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院制管理模式下辅导员应对校园危机的策略研究

2018-10-26向中坤

科技资讯 2018年15期
关键词:书院制策略研究

向中坤

摘 要:当前许多高校开始实行书院制改革,实现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从原本的学院制到书院制管理,不同学科的学生混居、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及学习,虽在对学生的学习和社会能力及社交能力方面有很大的益处,但同时对在校的辅导员来说,处于对学生的安全考虑,应对校园危机也是一大难点。

关键词:书院制 校园危机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5(c)-0210-02

书院制是一种学生社区生活管理模式,是高校的一种学生管理体制的教育形式。通俗的说,就是从传统的学院分类式居住方式改革为各学院相互混居生活,甚至教师与学生一起混居,共同学习和生活。以社区生活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通过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灵敏度。但同时,这样的管理制度也会给学生及校园带来很大程度上的消极影响,潜在的高校危机便会接踵而至。然而辅导员作为与学生直接关联的思想政治引导者和教育者,不仅在学校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更是在这种书院制管理模式下承受着研究应对高校危机策略的巨大压力。

1 书院制管理模式带来的高校危机分析

高校危机的内涵:危机是指因内、外环境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对组织生存具有立即且严重威胁的情景或事件,其通常具有三项共同要素:一是危机乃是未曾意料而仓促爆发所造成的一种意外;二是威胁到组织或决策单位的价值或目标;三是在情急转变之前可供反应的时间有限。

高校危机产生的因素:由于网络科技的飞快进步,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当代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现如今网络对青少年来说吸引力极大,由此导致许多高校学生整天沉迷网络而对学习懈怠,也不少高校学生因沉溺网络游戏而精神失常、辍学、打架斗殴甚至杀人的案例。除了网络潜存对学生的危害,在思想道德方面许多学生也因没有正确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导致犯罪或对自己或是他人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然而对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则有很多来源,例如家庭因素、校园因素、个人因素等多方面不正确的引导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承受太多压力,由于竞争太过于激励,导致许多家长及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太高,且大学生经济尚不独立,因此大学生由于压力较大,不能应对而离家出走、思维极端,很多自杀等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2 辅导员在书院制管理模式下的工作定位

学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句古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校园里,作为一名老师,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要想尽职尽责,其必需则是要和学生达成友好的共处关系。学生是一个易感群体,对许多非同龄人都带有交友排斥心理,所以在书院制管理模式下,对许多老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走近学生的机会。然而想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相处氛围,最重要的是取决于老师如何看待师生关系。自古以来,许多老师先入为主,觉得教师这个职业本身要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有些老师的说话方式以及态度让学生觉得难以接近。虽然尊师重道是传统美德,但要实现师生关系和谐则要做到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原则,以人格平等为相处方法,做到在互交活动中民主,师生心理相容,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在沟通过程中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行动去展示对学生的关爱,这样才会让学生觉得与老师贴近,既像家人,又像朋友,同时还是自己的学习和思想的引导者。

辅导员自身工作效率及成果的提高。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涉及较广,工作的界限宽泛,基本上工作内容都较为繁琐且都是事务性工作。辅导员每天几乎都没太多空闲的时间去放松去娱乐,更別谈能拿出时间来提升业务学习和工作研究。如此一来,辅导员本身的教育能力或管理能力得不到升华和深入,也很难给学生更深层的思想引导和学业辅助。这样就显得辅导员的工作多而杂,杂便不精。因此,随着书院制管理的教育理念的改革,辅导员的工作方面也应该引起重视。毕竟辅导员是直接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直接相关联的核心人物。只有从问题的根本去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书院制改革的初衷和目的。

强化对学生的教育理念。辅导员本职工作原本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然后由于书院制管理模式的改革,辅导员的工作压力陡然增大。因需在新模式下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所以对辅导员而言是没有可借鉴的教学方法的,呈现在辅导员面前的是完全新鲜的事物,那么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而言,辅导员必须要加强自己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就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然而对学生教育理念的核心即是以学生为本,体现人本管理思想,这才是改革的意义所在。

