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应用分时段舒适护理措施对躁狂患者保护性约束的影响
2018-10-26黄秀铨钟夏霞杜桂红
黄秀铨,钟夏霞,杜桂红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5)
躁狂主要是由于神经功能紊乱、脑组织损伤、自控力丧失等因素引起的,该类患者常出现非计划拔管甚至自伤致残的情况,因此临床常采用保护性约束措施[1-2]。不过长时间约束容易引起末梢血运不良、皮肤受损等情况,如何有效改善该类情况意义重大[3-4]。本研究分析使用分时段舒适护理措施对神经外科躁狂患者保护性约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于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选择我院神经外科行保护性约束的躁狂患者160例,经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观察组中男59例,女21例;年龄16~68岁,平均(46.4±5.2)岁。对照组中男61例,女19例;年龄 17~70岁,平均(45.9±4.8)岁。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需要行保护性约束;(2)知情同意;(3)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皮肤病;(2)出血倾向;(3)保护性约束前约束部位已有破损。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约束护理:(1)保护性约束环境舒适,隐私性好,通风、采光良好,定期消毒约束器;(2)予以患者心理疏导,关怀鼓励患者,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告知患者约束的目的与重要性;(3)做好生理性护理措施,包括患者大小便护理、压疮预防、饮食护理、保暖等;(4)加强巡察,根据患者精神状态调整约束带的松紧与根数;(5)解除约束后指导患者行为控制。
观察组在常规约束护理基础上予以分时段舒适护理:(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性确定保护性约束时间,将短暂约束、阶段约束及持续约束等方式灵活运用,提高患者舒适度,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可予以患者手套式或腕带式保护性约束,避免人力空缺发生意外;(2)患者午休时可给予患者手套式或腕带式保护性约束2小时,保证患者舒适睡眠;(3)夜间睡觉时可予以手套式或腕带式保护性约束8小时;(4)其余时间根据患者情况由护理人员或其家属看护,不予以保护性约束。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约束效果,包括末梢血运不良、皮肤完整性差、约束带挣脱及坠床。(2)观察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包括头部引流管、动静脉导管、吸氧管、鼻饲管、导尿管。(3)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包括护理态度、护理专业度、护士责任心等项目,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约束效果对比
观察组皮肤完整性差、约束带挣脱、末梢血运不良的发生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约束效果对比[n(%)]
2.2 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率对比
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率对比[n(%)]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躁狂在神经外科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大脑网状上行系统受损,运动中枢不能对自主行为进行有效控制而引起的,躁狂表现会增加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进而影响后续治疗,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临床为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降低患者意外拔管、意外伤害等风险,会对患者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5-7]。
在保护性约束下,持续无自由状态会加重患者焦虑、躁动情绪,同时长时间约束也会勒伤患者局部皮肤,甚至对血液循环造成影响,导致发生局部皮肤破溃、水肿等并发症[8-9]。常规护理下无法有效改善上述情况,且常规护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护理需求,现代护理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要关注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尊重患者人格尊严[10-11]。舒适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其充分考虑患者生理及心理需求,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将之应用于躁狂患者保护性约束中,并分时段进行,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不影响患者治疗[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皮肤完整性差、约束带挣脱、末梢血运不良的发生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分时段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增强约束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率也比对照组低(P<0.05),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说明分时段舒适护理还可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有效治疗,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临床对行保护性约束的躁狂患者实施分时段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皮肤完整性,使末梢血运改善,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