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英雄”何处在
2018-10-26周丽华刘勇
周丽华 刘勇
摘 要: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英雄的培养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如何在当下新的环境下培养少年英雄成为了焦点话题。少年应从基础做起,在环境中锻炼成长。
關键词:少年 英雄 培养
某教授为在我们做元认知讲座时,提到一个我们已经淡忘的问题:现在还有“少年英雄”吗?
与刘胡兰、赖宁等许多曾给我们内心强烈触动的人相比,我们的孩子似乎千人一面,诸多应该闪光的地方于不自觉间收敛或黯然了。我不是悲天悯人者,但现实的确不容忽视。为什么如此?我认为原因至少有三:[1]
少年被“安全”包裹。与现在的孩子相比,我们这批成年人大多有四处游走的经历,完全不受外界羁绊,包括家长、老师的;在这样的过程中,的确有人出了意外,可多数平安成长。而今,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紧张的时代,地震等自然灾害让我们不得不睁大了眼睛,暴力等意外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加强了防范,于是,警务室均建在学校门口,一切外来人员必须查询,孩子上下学,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分工,或都到,星星月亮般地候着,风雨中的奔走少了,车接车送的多了,自立中的行动少了,养尊处优的多了,反思间的感恩少了,趾高气扬的多了……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要,我们为了消除隐患,明明知道,却几乎不得不完全地将孩子封闭在“安全”中。我们被表面虚伪的安全所蒙蔽,即使知晓,也很难改变整个大的气候。我们做的“安全”,对孩子来说,有时恰恰不“安全”,因为这实质是隔离,隔离他们与外界的联系。[2]
少年被“虚幻”跟踪。乘坐公交车,到处都能看到熟悉的一幕,:所有的少年乘客几乎都低着头,专注地摆弄手机,完全无暇顾及周边的世界,他们完全陷在虚拟的世界。手机、网络,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极度膨胀的时代,高科技的发展造成了我们的目不暇接,信息无处不在,虚拟无处不存。生活在“虚幻”中,真实就远离了。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抑郁的多,与缺少正常的运动和一般性的沟通有很大关系。
少年被“速成”绑架。某次在外地参加培训,走在街道上,看到匆匆的父母领着匆匆的孩子,他们面色凝重,没有微笑,没有幸福,虽然他们都是生活比较富足的群体,否则,他们怎么会有条件学习各种乐器,怎么会有条件到这里考级呢?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几乎是一条龙服务,艺术考级。他们被迫交给“速成”的时代。城里的孩子如此,乡村的也大同小异,孩子连轴转,奔跑在各个班之间,有的学得厌烦透顶,几欲逃学,最好的也是迫不得已参加这样的班,无味地咀嚼单调的知识。我们生活在一个功利性的时代,老师要成绩、家长要成绩、孩子要成绩,而恰恰无法改变的事实是,教育是有规律的,必须静待花开;如果生要掰开花蕾,结果只能将其摧残。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我们真需要天天吟诵,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们不是非要那种惊天动地的少年“英雄”,某种特定背景下产生的“英雄”恰恰是不幸的开端,缺乏合理的疏导,“英雄”会栽在虚华的氛围中。我们需要的是健康的孩子,怎样做到位呢?
正能的传递。“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造就的神奇。相反呢?某部门到学校抽查有无乱收费情况,凡是询问,都是没有;检查的同志拿起一本练习册,继续发问,这个有没有?学生依然回答,没有;检查者惑然,学校经过允许统一征订的,孩子恍然,“啊,那有吧。”处于要求或保护,我们的孩子辨不清真假、看不清美丑,这样的教育,我们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才可以弥补?当我们有朝一日教育孩子要说真话,尊重事实时,他们可能表面颔首,可内心又会起怎样的波澜?正能的传递,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做家长的,做公民的,把孩子视为正在发展的个体,给他们最积极的心里暗示。当前,居心叵测者,抓住一些负面信息,大肆宣扬,更需要我们帮孩子擦亮双眼,既要看到社会发展中必然存在的丑陋,更要看到现实生活的美好。
科学的引领。《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农村的孩子,他的成长经历,引发了无数人的思考。他没有人们艳羡的种种,但是,我们站在一个健康的公民的角度来看,他无疑是一个流淌着人性之光的男子汉。曹文轩的《草房子》,油麻地最富的人家一夜之间败落了,少年杜小康跟随父亲到远离家乡的地方放鸭。在经历了那么多艰辛和痛苦之后,杜小康幸福地陶醉在鸭子的蛋中。我之所以举这两个例子,关键是要说明,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需要亲身体验、需要挫败羞辱、需要正面引导,通过运动,让身体强健起来,通过训练,让习惯建立起来,通过历练,让心智完善起来。教育是慢功夫,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路芬芳,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必须遵从这种规律,给予孩子科学的引领。
舞台的搭建。人才是折腾出来的,故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活太安逸了,人就会被生活所累。”鲁迅的话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我们为孩子创造的所谓安逸生活。现在,教育部要求孩子参加志愿者活动,要求孩子多参与实践活动,已经给我们明确的导向,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果断地放手,把孩子放到广阔的天地中,让他们接受风雨的洗礼,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健康快乐地创造社会财富。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给他们充裕的空间,我们的孩子就会创造出让我们惊叹的神奇,即使他们一生默默无闻,我们也应该为他们感到自豪,因为他们所经历的,会成为最宝贵的财富。
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只要我们行动起来,我们的孩子就会在日渐富裕的生活中做朴实的公民,就会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做坚实的“英雄”。
参考文献
[1]范松仁.巴蜀“90后”少年英雄品质的理性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08.(04)123-124
[2]李红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做法[J].学周刊,2011.(0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