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科院校预防医学生在专业实验操作课中的参与度调查
2018-10-26徐瑫李薇秦华
徐瑫,李薇,秦华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大量需求,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复合型医学生的过程中正面临着巨大挑战[1]。预防医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重视应用且实践性强,因此借助实验操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验过程中,理论教学得以延伸与补充,使学生对预防医学基本原理、方法有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得以锻炼与提升[2]。本项目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通过对预防医学生在实践操作课中参与度的调查分析,反映实验操作课的学习现状,并进一步了解影响其参与度的主要因素,为教学管理部门在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操作课的教学质量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从专业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过渡。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西医科大学已参与和正在参与专业实验课的2012级、2013级300名本科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为93.3%。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调查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搜集问题:通过对部分同学进行访谈,寻找出焦点问题。②设计问卷:设计问卷内容,从学生在实验操作课上的情感参与(重视程度、兴趣程度)、行为参与(到课情况、课前准备、设计操作过程、问题讨论、报告提交、与同学协作、向老师请教等)、认知参与(开放实验室必要性、课堂开展形式、实验室基础设施等)3个层面展开,设计好的问卷经专家审阅并做完善。③预调查:选取30名2013级预防医学本科生做预试验,根据发现的问题修改问卷。④正式调查: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进行匿名调查。⑤问卷评价:完成初次调查2周后在同一人群中选取32名进行第二次调查,得到情感参与、行为参与、认知参与的Kappa系数分别为:0.78、0.76、0.69,说明问卷的重测信度较好。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865、0.826、0.830,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8,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1.3 统计学方法 通过EpiData 3.1数据管理软件导入、校正和查错,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用频数和构成比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用有序分类资料的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情况 本调查选取2012级学生117名(41.8%),其中男生40名(52.6%),女生77名(37.7%);2013级学生163名(58.2%),其中男生36名(47.4%),女生127名(62.3%)。
2.2 预防医学生在实验操作课的学习现状
2.2.1 情感参与 91.8%的学生表示对实验操作课非常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且有91.1%的学生反映对实验课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见表1。
表1 预防医学生在专业实验操作课上情感参与情况
2.2.2 行为参与 在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课中的一系列行为中,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所占比例最高的是能认真、按时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占95.4%。其次为按时到课,不迟到早退、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积极参与实验,讨论实验结果,分别占93.2%、92.5%、91.5%。在自主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步骤方面,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所占比例最低,为49.7%。能独立完成课前预习的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比重为52.5%。有56.8%的学生表示在实验过程中能发现并提出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见表2。
表2 预防医学生在专业实验操作课上行为参与情况
2.2.3 认知参与 调查显示63.9%的学生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现有实验室基础设施能满足要求。认为有必要开放实验室这一问题中,表示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的学生占87.5%。同样有87.5%的学生非常或比较愿意参加课外实验操作的探究小组,见表3。
表3 预防医学生在专业实验操作看上认知参与情况
2.3 学生性别对实验操作课参与度影响 89.4%和94.6%的男生和女生对于按时到课,不迟到、早退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秩和检验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的到课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7,P=0.001)[3]。69.7%和46.0%的男生和女生对于独立完成课前预习工作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而30.2%和53.9%的男生和女生对于课前预习不太符合或不符合,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02,P<0.001)。88.2%和87.3%的男生在对待有必要开放实验室这一问题时表示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而11.8%和12.7%的男生和女生表示不太赞同或不赞同,男生和女生对开放实验室的态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0,P=0.028)。除上述外,男生和女生在参与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能自主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步骤(Z=-3.723,P<0.001);会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反思,若不成功会做出合理改进(Z=-2.222,P=0.026);能认真、按时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Z=-4.084,P<0.001)等,见表4。
