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高新区:“而立之年”探新径
2018-10-29郭蓓蓓
文/郭蓓蓓
在改革开放的诸多印记中,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耀眼的亮点。198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88年12月,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被提上日程,1990年11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设立,成为省级开发区。201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是鲁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区,享受市级经济管理权限。
在新产业中寻找新动能,在新技术中寻找新动力,在新模式中寻找新突破。如今,枣庄高新区已形成新信息、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优势传统产业等特色产业集群,构筑起以鲁南大数据产业园、张范汽车城、互联网小镇、智能制造小镇、鲁南电商谷、金融服务中心为载体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从最初的模仿引进,到如今的创新引领,枣庄高新区跨越了30年。凭借资源优势,技术上坚持自主创新,制度上打通产学研壁垒,政策上支撑孵化模式升级,探索出山东内陆高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全新路径。
科技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10年时间可以创造什么?
申请专利748项,国际专利2项,制定3项锂电池地方标准、4项国家标准,参与3项国际标准的制定……10年时间,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工电子”)创造了这些,其专利数量在中国动力锂电池企业中仅次于比亚迪、力神、比克、国轩,行业排名第五。
时间倒回至2008年,精工电子成立。这一年正是枣庄启动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新型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海特、鑫昆鹏、路华等15家电池企业产销两旺,研发生产各类电池产品型号超过200多种,年产值超过6亿元,枣庄高新区已成为继深圳、天津之后名副其实的重要新型电池基地。
在这一时期的枣庄高新区,工于基础产业的精工电子的诞生并没有带来太多惊喜,而精工电子却借助这片土地不断突破自我。走进精工电子,各类荣誉挂满墙,最显眼的莫过于“瞪羚企业”“山东省锂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山东省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7年5月12日,山东省锂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在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举行,这是对该企业致力科技创新的肯定。“我们拥有3个省级研发平台,通过自主研发创新,核心技术的产品赢得了市场青睐。”精工电子总经理柯西文介绍,最近3年,公司每年研发投入超过千万元。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其中60%为出口收入,实现利税近亿元。
在枣庄高新区这片土地,十年足以创造一个工业奇迹。而柯西文更清楚,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几年前,精工电子遭遇了债务危机,企业一度面临破产。“是枣庄高新区雪中送炭,出面协调,最终以股权拍卖的形式,使得企业转危为机,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柯西文更是用“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来形容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
在“有求必应”的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入驻企业在创新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2014年1月,由海特电子集团承担的枣庄市首个国家专利战略推进工程项目“专利战略助推超级电容器产业发展研究”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
这一项目,是国内首个全面系统研究超级电容器行业的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及趋势的项目,填补了国内超级电容器行业研究的空白,也使海特电子集团的超级电容器技术指标和各项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国内外订单纷至沓来,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创同类产品出口持续国内领先的佳绩。
在项目的示范带动下,枣庄高新区的企业普遍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全区专利拥有量实现爆发式增长,2017年申请发明专利156件,授权55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30件。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高新技术产值持续攀升,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枣庄高新区也接连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山东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标志着全区科技创新要素加速集聚、蓄势待发。
○维信诺OLED显示屏。图/刘富国Visionox OLED display screen.
破除无效供给,唤醒企业活力
2016年,中央重点部署“供给侧改革”“抑制产能过剩”等经济任务,也将“去僵尸企业”列入5大经济任务,将其上升至国家意志层面,有人说2016年是“国企结构改革年”,也是“清退产能之年”。
在枣庄高新区,就有这样一家“僵尸企业”,经历了反复挣扎之后,却在2016年绝处逢生,实现了由内而外的蜕变。
2009年12月,创办于枣庄高新区的威斯特,作为一个拥有75项专利、市场广阔的民营企业,一度红红火火,年销售锂电池电动自行车3万辆左右,销售收入约8000万元,利润1000万元。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威斯特不断买地建厂房,扩大再生产,先后从枣庄农商行等金融机构累计贷款1亿元。
扩张过快过大,严重占压了资金,造成流动性不足,致使威斯特银行还款能力不足,2012年以来,逐渐形成不良贷款,项目用地陷入闲置状态,沦为“僵尸企业”。
威斯特的困境,引起了枣庄高新区管委会的重视。他们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缜密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威斯特问题。经认真调研后得出结论:威斯特拖欠款项合计1.28亿元,但其土地及标准厂房等经评估后价值约2亿元,产品技术及市场均较好,只是由于缺乏周转资金导致资金链断裂。
针对威斯特现状以及企业用地紧张情况,枣庄高新区管委会果断决策:利用政府平台——山东科旺投资管理公司对威斯特进行整体收购,注入资金,让“僵尸企业”起死回生。经过多次接洽协商,2015年10月,科旺与威斯特签订协议,投入3000万元,分三次对威斯特的三块土地、厂房进行整体收购。对收购的土地和厂房,枣庄高新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分别提供给10个项目,让昔日闲置的土地、厂房,重新派上了用场。
同时,为了让威斯特起死回生,枣庄高新区管委会给威斯特留出30亩地、2万平方米厂房,保障其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在这次收购中,收购款是3000万元,实际上,我们这3000万元,很快就能回笼过来,而且还可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枣庄高新区资金资产管理中心主任李华伦介绍。
表面上看,威斯特的复活只是救活了一个僵尸企业,但其带来的连锁反应和社会效益却远远不止这些。枣庄高新区创造了一个仅用少量投入盘活2亿元不良资产的典型案例,也为政府如何合理利用国有公司平台帮扶困难企业,做了有益探索。枣庄高新区通过腾笼换鸟,确保了招商引资项目和重大项目有地可落。
