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集产业 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全覆盖

2018-10-26文丨徐安李娟杨群英罗志平吴英权

江西农业 2018年18期
关键词:抚州市农业产业贫困村

文丨徐安 李娟 杨群英 罗志平 吴英权

抚州市把农业产业扶贫作为优化农业供给结构、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调动力量务实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全覆盖。

产业扶贫新成效

脱贫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2013-2017年抚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实际增长16.52%,从抚州市的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广昌县和乐安县来看,其中,国贫县乐安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3年的1.83倍,广昌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3年1.86倍。到2017年底,抚州市贫困村由2013年底的223个减少到68个,贫困人口由23.8万人减少到4.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6%下降到1.3%,农业产业扶贫起到了坚实的脱贫支撑作用。

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增加。各县(区)依托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初步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优势特色产业。据农业统计,抚州市油茶、水果、茶叶、蔬菜、中药村、菊花等种植业面积达208.1万亩,贫困户直接参与面积达17.87万亩,覆盖贫困村218个,带动贫困户5.0852万户次,带动贫困人口14.4384万人次。生猪、牛、家禽、水产、养蜂等养殖业覆盖贫困村210个,带动贫困户1.9457万户次,带动贫困人口5.5316万人次。

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支持贫困县贫困村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批扶贫“龙头”成长壮大、落地生根,成为带动脱贫的“火车头”。截至目前,抚州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5家,同比增10.3%;农民专业合作社7670户,同比增8.69%;家庭农场1192个,同比增14.7%;种粮大户7800户,同比增6.8%;新型经营主体直接带动贫困人员覆盖度达到50.3%。

聚力提升抓重点

聚集“形成合力”,重点“四个加强”。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局党委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任组长,主要负责抓好扶贫攻坚重大问题研究和难点问题协调,确保精准扶贫、产业脱贫取得成效。设立专职扶贫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承担扶贫攻坚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加强“连心”小分队建设。注重平时考核和实效考核,经常性听取小分队所驻村的乡、村干部、群众作出的实绩评价,实地察看驻村后工作实效,对存在能力不强,素质不高,不能胜任驻村工作的干部及时召回,重新选派能够胜任扶贫工作的干部驻村;“连心”小分队分管领导要每月对东乡区珀玕乡北庄村、莲塘村的扶贫工作进行明察暗访,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明确整改时间;小分队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帮扶经验,并从实际出发,创新帮扶模式和方法,助推贫困户早日脱贫。如东乡县东乡区珀玕乡北庄村培育了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台湾鳗鳅水产养殖、七天果辰水果种植、光伏发电、菌菇大棚种植等五个扶贫产业。2017年,每个贫困户从鳗鳅水产养殖产业中分红4800元,从七天果辰水果产业中分红3500元,从光伏发电产业中分红1380元,每年仅农业产业分红接近万元;局主要领导每月至少去一次驻村点,局分管领导每月至少去两次驻村点,给驻村干部带去组织上的关心。建立“连心”小分队帮扶工作实绩档案,对在帮扶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党员干部,优先推荐评优晋级,优先推荐提拔使用。三是加强项目资金向贫困县贫困村倾斜。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对贫困地区资金安排的要求,支持各地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帮助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在有关农业项目和专项资金安排上,优先向贫困县、原中央苏区等地区倾斜。指导各县(区)农业部门积极发挥部门职责,把握发展重点和关键环节,谋划扶持产业发展的项目和措施,加大扶贫产业发展支持力度。2018年3310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重点向贫困县倾斜,国家级贫困县乐安县和广昌县分别得到730万元、630万元农业结构调整项目资金,市农业局对项目进展情况实行每月一调度、两月一通报、一季度一督查,加快扶贫项目验收,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扶贫项目效益。四是加强督查考核。市农业局在年初下发了《抚州市农业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抚农发〔2018〕18号),共梳理各县区农业扶贫领域存在问题共28条,对存在的问题实行销号制管理,目前已完成整改26条,对未完成整改的县区进行了督办。

