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观
2018-10-27谢婷婷
谢婷婷
摘 要:翻译一直是当下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传统的翻译存在着诸多弊端。译作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翻译作品,是一种操纵的文本,不能等同于原来的文本。本篇文章重点从比较文学的研究角度探讨了翻译的发展,和传统翻译的不同之处以及比较文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外语翻译;比较文学;翻译研究观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01
翻译是最为重要的媒介之一,著名学者康德曾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随着文学文化密切的往来,各民族文学交融,趋势渐深。他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出来“世界文学”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影响深远,成为后世比较文学学科建立的典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康德提出的这个概念来看,翻译从这一角度催生并推动了比较文学的发展。
比较文学翻译与传统的文学翻译很不一样,传统的文学翻译中国国内注重化境,三美原则等,西方注重对等,等值,等效等,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怎么译和怎么译的好,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法国比较文学家梵·第根[比较文学论,2010]在比较文学的论述中,他认为译文的对比应该关注以下的问题:第一,将翻译的作品与原文本相比较,看是否有改动,如增加,删减等,以“看出译本所给与的原文之思想和作风的面貌,是逼真到什么程度,……他所给与的(故意的或非故意的)作者的印象是什么”;第二,将同一作品不同时代的译本进行比较,以“逐代地研究趣味之变化,以及同一位作家对于各时代发生的影响之不同”。
20世纪50年代,比较文学翻译中有观点提出,无论一本翻译文本好坏与否,是否完全正确的传达了原文的意思,都具有研究的价值。即使是坏的文本也能传达时代的价值和生命观。忠实的翻译工作者毫无意外会让人们更多地接触到世界文学的发展情况和现状,但真正的翻译家却未必原封不动的逐字翻译,而是在自己认为需要的情况下改写译文,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调真正的创造者是进行改写,也就是谢天振老师所提到的创造性叛逆。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比较文学提出任何译者都或多或少的对翻译的作品进行改变改写以适应这个时代,每一个翻译都会或多或少的使译文现代化,译作对原作有一种选择性共鸣。文学的直接翻译不是来自于原著,而是来自于翻译,通俗来讲改编的译作是联系外国文学作品与本国文学作品的桥梁。经过翻译的世界范围内的外国文学作品才能真正影响本国的文学发展,只有在这种方式上本国的读者群体才能理并且明白外国文学作品想要传达的思想或情怀。并被本国的传统形式的文学所引进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比较文学所关注的是推进英语语境中翻译文学的发展传播。比较文学不是简单的停留在文字表面的改编,而是要在深刻了解原文本国家的国家背景,国家文化,以及文化差异的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改编。这些影响因素不是单方面低层次的,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地理位置等不同。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外国文学与本国文学的差异,这才是需要改编的中心。翻译研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作品研究,而是一种操纵文本,不能等同于原来的作品。
怎样使翻译研究深化,具有思想性并且提升学术性?翻译文学的语境化,回到翻译研究生长的历史,现场,真正将翻译文学纳入文学系统中考虑,需要有很强的 中文翻译意识。比较文学翻译基于比较文学的性质和目的,研究已经超越了语言和技术本身的翻译。在比较文学中,从文学文化,动机,流通,阅读,翻译选择,翻译策略到翻译流转,接受,创新,转化等翻译过程的一部分贯穿了比较文学的意义,体现比较文学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并且受到当代翻译理论的关注。作为主要的翻译问题本身,比较文学翻译的范围更广泛,其主要目的不是翻译问题,而是从翻译文学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发现问题,最终达到文学与文化关系的概念。
翻译比较文学不是文学,而是翻译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的研究方法是从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中获得原材料,汲取灵感,收集证据,由此来提出、佐证或反驳一些关于文学的观点或理论。就我看来,因为人类有相似的生理基础,在同一个世界生存,那么,各个不同的文化即使有着不同的特征,也一定会有相似的地方。从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些人类认识模式和文化的共性,这就是比较文学所要研究的成果。比较文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其涉及方面之广及可讨论问题之深度在文学研究范围内是罕有可比的。它的研究范围是跨时代,跨媒介,跨流派,跨语言,跨国界的。比较文学翻译研究基于以上因素可見,翻译比较文学并不是停留在解决翻译如何翻的层面,是通过外国文学的翻译作品深入探讨文学研究的渊源,以拓展文学概念的层面。
当下比较文学翻译研究仍旧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仍需要在世界各种文化,文学在交流,发展,融合,分化的过程中深度挖掘。
参考文献:
[1]查明建.比较学者的学术视野与学术个性—谢天振教授的比较文学学科意识及其译介学研究[J].上海外国语大学社科院,2000,01.
[2]叶维廉:比较诗学[M].台湾光大图书公司,1983.
[3]谢天振,宋炳添.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关于译介学研究的对话[J].渤海大学报,2008,02,002.
[4]谢天振.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J]中国比较文学.1993,03.
[5]谢天振.中国比较文学:危机与转机.[J].探索与争鸣.198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