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沂蒙民间彩印花布的发展脉络与价值研究

2018-10-29临沂大学276000

大众文艺 2018年20期
关键词:印花布沂蒙民间

(临沂大学276000)

一、沂蒙民间彩印花布的历史发展与资源概况

(一)发展脉络

沂蒙民间彩印花布历史悠久,彩印花布这项手工技术兴盛于秦汉,流传甚广,伴随沂蒙地区人们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完全融入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人文情怀,后经过不断改进的彩印花布,逐渐为当地人们所喜爱,成为当地日常生活的必备品。在各色染织技术中独树一帜,成为非常具有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

民间彩印花布的发展十分曲折。我国历来以官营纺织为重中的传统纺织印染,民间的彩印花布无论技术还是成品,与之相比都差了很多,但是正是因为民间彩印花布来源于民间土生土长的手工技术,鲜活的展示着民间人们的另一面人文情怀,似乎也带着普通百姓不服输的精神,经过不断的发展,却更加的精美,兼具了实用与美观。

宋末元初的时候,民间镂空纸板印花技术的诞生,沂蒙地区的棉花大量种植,促进了沂蒙民间彩印花布的发展,到了清朝的时候,各地区出现了多色刮印花和镂空版套色刷印花,沂蒙地区民间彩印花布的规模是十分繁荣的,但由于鸦片战争以后,全国地区的经济受到来自政治的影响,国外的机器纺织成本低廉,民间彩印花布这项手工技术,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但在沂蒙地区仍保留着不少传统的技术。至于民国,国外的洋布更是大肆倾销,甚至强迫人们购买洋布,此时民间彩印花布正在逐渐被迫退出历史舞台。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间彩印花布则成为了“破四旧”的攻击对象,不仅仅很多民间彩印花布的花版、花布遭到了彻底性的破坏,让很多珍贵的民间彩印花布失传,而且,经过文化大革命以后,民间彩印花布面临着断层的危机,沂蒙地区是红色革命的发祥地,在文化大革命的时期,沂蒙民间彩印花布的手艺人都放弃了它,选择了别的生计,导致沂蒙彩印花布的技术一度失传。很多的民间手工技术,都是手艺人养家糊口的手艺,所以一般都不外传。沂蒙民间彩印花布已经变成了很珍贵的手工艺术。到如今,沂蒙地区仅有的传统染坊也已经绝迹,民间手工艺人不足百人,沂蒙彩印花布作为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了它的保护与发展,这个问题。

2007年8月,沂蒙民间彩印花布被沂蒙地区市级人民政府评为省级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沂蒙民间彩印花布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的提出,“民间美术”作为一个品类被纳入各级保护系统中,传统的手工艺术的传承使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二)代表传承人与作品概述

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和创新,创新意味着超越别人,也意味着超越自己,艺术家通过具有独创性的艺术作品把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表现出来,运用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艺术家修养的全过程,也是培养和陶冶自己深挚的艺术情感的过程。艺术情感是伴随着体验生活能力、艺术构思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提高而逐步丰富和深挚起来的。

沂蒙彩印花布,作为沂蒙地区文化特色的一部分,是社会生活对于民间手工艺人精神影响的一种物质表现。民间手工艺人是从事艺术生产的,作为精神生产这一特殊专业,也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社会生活对于民间手工艺人来说,从一定的家庭环境、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民族文化等方面影响了民间手工艺人审美创作能力、艺术修养、艺术表现等。

沂蒙民间彩印花布是沂蒙民间手工艺人世代相传的,带有浓厚的传统记忆和温暖的人文情怀。目前,沂蒙地区的民间彩印花布的传承人物,主要代表人物有沂蒙地区嘉祥县的李景春和临沂市的张明建

1.李景春——嘉祥县北派彩印花布的第五代传承人,在沂蒙彩印花布2006年12月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时,其山东嘉祥县的李景春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嘉祥地区的彩印花布的代表人物。

嘉祥县的彩印花布其风格素雅、纹样细腻、配色协调、图案丰富,历经多年依然流传至今。花布主要有蓝底白印花布和彩印花布两种,一般采用手工镂刻油纸版和制作刻板工具这种传统手工艺,色彩淳朴鲜艳,多为流传的传统图案。李景春的代表作品有《狮子滚绣球》、《凤穿牡丹》、《鲤鱼跳龙门》、《喜鹊闹梅》、《耄耋闹春》等。

图为《狮子滚绣球》

2.张明建——是临沂市传统手工艺彩印花布的代表人物,是中国民间文化杰出文化传承人,从打版、制版、刻板、配色、印染都独立完成。2007年6月包括山东彩印花布唯一传承人张明建在内的166位民间艺人在人民大会堂名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他的彩印花布作品中往往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并且他在传统彩印花布的基础上,对纹样的题材、组成、结构和寓意等进行创新,形成了全新形式的彩印花布。2014年8月,他完成了这幅作品长达7米,宽度3.5米,纯手工制作,在他53年彩印花布的巅峰之作——《中国梦》。