聚焦“谁来帮扶”,采取“四轮驱动”。通过各种方式,采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四条腿”方式,探索订单帮扶、股份合作、生产托管等龙头带贫模式,吸纳贫困户加入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发展,实现村村有脱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一是龙头企业带动。鼓励引导各地探索推广订单帮扶、股份合作、生产托管等龙头带贫模式,让广大贫困群众分享更多产业发展红利。目前,抚州市有15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村125个,带动贫困户7672户,带动贫困人口20124人。南城县广明集团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种植道地中药材、中药材林和林下套种药材10万亩,目前已完成4万余亩,当地贫困户通过在中药材基地务工、以土地租用入股等形式,在当地年收入近2万元,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的同时,还将中药材种植、加工、管理等相关技术传授给农民,让脱贫的内生动力不断加强。二是合作社带动。抚州市有2946家农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村219个,带动贫困户40791户,带动贫困人口115707人。崇仁县返乡创业的聂国军成立崇仁县灵峰种植专业合作社,入社村民社员107人,带动农户200多户,种植面积目前已扩大到2200亩,产品走出国门,远销日韩,所有种植户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有57户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扶持后年收入10万元以上。三是家庭农场带动。抚州市有396家家庭农场带动贫困村106个,带动贫困户2253户,带动贫困人口6858人。黎川县潭溪乡幸福村贫困户郭建平用扶贫资金入股该村的丰和家庭农场,除了年终有入股资金的分红,还在农场务工,年收入将近1.4万元。四是种养大户带动。抚州市有2542个种养大户带动贫困村190个,带动贫困户5424户,带动贫困人口13366人。崇仁县许坊乡谙源村通过重点打造绿色生态麻鸡养殖和绿色生态水稻种植等主导产业,贫困户的经济收入大幅增长。农民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4800元增长到2017年的7500元,每年增长超过10%。

聚焦“怎么帮扶”,推进“四个结合”。一是推进与“两特一游”产业相结合。把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统一推进路径、责任分工,确保有条不紊推进。二是推进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2017年,抚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覆盖65个乡镇、65个贫困村、2436户贫困户,建设了47463.10亩高标准农田。2018年,抚州市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与贫困村农业产业扶贫相结合,预计覆盖53个乡镇,67个贫困村,5496户贫困户,64217.27亩高标准农田。三是推进与产业化联合体相结合。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先后组建了蔬菜、特种水产、绿色大米、中药材、特色水果(南丰蜜桔)、资溪白茶、崇仁麻鸡、广昌白莲等十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全面升级,应用市场手段,吸纳了300多家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加盟,为抚州市农业产业化注入了强劲动力。如抚州特色水产产业化联合体以江西添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牵头,吸纳70%的龟鳖养殖户加盟,运行二个月来,以规模经营为依托,经过市场博击,龟鳖种蛋价格由2017年的1.3元/个增长到2.6元/个,逐步拥有了龟鳖种蛋定价权,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龟鳖种蛋交易中心。四是推进与品牌农业相结合。坚持“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以“三品一标”为抓手,推进国贫县、贫困村培育农业品牌。上半年,广昌县、乐安县分别申报了6个、5个绿色食品,乐安县、黎川县被授予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抚州麻姑绿色大米获得省级重点区域公共品牌。

