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高效节本关键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2018-10-26曾友才
曾友才
(蓝山县农业委员会祠堂圩镇农技站,湖南 蓝山 42580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种植行业逐渐摆脱传统耕种方式,进入全程机械化时代,并且先进种植技术的引进,为种植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推动了我国种植业的发展[1]。但是,在新形势下,湖南省永州市种植业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并未迎来又一次发展,甘蔗行业进入低迷发展阶段,甘蔗种植面积逐年下滑。并且甘蔗多为散卖,而且甘蔗种植仍处于传统生产状态,人工操作为主,劳动力成本较高,因而甘蔗种植效益低下。而甘蔗高效节本栽培技术的出现,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实现了甘蔗种植的高效节本,提高了甘蔗综合生产效益,使甘蔗种植面积再次得到增加,推动了甘蔗种植业的发展壮大。
1 试验方法
1.1 试验地点
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永州市农科所对甘蔗高效节本关键栽培技术展开试验研究。试验甘蔗品种为甜城18号。
1.2 试验设计
选择某贫瘠坡地,通过开垦、平整形成大田形式,并设置2个区域(#1、#2)进行甘蔗种植。
在种植过程中,#1所种植的甘蔗选择高效节本栽培技术。整个种植过程采用机械深耕、深松,重施滤泥,宽行距种植,播种后覆盖地膜,并科学施肥、合理灌溉,保障肥水的充足供给。另外,种植户非常重视对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2所种植甘蔗采用常规栽培技术,耕作方式为机械耕种,行距设置为常规距离,不覆盖地膜,常规施肥,灌溉不及时,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较为重视,但忽视了鼠害的危险性。
该试验采用简单的对比试验,阐述了高效节能关键栽培技术的优势,以期推动新型栽培技术的普及,为各个地区甘蔗种植技术提供参考意见。在试验过程中,#1、#2大田种植面积相等,均为2 000 m2。
2 甘蔗栽培管理措施
在#1、#2种植区,除了品种选择相同之外,其他栽培管理方式不同,此时试验选择了与其栽培技术相配套的栽培管理方法,通过对比展现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
在#1示范区,甘蔗种植之前,施洒滤泥5 t/667 m2,基肥以复合肥为主,用量为100 kg/667 m2;利用机械耕作,土地深耕至少30 cm,通过1次犁地、2次耙地之后完成整地。#1示范区选择宽行种植,行距1.2 m,每667 m2下芽8 000芽。种子播种完毕后,每667 m2施洒6%地富丹4 kg,有效防治地下害虫。然后覆盖地膜;在甘蔗种植后到苗期,利用化学手段除草;7月初,每667 m2施洒尿素25 kg、氯化钾20 kg,并选择适当的中耕机培土;7月下旬,选择10%吡虫啉1 000倍液,有效防治棉蚜虫。并且在4月上旬、7月中旬、10月中旬抽水灌溉,保障水资源供给充足[2]。
在#2对照区,甘蔗种植之前并不施洒滤泥,基肥施洒复合肥100 kg/667 m2,以机械耕作为主,深耕30 cm以上,犁地1次,耙地1次。选择常规行距种植,行距为1.0 m,每667 m2下芽量与#1示范区相同,为8 000芽。种子播种完成后,每667 m2施洒6%地富丹4 kg,有效防治地下害虫、螟蛉虫卵等,不覆盖地膜。在种植之后到苗期,选择化学方式除草。7月初,每667 m2施尿素40 kg,利用小型中耕机培土;7月下旬,施洒10%吡虫啉1 000倍液,有效防治棉蚜虫;4月上旬、10月中旬各灌溉1次,7月不灌溉。在甘蔗生长期间,存在缺水现象,由此可知,甘蔗长势极易弱于#1示范区。
新植蔗于2016年3月26日开始种植,27日种植完毕。2017年2月27日砍收甘蔗,4月6日破垄松兜,4月15日施肥、覆土,7月16日中耕、施肥、培土。宿根蔗于2018年2月8日砍收。
表1 2016—2017年两个示范区的甘蔗农艺性状
表2 两个示范区的生产效益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艺性状
由表1可以看出,2016年新植蔗#1示范区的平均出芽率比#2对照区的平均出芽率高出5.6%,2017年宿根蔗#1示范区的发株率、分蘖率低于#2对照区。2年间,#1示范区甘蔗单茎质量均高于#2对照区。2016年,#1示范区有效茎较#2对照区少256条/667 m2;2017年,#1示范区有效茎多于#2对照区1 308条/667 m2。并且,2年间#1示范区甘蔗产量均高于#2对照区的甘蔗产量。综合来看,示范区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区产量,采用高效节本关键栽培技术获得的甘蔗产量较高。
3.2 最终生产效益
由表2可知,#1示范区年平均效益达2 370.3元/667 m2,#2对照区年平均效益仅为1 539.2元/667 m2,#1示范区年平均增收831.1元/667 m2;与#2对照区相比,#1示范区甘蔗生产成本下降了11.71%。可见,高效节本关键栽培技术带来的收益明显高于常规技术,值得各地区采用。
4 讨论
由上述试验可以看出,相较于常规栽培技术,利用高效节本关键栽培技术,有效降低了成本投入,提高了甘蔗种植经济效益。因此,为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甘蔗种植业的飞速发展,推动新型技术的普及成为关键。并且,在甘蔗种植中利用机械进行深耕松土,有效节约了甘蔗种植的人工成本,延长了甘蔗宿根年限,保障了甘蔗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与人工耕作相比,机械深耕加深了土壤耕作层,增大了土壤保水能力与孔隙度,增强了甘蔗根系对养分与水分的吸收能力[3]。虽然机械耕作方式比传统耕作制度投入更多,但是,整体来讲,机械耕作制度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甘蔗种植整体效益。总之,推动高效节本关键技术的普及,并提高甘蔗种植机械化水平,成为甘蔗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5 结论
由上述试验可知,在甘蔗种植过程中,对于新开垦的贫瘠土地,高效节本关键栽培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效果。其中,2016年#1示范区选择了高效节本关键栽培技术,当年甘蔗产量提高58 kg/667 m2,2017年甘蔗产量提高2 378 kg/667 m2,#1示范区两年平均所获效益增加了831.1元/667 m2。由此可见,配合重施滤泥,加强肥水管理,高效节本栽培技术的应用较常规栽培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因此,在各个地区甘蔗种植中,可选择高效节本栽培技术,并配合适当的栽培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