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选择与疗效分析
2018-10-26范贵海熊华美郑涛
范贵海,熊华美,郑涛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1100)
下颈椎骨折脱位临床发生率较高,且患者常伴随出现脊髓损伤状况,对患者脊髓神经功能造成极大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早恢复患者颈椎解剖状况,并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是当前临床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主要原则。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主要方式,且临床使用的术式类型较多,涉及植骨、内固定等,但临床对于患者手术入路方式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1]。为此,本科室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6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了前入路手术和后入路手术治疗。现将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本科室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6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按随机数表分组:前入路组(n=30)、后入路组(n=30)。前入路组患者中含有男19例,女11例;患者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7.8±11.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5例,高处坠落伤9例,打击伤6例;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4例,B级10例,C级9例,D级7例;后入路组患者中含有男20例,女10例;患者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7.9±11.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4例,高处坠落伤10例,打击伤6例;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5例,B级10例,C级8例,D级7例。前入路组与后入路组患者临床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研究标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内容。
纳入标准:实施颈椎影像学检查,并参照美国脊柱损伤协会相关标准确诊为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脊髓神经损伤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2]。排除标准:原发性颈椎疾病患者、其他骨科疾病患者;手术治疗禁忌患者;存在严重系统性疾病患者;手术治疗配合度不高患者。
1.2 方法 前入路组实施前入路手术,常规消毒铺巾,取仰卧位,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对单一节段损伤患者在颈中线至胸锁乳突肌部位外侧行横切口,对多节段损伤患者行胸锁乳突肌前部纵切口,将皮下组织、颈阔肌、胸锁乳突肌分离,直至患者前筋膜,充分暴露受损椎体,C臂机辅助定位下将椎间盘及周边组织切除,用磨钻、咬骨钳辅助将受损椎体至硬膜隆起部位去除。使用撑开器辅助实施脱位复位处理,减压处理,取自体三面皮质骨髂骨植骨,用塑性钢板固定椎体,满意后留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后入路组实施后入路手术,常规消毒铺巾,取俯卧位,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在损伤节段正中行切口,直至棘突尖端,充分暴露患者玻璃椎旁肌肉骨膜,分离至关节突外侧,暴露关节突、损伤椎板。用对棘突牵引复位处理,将椎管内碎骨、积液、韧带清除,减压处理。侧块中间2 mm位置行30°置入螺钉,使螺钉平行于上关节突关节面,使用塑性连接棒连接,C臂机辅助下实施钢板固定。取自体三面皮质骨髂骨植骨,放松牵引,满意后留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①对比不同术式下患者手术状况及术后恢复状况。②随访12个月,对比不同术式下患者植骨融合状况。以植骨间隙无梁小骨填充表示不融合[3]。③随访12个月,对比不同术式下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状况。使用日本骨科学会颈髓功能评分评价,总分0~29分,以改善率评价疗效,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术前评分×100.0%,改善率≥75%表示优,改善率50%~74%表示良,改善率25%~49%表示中,改善率<25%表示差[4]。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术式下患者手术状况及术后恢复状况分析 前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较后入路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1。
2.2 不同术式下患者植骨融合状况分析 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均植骨融合,且前入路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12.1±2.5)周较后入路组(16.4±2.3)周明显降低(t=6.933,P=0.000)。
表1 不同术式下患者手术状况及术后恢复状况分析(x±s,n=30)
2.3 不同术式下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状况 前入路组患者术后12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后入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不同术式下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状况[n(%)]
3 讨论
颈椎骨折脱位是指颈椎椎体骨折与椎节脱位同时发生的颈椎病变,患者病情严重,且常合并存在脊髓神经损伤,病残率高。因此,及早恢复颈椎解剖结构,减轻脱位颈椎对脊髓神经的压迫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早恢复是临床治疗该病的重点[5]。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后脊髓神经恢复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刘勇等[6]人的研究中末次随访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患者脊髓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实施前入路手术和后入路手术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在患者手术方面,前入路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植骨融入时间较后入路组明显降低。分析原因是:①实施前入路手术时操作简单,可快速清理病灶部位,减轻手术创伤及手术时间,便于患者术后恢复;②实施前入路可对椎体后缘压力及突入椎管、椎间盘压力进行清除,减压处理效果更优,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③前入路手术对体位调整少,可降低患者二次损伤,更利于患者颈椎稳定性重建,便于患者术后及早实施康复训练,便于患者术后早日恢复,促进植骨及早融合[7-9]。此外,本研究尚未了解两种入路方式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骨折复位效果的差异性。且临床相关报道提出后入路手术生物力学优势更高,适应证更广[10]。但本研究尚未纳入骨质疏松、椎管狭窄等其他骨科疾病病例,未来需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深入了解两种术式的优势。
综上所述,下颈椎骨折脱位实施前入路手术可达到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便于患者及早恢复,运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