多年来,枣庄高新区加快破除无效供给,严格执行环保、能耗、技术、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有效处置“僵尸企业”,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
同时,为了引入股权投资,枣庄高新区成立了国泰君安创业投资基金,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设立科技企业孵化器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孵化器及在孵企业发展;组建平野阔投资集团,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发挥国有企业引导作用。目前,枣庄高新区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新增股份制企业4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收储盘活闲置土地192余亩、闲置厂房楼宇10万平方米,新增供地787亩,区财政兑现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体经济资金1.02亿元。
服务每一次创新的诞生
2018年6月16日,第十九届高交会上,维信诺公司在展台上摆出了一桌显示盛宴,其中首款搭载国产6.01英寸AMOLED全面屏的手机、首批搭载国产5.99英寸AMOLED双曲屏的手机格外耀眼夺目,吸引了不少观众的驻足观赏和迫切体验。
“6.01英寸全面屏和5.99英寸双曲屏证明了我们再也不需要跟在别人背后了。”维信诺公司代表张德强介绍,5.5代线生产的AMOLED全面屏、柔性屏已经实现批量出货了;2018年,希望折叠屏能进入量产阶段;2021年以后,卷曲屏、大尺寸折叠屏、车载显示屏等也希望能实现突破……
然而,市场是最为现实的,光能生产AMOLED产品还不够,还需要保证足够的产能。维信诺公司在全球的布局早已展开,而枣庄高新区就是公司的选择之一。2016年,维信诺公司携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项目入驻枣庄高新区,成立枣庄维信诺电子科技公司,公司主要产品是OLED镀膜玻璃,这是PMOLED所需的关键材料。
枣庄维信诺公司技术人员洪信介绍:“昆山维信诺总公司负责制定和修订了4项OLED国际标准,主导制定了5项OLED国家标准、5项OLED行业标准。2012年至今,公司PMOLED产品出货量连续四年居全球首位。枣庄维信诺公司的生产能力将对维信诺产品出货量起到重大支撑作用。”
维信诺公司在全国仅有几家分公司,关于选择枣庄高新区,维信诺公司洪信坦言:枣庄地理位置优越,京沪高铁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自不待言。在枣庄市转型期内,枣庄高新区更关心高科技含量企业的发展,而科技创新正是维信诺的优势。“除了政府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的热情态度,也打动了我们,让我们留下来。”洪信回忆,企业建立初期,枣庄高新区智能制造小镇还十分荒芜,只有零落的几家企业;如今,维信诺的邻居越来越多。
在维信诺公司洪信看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入驻枣庄高新区,源于其“项目帮包”的周到服务。“2016年,进入枣庄高新区的中外合资企业并不多,在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对于许多审批手续并不熟悉的情况下,却实现了维信诺一周内完成公司注册。”洪信惊诧于枣庄高新区的办事速度,他说,枣庄高新区把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走完的流程,在一个周内完成,不仅是特事特办的力度,还有为维信诺这样的高科技合资企业全身心热情服务的态度。
“不仅从土地、厂房、人才方面为企业分忧,对于企业员工也是关怀备至。”维信诺公司洪信说,枣庄维信诺公司的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几乎都是从总部调入枣庄公司。为了工作,很多人都是和家人分开的,洪信亦是如此。“李晓波是我们的技术骨干,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却因为户口问题,迟迟不能上学。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出面协调,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洪信说,为了留住这些人才,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不仅常来了解企业情况,解读新政策、新规定,还非常关心公司技术人员的生活情况,一有困难,他们都是义不容辞。
如今,维信诺所在的智能制造小镇,仅2017年就新培育科技中小企业60家,累计孵化210家,其中锂电监测中心完成投入8500万元,顺利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级锂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编辑/郭蓓蓓
In August 1988, China’s National Hi-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lan – Torch Plan began implementation. Driven by the Torch Plan, all regions actively established hi-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s based on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ditions.
In December 1988, the construction of Zaozhuang Hi-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as put on the agenda. In November 1990, it was officially established upon the approval of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Shandong Province, becoming a provincial development zone. In February 2015, with the approval of the State Council, it was promoted to a National Hi-Tech Zone. As a gathering place for development of the hi-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South Shandong, and a national pilot zone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cluster manage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t enjoys municipal economic management authority.
Now, the Hi-Tech Zone has formed some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clusters concerning new information, new medicine, new energy, advanced materials, modern service industry,as well as advantageous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fostered a new patter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ased on South Shandong Big Data Industry Park, Zhangfan Motor Town, Internet Town, Smart Manufacturing Town,South Shandong E-Commerce Valley and Financial Service Center. Besides,the Hi-Tech Zone has been approved to be a national pilot park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 demonstration base for industry-university- research cooperation, a demonstration area for innovation-driven engineering of Shandong, as well as a provincial demonstration base for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