2.4 其他因素对实验操作课参与度的影响
2.4.1 课堂开展形式的调查资料显示:课堂上老师用实验室现有器材做模拟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实验课的参与度,其比例占61.79%,而有20.00%的同学则倾向于用多媒体展示模拟实验,见图1。
图1 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验课参与度的课堂开展方式
2.4.2 由图2可知,最能激发实验操作课兴趣的因素是:老师讲课生动有趣,实验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和学校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多鼓励并举办相关知识竞赛,分别占42.9%和29.6%。19.3%的同学认为实验内容新奇有趣可以激发对实验操作的兴趣。另外,其他因素(如老师的个人魅力)也对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有一定影响。
图2 激发学生在实验操作课兴趣的因素
表4 预防医学中男生和女生在专业实验操作课上参与度的分布差异[n(%)]
3 讨论
3.1 通过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预防医学生对实验操作课的兴趣程度和重视程度比较高,说明学生对实验操作课之于预防医学专业的重要性已有一定的认识[4]。但在行为参与情况上,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完成相关操作的能力相对较低,其可能与学生一直以来习惯于接受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有关,主观能动性偏低。其次,学生在课前预习的人数偏少,说明学生的学习尚处于被动状态,自主学习能力亟待提高[5]。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善于发现和提出有探究性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认为其一方面受限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阅历,另一方面也可能源于老师的教学方式[6]。因此,教师在实验操作中应更多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而不是使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7]。认知参与上,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开放实验室,愿意参加课外实验操作的探究小组,这些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获取更多动手操作机会的诉求,学校可以鉴此采取一系列措施,让学生实验不再受学时约束,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创新性实验,进而提高实验操作课的教学质量[8]。
实验操作课上,男生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比女生好:独立完成课前预习工作、能自主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步骤、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若不成功会做出改进[9-10]。而女生在按时到课、认真完成实验报告书写、实验后和小组其他成员分享交流经验方面表现较男生突出。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①男女生的性格、思维差异。男生相比较而言,更热衷于探索一些未知领域,好奇心和创新能力较强,由此而激发的实验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动力更足。而女生则平时习惯于按部就班,倾向于做一些程序性的工作[11]。②长期以来传统思想的固化,使得男生和女生不自主地表现出以上行为,从而进一步促长了该趋势的形成[12]。
3.2 建议
3.2.1 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每次实验课前,老师可针对性地根据本节内容列出提纲,主要涉及实验要求、注意事项、问题思考等条目。学生参照提纲,结合实习手册,按时完成预习任务,对于其中的疑惑认真查询相关资料并做好笔记,若经查阅尚未解决,可提交相应问题反馈单,之后老师在课堂上对于普遍问题给出集中讲解。
3.2.2 合理分组,发挥小组学习优势 小组合作式学习是当今极为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要想明显观察到其效果,首先即需要科学合理分组。应保证小组内每位成员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各个学生重点负责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部分,这样可以使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依照之前所发现的男女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的差异,分组时应考虑到组内男女比例,也可推选一名同学任组长,确保实验有序完成。
3.2.3 定时开放实验室 在实验课中,一部分学生可能对某些重要操作未完全掌握或拥有一些创新性的想法而有待借助实验加以验证,此时,通过定时开放实验室来为学生提供进一步探索学习的机会显得尤为紧迫。学生可按照自身意愿和需求向学校递交相应申请书,学院结合现有实验设施条件和学生能力,给予筛选和审核。正式实验时,学生在实验老师的指引下,独立完成溶液配置、仪器调试、实验操作、结果分析和报告书写全过程。
3.2.4 鼓励开展实验技能竞赛活动 深厚的实验技能底蕴是提高实验课参与度的前提,实验竞赛可从基础技能知识抢答、小组计时操作、团队实验结果展示三方面展开,以答案的准确性、用时的科学性、数据结果的精确性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累计积分,对于得分较高的小组,发放奖品以资鼓励。这对激发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加强对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有极大帮助。
3.2.5 优化课堂开展形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选择部分实验课题,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摆脱过去老师在讲台上一味地按照实习讲义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等的方法,转化为学生对实验的某一部分谈自己的理解,老师加以补充点拨。其次,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具体实例加深学生对实验技术方法的认识,让学生对当今的前沿技术有进一步扩展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