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视角下真善美三维一体之中和
2018-10-27刘芸
刘芸
《论语·雍也》一章记载说,“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而文采多于朴实,又有些华而不实。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这句话在今天,正好可以作为现代社会体制成熟与否的说明。一个成熟的社会形态,必然是内在精神文明和外在物质文明共同和谐开放与成长的,也就是文质彬彬“平衡而和谐”地成长。而人类的和谐存在具有三重维度:真——人类认识的和谐,它是人的“知”的精神力量的目标;善——人类道德的和谐,它是人的“意”的精神力量的目标;美——人的情感的和谐,它是人的“情”的精神力量的目标。
一、真:认知之和谐
求真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它是人的认识性存在方式,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当人的认识与认识对象达到了统一,我们就把这种统一性的认识称作真理,离开了人与对象发生认识关系的存在过程,就无所谓真理的存在。
中和之“真”。《中庸》从人之性情而言,中与和是未发与已发的关系,是虚与实的关系。中是抽象的本体、自然社会法则,和则是其具体运用、体现。“和实生物”,万物因合“中”,由内部自身和谐及与他物的和谐而存在发展,具体存在发展的万事万物是真实、现实的。中和体现“真”,更表现在儒家对“真理”、“规律”的认识、追求。求和之本质内涵是求中,即是强调追求按具体事物的本然行动,过犹不及,要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和”是多样性的符合“中”的统一,美味佳肴不是不同味的简单随意相加而“和”,美妙悦耳的音乐也不是不同声音的简单随意相合而“和”。这道就是儒家的中道,是儒家认为世界的本源之道,是人们须遵守的宇宙万物、社会人事的本然“客观规律”。
二、善:道德之和谐
“善”是道德之和谐。它是社会和谐的需要和结果,是通过人的道德实践来实现和完成的。道德是人类对“法自然之道”的认识与遵循。因此道德既是选择的结果,又是自然的律令。由于在每一历史阶段,人类所处的历史境况都是既定的,是非自由选择的,人类所面对的“道”总是既定的;但另一方面,人类在参与历史进程的实践中又参与“道”的创新。因此,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既是“道”的奴隶,又是“道”的主人。老子的“道法自然”说的是“道”的运行方法,因而其“道”是“自在的和谐”。但在人类社会中,“道”却是“自为的和谐”,人循其“道”,就是循和谐之律,创造和谐的社会。
中和之“善”。儒家视中庸为至德至善,执中即要持守善德,执守中道是大德反映儒家的世界观。求和即求中,“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流”,求和不是调和、不是随波逐流,更不是同流合污。孔子反对无原则的和,这原则就是儒家视为世界本原的仁德、正义,孔子称赞舜“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而用“中”,执中即是要执守正道、善德,儒家的中和是符合中道的一种正义、扬善的团结、和谐。
三、美:情感之和谐
“美存在于人的所有存在方式之中,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都意蕴着美的潜能。潜能需要人的开发,人的性情、品格、素质、情趣、理想、境界愈高远,美的潜能的开发就愈博大。因此美的价值世界期待着人不断去开发其美的潜能,感受美的愉悦”。
中和之“美”。儒家的美是与善与仁德不可分的,孔子说“里仁为美”,“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儒家认为凡符合中道具善德而和谐的事物都是美好的。中和是一切事物生存发展的根据,万物因和而生、因和而长。中和是真、善、美,是健康、幸福,是兴旺、发达,是光明、美满。儒家把致中和作为儒家个人修养与治国为政的原則与目标,致中和,也成为儒家追求人生、社会乃至宇宙万物达到真善美完美结合的理想境界。
四、三维一体:真善美的统一为中和
中和是事物内部对立因素的统一,是持善合理美好的状态,万物因和而生存、发展,“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真善美的统一,儒家把致中和,作为追求人生、社会乃至宇宙万物达到真善美完美结合的理想境界。
1.人自身的中和
如何求取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即形体与精神、生理与心理的和谐,以求取健康、幸福,须执人养生之“中”道。孔子说“知者乐,仁者寿”,《大学》讲修身养性,“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儒家养身养心重在养德,以求人的身心和谐,这是儒家的养生之道。《中庸》载《诗经》“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儒家强调明白、执守中道,即坚持以中庸之道为人处事,正确处理人生中义利、得失、进退、屈伸、苦乐、生死等各种矛盾关系,以“中”求和,以保其身。
2.自身与他人与国家、社会的中和
人与人的和谐是文明进步,是幸福美满,个体与群体的和谐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如何求取、保持人与人间的和谐,实际是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自身与他人与家庭、国家社会的关系,被朱熹视为儒学纲领的《大学》提出,“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由修身养性,立德而立功,正己而正人,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即是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胡适即以为,“忠恕”是儒家“尽己之心,推己及人”的人生哲学。只有执守实行人和之中道,人与人能够相互理解、同情、关心、爱护,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人与自然的中和
中国儒家把自然万物、社会人事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和谐整体。天道与人道相通,天德与人德相联,所谓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在儒家的经典学说中所反映的这种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其中包含科学与迷信、正确与谬误、现实与幻想相对的性质、成分。儒家把人与万物视为一体,把爱人与爱物相联,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要视天下百姓为自己的兄弟同胞,视宇宙万物为自己的朋友;要由亲爱亲人进而仁爱百姓,由仁爱百姓进而爱惜万物。儒家的仁爱说也体现其天人合一的中庸中和思想,有积极意义。
谈古论今,古为今用。作为大学生,应该牢记“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的古训,既要“文质彬彬”:提高语言修养,学写一手好文章;更不忘“然后君子”:提升品德水平,做实事、做好事,做一个敢说真话的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