图为作品《中国梦》

二、沂蒙彩印花布的制作技法

沂蒙民间彩印花布的制作是采用的传统方式¬——镂空纸板印刷法,耗时耗力十分讲究,制作工艺复杂又特殊,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细致精准,制作材料也要精心选择,民间手工艺人不断积累流传至今的印染方法,染织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手工艺术作品,形成了沂蒙彩印花布的独特韵味。

沂蒙民间彩印花布的图案多与传统故事寓意吉祥相关,鲍家虎在《山东民间彩印花布》中说:“除了鸟兽鱼虫、花卉果蔬、戏曲人物、神仙故事外,经常见到的有:狮子滚绣球、凤穿牡丹、龙凤呈祥、喜鹊登梅、鲤鱼跳龙门、金鱼闹莲、连年有鱼、瓜瓞绵绵、耄耋富贵、蝶恋花、蛾子扑菊、榴开百子、富贵三多、四喜满堂、事事如意、四季平安、麒麟送子、牛郎织女等”。1图案所代表的情感表达,借助它来表达对生活未来的祈求。传统的图案于生活中产生和发展,沂蒙民间彩印花布的很多题材简洁受到了当时的主观审美感受的影响。

沂蒙民间彩印花布的图案继承传统民间造型技巧,运用点线面的表现形式组合装饰图案,构成图案的点线面互不连接,点在画面中造型可以起到装饰点缀的作用,对点的运用是十分严谨、工整的。线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组合成不同的效果,最具有表现力。面是沂蒙彩印花布最常用的,没有浓淡变化,只有单色均匀的绘制在织物上,使效果简洁单纯,图案边缘细致,整体上优雅精美。

这些寓意吉祥的图案纹样,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慰藉,也能从中体会到劳动人们的创作历程的辛勤,感受到来自民间的艺术精粹。手工艺人跨越时空的界限将沂蒙民间彩印花布的生命力延续,带着自身的理解与想象,穿越在古老与现代的空间里进行艺术创新创作。

沂蒙民间彩印花布的制作手法偏于传统,工序繁琐,需要不同的工具。制作图案首先需要把图案用铅笔盒尺子画在纸板上,再用不同尺寸的刻刀代笔,以及锥子、尺子等辅助工具进行镂刻。沂蒙彩印花布的手艺人大多数都是些老人,很多的工具都是自制的,或者是请专业的铁匠定制出来的。常用的刀具,一般由圆口、弧口、平口、斜口等制成尺寸不同的大小,分别用于雕刻纸板图案中,比较复杂的一些圆孔、月牙、尖瓣、尖长、直线等不同的部分。

这些手艺老人们是十分珍爱自己的这些工具的,平日里为保护刀刃的锋利,便用缝纫机的机油来浸泡。而制版用刀具完成以后,还需要进行刷印,染色要一色一刷,最好用的是猪毛刷,毛质挺拔柔软上色均匀。这些小小的工具虽不起眼,但在手艺人的手里制作出了精美绝伦的彩印花布,也是十分重要的。

沂蒙地区并非是个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这里的染料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人们尝试过把白布放进用过的脏水中,改变稍微的变化,不至于那么单调,后来人们用柿子染色,把柿子捣碎用里面的汁液。人们大胆尝试从原始到如今,经历过高粱壳、蓝草、进口洋靛、硫化蓝、硫化青等等。染料是有很大的变动性的,时代的不同,流行色便不同,这与手艺们的审美喜好有一定关系。在如今的时代里,染料的色彩变化实在是太丰富了,沂蒙民间彩印花布也有了很多的选择空间,给人更鲜活的视觉美感。

民间常用的便是手工制作的老粗布,质地厚重染色牢固,花纹清丽响亮,色彩均匀又透明,普及度较高,风靡一时。后来时代变化,出现了洋线机织布,但是由于质地、刮浆、脱浆、着色等问题,始终没有手做出的老粗布效果好。如今的彩印花布主要使用的材料是为棉质好的上等布料。由于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将布料进行脱脂处理,经过处理的布料才能更容易上色,对于承印物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桐油是植物油,纯天然具有防水、耐热、耐酸碱、快速干燥、光泽度好等特点,在彩印花布进行印染的过程中,经桐油刷在镂空纸板上,防止液体染料的渗透,以及纸板的平整光滑,不易破损。

沂蒙民间彩印花布的印染作坊,鼎盛时期曾遍布全地区的集镇乡村。沂蒙地区平邑县的“聚义成”染坊便最具有代表性,“聚义成”十分注意总结前人的经验,懂得与时俱进,革故鼎新。早有前人使用“蓝棵打靛”这种植物色印染方式,而到了“聚义成”则将这套技艺做到了层次分明,由淡转浓、由浅入深。具体的印染工序是从“东方亮”——“月白”——“毛蓝”——深蓝——缸青——藏青,到最后再洗涤漂摆,这样染成的布匹,色泽艳丽,清亮独特,别有风韵,为一般染坊所望尘莫及。

它历史悠久,享有盛名,拥有着一整套的印染工艺流程和300多种花色品种,影响颇具深远,在邻近的泗水、滕县、蒙阴、黄县、苍山、新泰等地十分受欢迎。可以说彩印花布在当时的盛行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染坊做的出色,物品精美,得到了当地人们的认可。

