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CD74水平变化及意义

2018-10-26赵大国徐华郭强金钧凌春华

山东医药 2018年37期
关键词:病情综合征因子

赵大国,徐华,郭强,金钧,凌春华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苏州21500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以进行性呼吸窘迫所致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点的急性呼吸衰竭,具有发病快、进展迅速的特点,如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不断进展会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1]。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原发性致伤原因、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及影像学检查等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诊断,然而上述方式均缺乏特异性,存在一定的局限[2]。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通过介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炎症细胞聚集、释放,从而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而CD74属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主要膜受体,且存在可溶性形式[3]。这提示可溶性CD74(sCD74)可能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sCD74水平变化,为临床诊断、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3例作为观察组,诊断标准[4]:急性起病,以呼吸窘迫为主要表现;存在低血压症;胸部X线检查显示双肺浸润阴影;氧合指数<300 mmHg;具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纳入标准: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周岁;入院前未接受任何治疗;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48 h;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由脓毒症、肺炎、胰腺炎及输血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严重感染性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治疗依从性较差;存在交流沟通障碍或精神疾病。观察组男61例、女32例,年龄20~72(51.32±10.32)岁;根据氧合指数[5]将患者分为轻度组20例(200 mmHg<氧合指数≤300 mmHg),中度组42例(100 mmHg≤氧合指数≤200 mmHg),重度组31例(氧合指数<100 mmHg)。同期选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2~70(51.07±10.27)岁。各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两组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血清sCD74、白细胞介素6(IL-6)、IL-10、IL-13检测 采集各组空腹静脉血10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保存于-80 ℃冰箱中待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CD740、IL-6、IL-10、IL-13。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sCD74、IL-6、IL-10、IL-13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sCD740、IL-6、IL-10、IL-1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sCD74、IL-6、IL-10、IL-13水平比较

2.2 轻、中、重度组血清sCD74、IL-6、IL-10、IL-13水平比较 轻、中、重度组血清sCD74、IL-6、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趋势检验结果显示血清sCD74、IL-6、IL-10、IL-13水平均随病情由轻到重呈现线性增加趋势(P均<0.05)。见表2。

表2 轻、中、重度组血清sCD74、IL-6、IL-10、IL-13水平比较

2.3 观察组血清sCD74水平与IL-6、IL-10、IL-13的相关性 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sCD74水平与IL-6、IL-10、IL-13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43、0.618、0.604,P均<0.05)。

2.4 血清sCD74、IL-6、IL-10、IL-13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绘制ROC曲线,血清sCD74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AUC最大,均高于其他指标(P均<0.05)。建立4指标联合诊断模型,若患者的sCD74水平为阳性(≥阈值)或其他3指标同时为阳性(≥阈值),则做阳性诊断;若有3或4个指标同时为阴性(<阈值)则诊断为阴性;其他情况则进行复测,优先复测sCD74指标。且血清sCD74、IL-6、IL-10、IL-13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AUC亦高于上述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均<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对该病患者进行早期有效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内高表达,其可作为该病的诊断及预后预测的指标之一[6]。CD74可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结合,从而诱导炎症因子释放,参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损伤过程,提示CD74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密切相关[7]。IL-6是由单核巨噬细胞、上皮细胞、肿瘤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淋巴细胞等产生的炎症因子,在免疫反应的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8]。IL-10则由单核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分泌,主要通过T细胞发挥负向调节作用。IL-13由活化的Th2细胞分泌,在免疫球蛋白E(IgE)所介导的变态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具有抑制炎症发生的作用。

表3 血清sCD74、IL-6、IL-10、IL-13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血清sCD74、IL-6、IL-10、IL-1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sCD74、IL-6、IL-10、IL-13高表达。临床可通过检测上述指标有效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究其原因,主要与上述指标在机体中的作用机制有关[9,10]。CD74属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高亲和力受体,且有研究发现,当机体发生肺损伤时,肺巨噬细胞膜上的CD74蛋白高表达,并通过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结合,有效激活巨噬细胞内p42/p44MAPK信号通路,进一步释放细胞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与角质形成细胞来源趋化因子,从而趋化中性粒细胞至肺内聚集,最终加重肺内炎症反应。同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会促使机体由正常状态转变为炎性状态,从而促使促炎因子大量合成、释放,导致细胞因子处于瀑布样激活状态,进一步使得IL-6、IL-10、IL-13水平升高。此外,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sCD74、IL-6、IL-10、IL-13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经趋势分析发现升高趋势也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随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情的不断加重,上述各项指标水平逐渐升高。而导致此种变化趋势的原因主要在于患者病情进展激活了机体中的免疫炎症反应信号通路,进而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作用机制调节了机体中上述指标的表达[11,12]。因此在临床中可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指导。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显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sCD74水平与IL-6、IL-10、IL-13均呈正相关关系,且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这提示联合检测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辅助诊断及病情评估,从而更加全面地明确患者的病情[13]。

本研究存在样本量不足的缺陷,可能导致研究结果有一定程度的偏倚。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尝试增加样本量,以获取更为准确、可靠的数据。

猜你喜欢

病情综合征因子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Chandler综合征1例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考前综合征
影响因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