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国》及其葛译本中“酒”的隐喻翻译对比研究

2018-10-27郑羽茜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3期
关键词:酒国葛浩文隐喻

摘 要:《酒国》是一部关于酒的小说,隐喻描写在原文中占据了大量篇幅,并且呈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极具想象力,给感官以极大的冲击,读者可以在文本中体会到独具特色的文本风格和语言特点。葛浩文在翻译该作品时,再现了原作的艺术手法。本文以葛译《酒国》中“酒”的隐喻翻译为切入点,结合隐喻的理论,探讨葛浩文英译小说中所采用的隐喻翻译的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酒国》;葛浩文;隐喻;隐喻翻译

作者简介:郑羽茜(1994.2-),女,辽宁盘锦人,陕西师范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01

翻译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媒介,可以帮助优秀文化向外传播。通过翻译活动,我们不仅能解决两种文化中存在的大量分歧与误解,并且还能促进文化交流。《酒国》是莫言先生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书中包罗万象,其中大量的“酒”的隐喻表达,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栩栩如生,这篇文章以《酒国》葛译本为例,运用概念隐喻理论,详细分析了英译小说中出现的隐喻现象,并与Newmark 提出的隐喻翻译策略相结合,评价译文是否实现了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1.以“酒”为本体的隐喻翻译

在隐喻翻译中,当两种语言中有统一的语言形式和相同的认知方式,直译的方式就可以采用,隐喻就可以完美地再次展现出原文的精美之处。例如在情感隐喻中,相似的喻体可以让读者更能体会原文所展现的语言特点与价值。《酒国》中有很多关于饮酒的隐喻表达,例如:

这不是一杯酒而是一杯朝阳,一团冷冷的火……(P52)

It is not a glass of wine, but the fire and the sun.

以上关于饮酒的隐喻描写,分别把“酒”比作“太阳”、“火”。从“酒”这个源域概念到“太阳”等目标域之间形成的跨域映射,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酒国人”对酒的无限热爱。

在1980 年, Lakoff & Johnson曾在书中写到,隐喻的具体含义就是用人们更加明白易懂的身边事物,去促进理解未知并且抽象的事物,从而能更加体会原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来充分理解原文含义,在理解原文时也更加得心应手。例如:

正是:打开两扇项门骨,一桶茅台倒下来。(P31)

Truly it was a case of:‘Open the gates of the throat.

在这句话中,葛译本对“一同茅台倒下来”采用了省译的方法,并没有对它进行翻译,虽然传递了部分的原文信息,但难免会缺失原文中所要表达的含义及隐含的神韵。因此,译文应补充说明其含义,解释清楚原文中体现的含义,增加译文的表现力,传递给读者,实现译文的最佳关联。故此句可改译为“Open the gates of the throat, pour down a bucket of Moutai into your body.”

2.以“酒”为喻体的隐喻翻译

《酒国》中除去直接描写酒的篇幅,以酒为喻体的隐喻也屈指可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酒喻人”的隐喻。此时译者必须确保此译文与原文隐喻形成最佳效果。例如:你仍然是一瓶波纹的哈尔滨高粱麸皮酒,充满活力。(P255)

Youre still just like a bottle of Harbin liquor making from sorghum chaff, which is full of energy.

这是李一斗寄给莫言的书信。他把莫言比作“波纹的哈尔滨高粱麸皮酒”。通过使用“酒”来进行隐喻翻译,向读者解释他们陌生的人或事物,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葛浩文在翻译的过程中,先充分理解原文含义,查阅相关资料,化暗喻为明喻,突出强调了“人与酒合二为一”的主题,也更加突出了“酒国人”对酒的狂热与喜爱。

总而言之,翻译究竟要译什么?葛浩文认为,只要译者能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那就是可行的。本文对其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葛浩文在《酒国》的翻译中,仍然是以忠实于原文为准则的。他在译者记中写道,“我只希望译所带来的乐趣和阅读体验能够超过丢失的东西”(葛浩文,2000)。葛浩文的翻译观使《酒国》的英本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传递中国的文化还为隐喻翻译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观点。

参考文献:

[1]Goldblatt, Howard. The Republic of Wine [M]. New York:Arcade Publishing, 2012.

[2]Lakoff 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莫言. 酒國[M]. 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4]李庆民、吴静.《从后殖民翻译理论看葛浩文英译<酒国>》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1期,2016年2月。

猜你喜欢

酒国葛浩文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省译策略指导下的葛浩文《狼图腾》英译本研究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
Translation Thoughts Inquiry of Howard Goldblatt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从认知隐喻角度解读葛浩文的“隐”与“不隐”——以《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为例
论《酒国》中的酒与“吃人”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