3 影响辅导员工作效能的因素

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重要因素之一。在书院制管理模式下进行教育工作,最基本且最重要的一点则是要强化校园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校园安全指数,在保证了校园安全的情况下才能顺利的开展其他工作。其次管理体制改革应服从管理到治理的改革理念,从党委系统到行政系统进行完善,真正把高校建设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内部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辅导员开展工作,会出现诸多难以控制的窘况,导致书院制管理体制改革的初衷无法成功实现,也毫无进行的意义。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实操应实现学生自主性,由学生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和学生自己的需求或学生所能在校园切实体会到的校园内存在的不足来提出问题的根本并去解决问题。这样一来,让学生有了主权意识,便会更懂得自律,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面对辅导员的工作学生配合度低。要顺利完成工作,必不可少的便是学生的积极配合。然而根据“就各高校学生面对辅导员工作的配合度”调查数据反应出其配合度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辅导员忙于各种琐碎事务而不能贴近同学的真实生活。要想提高学生配合度,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学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无忧以外还需要辅导员跟同学打“感情牌”。然而“感情牌”要打的好,便有很多方法了。例如:最基础最贴近的便是微信朋友圈,在学生朋友圈动态里点个赞,或是稍微评论互动,亦是在群里多关心学生生活和学习,便能轻松走进学生们的心里世界。久而久之,师亦是友的关系就易实现了。在建立好关系的基础之上,那么辅导员想要开展工作时学生的配合度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以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抓住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去开展工作便会清晰明了。

环境也是影响辅导员的工作效能的重要因素。这里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若再讲得细微一些,辅导员的家庭环境也对辅导员自身的工作有所影响。环境如果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要学会去适应。

4 辅导员的应对校园危机所提策略的可行性分析

就应对校园危机策略的可变因素进行可行性分析。校园危机本身就是个可变因素,且是个突变、不确定因素。因此在应对校园危机这种可变因素的策略上一定要务实,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不应掉以轻心。在书院制管理体制下的高校,比一般的高校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多,因此辅导员所考虑的问题全面性也比其他高校的更广。在如今这个阶段,各高校存在的危机中都包括了心理辅导功能单一,还没有形成指导、预防等多重功能。据针对某高校的调查显示,“泸上七校”仅有4.8%的大学生感觉苦闷的时候选择去做心理咨询。上述情况属于可变因素。然而预防这种危机的方法必定是存在的,例如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时缺乏主动发现危机预兆的意识,多以等待为主,这显然是不可行的。

以书院制改革为契机,建立多层危机预警系统。作为全新的高校管理体制,书院制的改革更应该建立新的危机预警系统并完善。建立准确及灵敏的预警系统是最为必要的,也是保障校园安全的基础。在多层次预警系统的“盾牌”下生活,安全指数也会瞬间提高多个百分点。同时安装完善的预警系统是人为可以实现可以改变的事情,因此可行性是很高的。

定期开展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活动。书院制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便是生活社区化,这种生活和住宿方式极其有利于辅导员开展教育工作。定期举办关于危机防范的演讲比赛或是危机演练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在面临校园危机时从容的应对并预防危机。

在书院制管理体制下,辅导员的任务繁重,但同时也是体现辅导员真正价值和意义的一个转变。在面对校園危机的问题时,辅导员应尽全力引导学生自我保护。若出现易感群体,辅导员更应走进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内心,耐心教导学生走向正轨,有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既保护自己,也不伤害他人。帮助他们在危机中所受到的精神创伤在自身意识中进行整合和调理,适时地调适他们的心理状态,尽快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让他们与其他学子一样拥有积极向上、健康的学习状态。同时,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将会给校园带来巨大益处,为了让学生在生活社区就能直接得到辅导员的指导和服务,书院将学生工作的重心下移,把辅导员的办公室设立在生活社区。在应对校园危机的问题上,辅导员的力量是薄弱的,需要全体师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安全指数高,防范意识强,“软硬件”并施的“危机低概率”校园。

参考文献

[1] 张晓.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2] 温旭.书院制管理模式下辅导员应对校园危机的策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2002.

[3] 郑乔元.我国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4] 涂茜.书院制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角色重构[D].苏州大学,2013.

[5] 秦树理.公民意识读本[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

猜你喜欢

书院制策略研究
试论书院制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角色重构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模式下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若干思考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