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心架起习作与生活的桥梁

2018-10-26张成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习作生活教学

张成华

摘 要:“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课程改革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由此可见,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要以生活为本源,以生活为基点,搭建习作的平台,引领小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从而写出自己的习作。

关键词:习作 生活 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写作教学提出建议: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习作教学的生活化,要潜心架起习作与生活的桥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方面加以阐述。

一、更新理念,让习作教学贴近生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然而,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学生出现惧怕作文,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现象。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生活,缺乏习作的素材。学生没有学会观察生活,看不到精彩的习作素材,再加上许多学生还没有养成看课外书的习惯,不注意进行阅读和背诵,词汇积累少,没有资源库。因而写出的文章往往苍白无力。作为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习作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要更新习作教学理念,要真正地认识到,习作是生活的需要,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作文是回忆生活。切不可漠视学生的生活,随意安排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习作任务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观察,进行生活积累。有了对生活的积累,学生对作文就有了兴趣,有了热情。在此基础上适当作方法的点拨,就能写出好文章。[1]

二、关注日常,让学生学会观察积累

多姿多彩的生活是每个小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日常生活,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积累。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比如:春天到了,我引导学生留心校园、田野的一草一木;夏天到了,我利用假日带领学生拥抱自然,感受夏天的丰富多彩;秋天,组织学生到田野里去观看农民伯伯收割的场景,让他们分享丰收的喜悦;冬天,让学生置身于粉妆玉砌的世界,尽情享受童年的欢乐……并要求学生及时将心中的所思所想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长期的积累,学生的脑中装满了生活中的小故事,积累了大量的习作素材。有了丰富的资源库,学生的习作才有可能妙笔生花,所以,教师应抓住有利契机,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学会观察。

三、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生活体验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让小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因此,我将习作指导融入到学生喜爱的活动中,积极引领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丰富自己的见闻,激发孩子们的写作欲望。例如在指导写《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时,我安排了一个“扎水袋”的游戏。我事先准备了一个白色塑料袋,里面装满水,我一手捏着水袋,另一只手拿着铅笔。具体的做法就是将水袋放到学生的头上,用铅笔扎漏水袋,让学生亲自体验。这样的游戏活动对学生而言是新奇的,学生既有想游戏的兴奋,又有被浇成落汤鸡的忧虑,学生的好奇心被点燃。几个胆子大的同学到前面来挑战,我依次将水袋放到他们的头上,然后用铅笔扎水袋,直到扎漏,引导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前面同学的表情,老师的动作等。游戏活动从开始到结束,孩子们都被吸引着,参与的热情极高,唏嘘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的体验是真实的,孩子们的内心是有真情实感的,“要我写”变成了“我要写”。[2]

四、注重引导,让学生学会遣词造句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经驗为学生写出好的习作提供了可能,但仅有生活体验和经验,不懂写作技巧,不会遣词造句,写出的文章也不会吸引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是看秋天的落叶,文笔好的孩子会把落叶想象成蝴蝶飞舞,会想象成小朋友在打滚……会写出落叶的动态美,而拙于言辞的孩子所呈现的就只能是静态版的落叶。所以,引领孩子观察生活,经历体验只是作文生活化的起点,要架起生活与习作的桥梁,还需要教师去潜心指导,让学生学会遣词造句,学会表达技巧,这样,习作与生活的桥梁才能坚不可摧。比如在上述片段中提到的《扎水袋》游戏,如果只是做了这个游戏,就让孩子们动笔,孩子们内心的感受未必能用手中的笔淋漓尽致地表达,恐怕会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所以在这节作文指导课上,我特别注重教给学生细节描写的方法,即:写出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学生觉得很难。所以,在游戏活动之前,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如何细致观察,如何去写人物的细节。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向学生出示人的七种情绪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每幅图片,让学生猜测: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绪?孩子们回答后,我再追问:从哪个细节看出这样的情绪?就这样把孩子的目光引向细节之处,孩子也明白观察要注重细节。那么,怎么用恰当的词句表现这些细节才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当学生说从眼睛能看出惊恐,我会引导:眼睛怎么了?孩子会说,眼睛瞪得很大。这样的表述很直白,你能用一个成语说出来吗(目瞪口呆、瞠目结舌)?诸如此类的指导,才更有效,写出人物的表情才不是一句空话。另外,在游戏实践活动中,我是边和孩子做游戏,边引导孩子观察边让孩子做词句记录,也就是边做边看边记录。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各种细节孩子们做了详实的记录,虽然有些凌乱,但为后续写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结语

总之,小学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愿与同行们一起潜心研究,努力实践,真正架起习作与生活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张永刚.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2,(05).

[2]高淑昌.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生活化浅谈[J].考试周刊,2013,(50).

猜你喜欢

习作生活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