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会计确认概念研究

2018-10-27卓唯佳

财税月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权责现金流量财务报表

卓唯佳

摘 要 会计确认作为财务会计各环节中的起始环节,决定着最终报告的信息质量,是整个财务会计系统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从会计确认的历史发展过程出发论述会计确认的含义、意义以及标准。并且结合现行会计理论和实务分析了会计确认的三种时间基础及其优缺点,试图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会计确认;会计确认基础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我国关于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也愈加完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发展,会计理论的研究以及制度的设计也就越发展。在“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会计信息系统的四个环节中,会计确认起着前提和监督的关键作用,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输出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实用性。了解研究会计确认对我们深入学习会计信息系统以及进行会计实务操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确认的含义

在西方的早期文献中,会计确认的概念已经有涉及,但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并经常与其他名词混淆。随着国外很长时间一步一步的发展研究,以及我国理论界的开始注目,会计确认从偶尔使用的一个名词到现在独立的概念。本文在收集了国内外有关会计理论研究等文献的基础上,简单阐述了会计确认研究的发展以及对完善其应用进行归纳总结。

1.国外研究现状

在1908年出版的《账户原理》中,详细的说明了各账户之间的关系,但没有使用会计确认这个词语。之后,确认的含义一直很模糊,经常与其他词混淆。在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的第四号报告中涉及了确认的概念,认为这一阶段具有选择和分析的特征,但依旧未能精准说明其定义。

对会计确认首次做出确切定义的是1984年12月,FASB指出“所谓确认是将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正式计入或列入某一主体财务报表的过程,它包括数字和文字表述某一项目,并将其金额计入财务报表的总计之内。”对于一项资產或负债,会计确认包括某一项目的初始确认、再确认或后续确认以及导致该项目从财务报表上予以剔除的变动。该公告还提出确认的四项基本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其中,可定义性要求所要确认的资产、负债等项目,能符合资产、负债等要素的定义要求。可计量性规定了所要确认的对象,能够按照货币量度单位予以量化,不能量化的,也不符合确认标准的要求。至于相关性,要求所确认的项目与财务报表的目标应当相关。而可靠性表明那些量化信息如果不太可靠,就需要从财务报表信息中剔除出去。我们今天采用的“确认”概念大都来源于此。

后来,IASC在1989年的文告《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定义了会计确认,认为“确认是指将符合要素定义和第83段规定的确定标准项目计入资产负债表或收益表,它涉及以文字和金额表示一个项目并将该金额记入资产负债表或收益表的总额。”

2.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对于会计确认的研究正式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中葛家澍教授认为“所谓会计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辨认应予输入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数据,确定这些数据应加以记录的会计对象的要素,进一步还要确定已记录和加工的信息是否全部列入财务报表和如何列入财务报表。”同时还指出:“会计确认实际上要进行两次,第一次解决会计的记录问题,第二次解决报表的表述问题。”

三、会计确认的基础

会计确认存在的三大问题:应否确认、何时确认以及如何确认。根据会计确认的一致性、可比性、重要性、合法性等基本原则标准以及空间主体性等具体标准,可以选择确定并且决定以何种方式确定应予以确认的经济业务及其经济数据,解决了应否确认和如何确定的问题。

而对于何时确认这个问题,结合目前的会计理论与实务,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通常有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流动制这三种。以下为对三种确认时间基础的介绍及优缺点分析。

1.收付实现制

传统的未经修改的收付实现制主要是基于交易观,即只确认与现金收支有关的事项,以现金为会计主体的全部表现形式,且当期利润等于当期收入减去费用,当期利润就是现金净余额。

收付实现制不适应业务复杂的现代经济,只适用于经济活动较简单的企业。但收付实现制也有着自身的优点:一是确定的企业收入、费用及利润不用依据折旧方法、摊销方法和存货计价法进行人为摊销估计,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且计量方便。二是不用考虑应收款项的坏账风险,企业营业收入具有稳健性。三是此基础反映的实际拥有的资金,一般不会出现企业资金严重亏空的情况。四是收付实现制可以直接体现现金管理水平,接着进一步影响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和长期投资的决策目标,对管理会计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收付实现制的缺点:一是基于此基础的当期取得收入和当期实际发生费用不能得到正确配比,导致财务报表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而是信用关系遭到排斥,与现实商业活动相违背,妨碍商品交换。三是经营活动较简单,与现实中的大额事先投入相违背。

2.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以受权利或责任的影响是否较充分有效作为标准,决定是否计入以及计入何种会计要素中,它还能广泛作用于所有的会计要素。

权责发生制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其成为财务会计确认的基础的必然性是源于优点:一是权责发生制能正确反映物权转移关系,使得大量的应计、预提、递延、摊销项目得以存在,可以使得。二是将经营活动、影响它的交易事项以及现金收入支出相互联系起来,使得收入和费用得以合理配比,体现了资本保全原则。三是通过递延收入和递延费用账户均衡各期收益,更好的反映经营成果。

但不可否认,权责发生制也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一是由于权责发生制反映的是交易观,则对于一下非交易事项依旧不能处理与反映比如商誉、衍生金融工具等。二是由于大量的估计、判断程序的运用,导致所提供的信息失真。三是账面收益与现金流动相脱节,不能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而且易于被管理当局操纵。

3.现金流动制

现金流动制从盘存制的思想出发,建立于非交易观基础之上,彻底脱离了交易事项的限制。其确认对象包括现实已经发生的收支和未来可能实现的现金流动,即期初与期末净资产的现金流量。而其利润的确认采用计价观,等于期末净资产与起初净资产的差额。

现金流动制的优点分析:一是符合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反映商誉、衍生金融工具和持產利得等非交易事项,全面揭露企业的风险报酬,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二是避免人为操控利润,粉饰财务信息,并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三是以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贴现值而不是历史成本计价,将物价变动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更加科学;四是不受会计分期的限制,使会计信息更加及时有效,适应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五是考虑了时间价值以及风险价值,便于长期投资者做出正确判断。

但在一些方面现金流动制依旧存在缺点:在报表体系方面,现金流量表与财务状况表的作用似乎出现重叠;在会计计量方面,由于客观、可验证市场的不可能性,还是存在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选择;在数据分类方面,随着企业的发展,各项资产的分类在不断变化,这增加了会计报表排序分类的难度;在会计揭示方面,现金流量会计所涉及的专业术语仍未得到有效解释,不便于会计人员以及信息使用者的理解。

四、会计确认的发展趋势

如果只从方法角度来看,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由于各利益方对财务报表公正权威的要求愈加严苛,所以一方面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处理日常经济交易事项,另一方面还需将重要的会计信息转换为现金流量信息。又由于互联网交易的迅速发展导致巨额资金决策的瞬时性,要求会计确认以现金流动制为基础。社会竞争愈加激烈,也愈加要求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公允价值模式有可能取代历史成本成为会计主要的计量模式,推进现金流动制的实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现行的会计确认时间基础是以权责发生制为主,现金流动制为辅,两者互相结合、互相补充的会计模式。但是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现金流动制表现出的巨大优越性,加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完善与普遍适用,未来会计现金流动制必然会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刘骏.财务会计理论研究[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P98-1244.

[2]李光绪.会计确认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4):P86-91.

[3]张庆利.会计确认基础之发展趋势[J].财会月刊,2006(09):P10-11

猜你喜欢

权责现金流量财务报表
试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与风险防范
财务报表分析法在中小企业管理诊断方面的应用
福建:制定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省级地方标准
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思路
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应用分析
浅论现金流量管理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自由现金流量与会计现金流量的比较
ERP系统中现金流量表编制与审计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