三、沂蒙民间彩印花布的资源价值

沂蒙民间彩印花布,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艺术形式复杂多样,时代久远,民间艺术形式的发展对于研究当地的文化经济历史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艺术活动来自于物质生产劳动,深入沂蒙地区的当地风俗人情,了解它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现实状态,在艺术品的角度上,考虑沂蒙民间彩印花布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为沂蒙民间彩印花布的创新发展道路,寻找方向。

(一)沂蒙民间彩印花布与现代艺术教育

沂蒙彩印花布是人们在过去的生活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传统技艺,在当地盛行一时,植根于沂蒙文化,在独特的地域地形文化中,具有特定的内涵和丰富的象征意义,是沂蒙文化的重要载体。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而又快速的变化,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人们在接受新知识的刺激下,很少关注到纯粹的民间艺术了。而沂蒙彩印花布作为一门纯粹的民间艺术,逐渐消失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年轻一代更是知道彩印花布的人寥寥无几,正是因为这样,让沂蒙彩印花布走向学校艺术教育,具有特别的意义。不仅仅是有助于这门传统艺术逐步从边缘化回归到大众视野,还能使更多的人深入了解,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目前在民间艺术重回大众生活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高校与民间艺术的联系亲密,通过开展讲座、作品展示、座谈会的形式,使大学生走进彩印花布艺术,感受其深邃的文化内涵。2009年4月,在山东建筑大学举办的首届沂蒙文化暨沂蒙民间工艺品展上,张明建等来自沂蒙地区的10位民间艺术家为大学生现场演绎民间工艺品制作的工艺,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一些高校老师还会把这门艺术作为研究课题,带领学生参观当地彩印染坊,采访老人,搜集整理传统印花布图案。

通过与高校的合作,让更多的人了解沂蒙民间彩印花布,身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的沂蒙民间彩印花布,要能够在现代文化背景下适合当代审美流行,生搬硬套不可取,要保留自身特点,就必须让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和发展沂蒙民间彩印花布。而具有鲜活特色的沂蒙民间彩印花布,可以使更多人去留意发现传统文化的精华。

(二)沂蒙民间彩印花布的经济价值

沂蒙民间彩印花布是沂蒙地区内发展的传统手工彩印艺术,古朴素致、奇异典雅,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曾是沂蒙地区人们服饰的象征。它的制作手法质朴,在如今为数不多现存的手艺人的传承中,人们仍然能体会到它本身给人一种深沉热烈的触动,扎根于代代相传的民俗日常中,它也融于了当地的沂蒙文化中。人们将印花布以蓝底为主,加以明亮的图案点缀,在当时那个艰苦的年代,美化了群众生活,也是生活的必需品,在喜宴、祝寿等喜庆的场合有着重要的地位。

沂蒙彩印花布的装饰性强,过去的时候,沂蒙地区人们喜欢用它来美化房间,日常生活里,被用来作为大小包袱的、帐沿、桌布、桌围、门帘、轿帘等等。在婚庆和祝寿时,彩印花布具有鲜艳的色彩和吉祥寓意的图案,人们经常用彩印花布来装饰节日氛围,十分讨人喜爱。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空间、装饰品味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却失去了自我的特色。我们装修空间的风格,越来越现代化、国际化、同一性。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观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要求独立鲜活的个性化设计。虽然沂蒙印花布与现代的联系不强,但它色彩的表现的能力,让设计师在营造中国风的室内空间时候,可以以点、线、面的形式出现在室内空间,作为可以选择的创作素材和创作来源,变现的手法是非常的丰富多彩的,制作出各式各样的艺术成品在局部装饰,满足多种需求。

沂蒙印花布当然不仅仅只有装饰价值,作为鲜明的存在于过去,沂蒙印花布作为商品仍然具有现今的经济价值。

如今国际上各大服装类秀场不断出现了中国风的热点,很多海外设计师们的目光投向了我们传统的艺术与文化。沂蒙印花布的色彩表现形式的多样,与如今强调的匠人精神融合,作为服装设计类的发展前途是十分光明的。如今的市场上追求个性化设计,自我观念的不断觉醒,带来的是沂蒙印花布更多的展现机会与重生的舞台。

(三)沂蒙彩印花布与其他地域特色比较

小花苗、彝族服饰都是自制而成,颜色与纹样变化丰富,与沂蒙彩印花布是有一部分的共性,又各具有自己的特色。沂蒙彩印花布同小花苗、彝族服饰相比,服饰花纹都具有对称性、协调性、实用性、理想性的特点,而且面临着相同的文化冲击下即将消失的问题,仅仅以沂蒙民间彩印花布和小花苗、彝族服饰为例,这可以为民俗共性,这个课题延伸下去是相当系统的,可以系统整理成一门专业的高校课程,可以专门深入研究课题。

注释:

1.引自鲍家虎.《山东民间彩印花布》,1986年出版.

猜你喜欢

印花布沂蒙民间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沂蒙壮歌》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从林栖的《青出于蓝》,看蓝印花布的借衣还魂
吴元新蓝印花布四代传承人的故事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高人隐藏在民间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将申请世遗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