聚焦“产业选择”,突出 “四个方面”。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脱贫的主要依托。一是突出特色选产业。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适合什么就发展什么,向特色要竞争力、要生产力。如广昌县选择茶树菇产业、崇仁县选择了麻鸡产业、南丰县选择了甲鱼产业等。二是突出市场选产业。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变化,扩大中高端供给,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如乐安县选择引进有技术、有理念、有市场、有管理能力的山东寿光绿巨人公司,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出口俄罗斯和东南亚。三是突出绿色选产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行绿色扶贫生产方式,坚决不选破坏资源和环境的产业,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四是突出融合选产业。加快推进精深加工,大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群众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聚焦“主动脱贫”,强化“四个引领”。一是做好精神引领。按照“扶贫先扶志、富口袋先富脑袋”的工作思路, 7月份,抚州市农业系统抽调农业业务骨干80余人分成11个组深入各县(区)开展农业大讲堂下基层宣讲活动,采取贴近基层、贴近乡村、贴近农业、贴近农民的方式,对抚州市223个贫困村进行了“点单式”、“现场式”政策宣讲和农业技术指导。通过开展农业大讲堂下基层宣讲活动,共发放强农惠农政策资料5000余册,对6000余人次基层干部、农民开展了宣讲,让他们更加了解党的相关政策,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拓宽了他们的思路,明确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坚定了他们走乡村振兴发展的信念,增强了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的决心。二是做好典型引领。印发了柑橘、蔬菜、茶叶、草食畜、家禽、水产、休闲农业等7类20个可复制、可推广、接地气、服水土的产业扶贫范例,产业不同、模式各异,却都将靶心牢牢地指向一个目标——最大程度地带动贫困群众通过产业脱贫致富。三是做好培训引领。面向贫困户举办17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累计为贫困人口提供新型职业农民等技能培训7273人,遴选1700名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学习交流,引导他们投身产业、带富乡邻。四是突出市场引领。组织广昌县5家企业、乐安县4家企业参加农业部6月25-2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批扶贫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去年12月江西“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上海展销会上,广昌县扶贫龙头企业江西利财食用菌公司实现一个1.5米的摊位三天销售茶树菇14万的好成绩。

产业扶贫待提升

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一是有特色无规模。目前,大部分县区基本都有地理标识产品,也有好的特色产业项目,但从总体上看,特色生态文章没有做足。既有由于深加工等产业链不长,部分产业只有初级产品出售。二是有规模无标准。部分产业扶贫基地农产品生产经营起点低,既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又没有突出绿色生态等产品质量特色,更没有形成统一质量标准的品牌销售,导致产品商品率低、货架期短,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弱、效益不高,与产品本身独特的质量和品质相比,存在较大落差。

产业利益可持续性不强。一是自主发展式贫困户风险防范能力不强。既要防范自然风险,又要防范市场风险。二是主体带动式部分龙头实力较弱。相当一部分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是近年组建,自身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一旦遭遇市场波动,其与贫困户之间的联结就有可能断裂。三是资产收益式贫困户和经营主体利益联结不紧。资产收益式的贫困户在短期内(3-5年)能够稳定地增收实现脱贫,但是大部分入股分红协议仅持续到2020年,2020年以后如何分红并没有在协议中明确规范。

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不协调。

一是前后不协调。项目推进重前期落地,轻后期跟踪。对项目的投资促成落地,从企业到政府均重视有加,但对项目落成后的后期发展缺乏跟踪,导致部分产业扶贫项目只是刻意为进入扶贫的“政策笼子”而设计。二是区域不协调。由于各地的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的不同,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成效存在明显差异。有的地方产业规划科学,管理精细,项目进展快,群众的参与度高,贫困户增收明显;而有的个别地方产业规划科学性不强,管理粗放,贫困户参与度不高,质量效益差。三是上下不协调。产业扶贫涉及面广,牵扯部门众多,少数地方个别部门推进过程中缺乏抓手,上下联动的合力没有发挥。

全面结合助振兴

进一步理清思路,选准产业扶贫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贫困地区调研时强调,“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将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重点培育贫困群众参与度高的有事特色产业,推动有事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将农业产业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不断提升扶贫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效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水平。

进一步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选好农业扶贫产业领头雁。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将重点发现、培育、认定和使用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打造“扶强带弱”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全面掌握在农村里有一定文化、一技之长的“能人”,通过“能人”影响、引导、组织和带领更多群众,参与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树立增收致富的示范和榜样,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把“扶贫先扶志”落到实处。

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扶贫与农业重点工作相结合,引领乡村振兴。一是继续推进“两特一游”产业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产业扶贫相结合。二是着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与产业扶贫相结合。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贫困户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三是着力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建立优质蔬菜、家畜禽等农产品供应基地,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园、农事体验园、采摘垂钓园,开发当地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的生产,促使当地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环节获利增收。四是着力推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要积极吸收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引导贫困户的土地、林地等资源性资产入股合作社,增加贫困户的财产性收入。要引导合作社的用工需求优先选用贫困户,实现贫困户就地就业,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要发展家庭农场+贫困户新形式,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参与劳动获得一部分收入的同时,学习经营能力,提升自身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

抚州市农业产业贫困村
尧曦燕作品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鼓浪屿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