心跳骤停进行早期判定及现场救治在降低冠心病死亡率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133例患者家属中对呼吸、心跳骤停判定方法、呼吸停止及心跳骤停的紧急处理相关知晓度较低,接受相关培训率较低[13]。说明住院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的知信行情况较差,难以形成急救理念,且多数未接受相关培训,心肺复苏紧急救治相关技能严重缺乏,难以及时进行病情判定以及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基础救治[14]。分析其原因与以下相关:(1)无良好的急救知识宣传措施,多数患者对急救相关内容认知不足,缺乏急救理念及意识,在遭遇患者心跳骤停时难以及时判定并采取心肺复苏急救措施[15]。(2)无专业培训机制,缺乏心肺复苏培训机构,部分人在有学习意愿时找不到可以学习的场所[16]。(3)本研究资料显示,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陪同家属为配偶及子女,患者配偶年龄较高,自身健康程度及学习能力下降,对相关知识及技能接受效果较差,难以临床实施,同时患者子女多处于中青年,自身具有工作及家庭,没有充足的时间参与相关培训,难以统一进行培训[17]。

但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具有学习及实施意愿的家属占总调查人数的90%以上,说明患者家属对心肺复苏相关培训及临床实施的接受度高,加强家属心肺复苏相关培训具有的高度可行性。临床可根据上述原因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护患沟通。在患者入院后,由专业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进行基础疾病及心肺复苏相关内容宣教,并利用医院宣传栏、医院网站等进行相关内容宣传,消除患者家属的不良认知,树立急救意识及理念,促进患者家属行为的改善[18]。(2)完善心肺复苏培训机制。根据医院及收治患者情况建立专门家属急救培训科室,并由心外科医护人员及主要负责人联合制定完整的培训制度及监管制度,以促进心肺复苏培训的临床实施。(3)建立个性化规范化培训体系。以患者家属具体情况,以年龄、学习能力、文化水平、时间等情况为标准,分层进行心肺复苏知识技能培训,对于情况特殊者由医护人员进行一对一指导,提高家属培训率[19]。但因心肺复苏急救培训需要足够的资金、师资力量的支持,临床实施困难,需寻求政府及社会的资源、资金的支持,同时与相关医学院形成合作,以相关专业学生为志愿者教员,在保障心肺复苏相关培训贯彻实施的同时,有效促进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更进一步提高可行性。

综上所述,住院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的知信行情况较差,接受专业培训率低,但家属接受意愿高,可采取多项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家形成急救理念,并完善心肺复苏家属培训机制,加强家属心肺复苏相关培训,以确保心肺复苏的尽早实施。

猜你喜欢

心肺家属住院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妈妈住院了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心肺血管病杂志》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