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边缘看中华

2018-10-25柯运华

西部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王明华夏族群

何为中国人?中国人有何均质性特征?又由何来界定?对于这几个问题,国内外的学者都很难做出一个衡量的尺度。然而,在《华夏边缘》一书中王明珂先生另辟蹊径,从族群边缘来来解答了这些问题,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归纳读此书后的所得与所想。

一、边缘的内涵:族群的新解

关于族群的界定问题,学界对此仍争论不休。关于族群的划分标准,学界存在着客观论与主观论的分歧;就界定的目的,亦有根基论与工具论的争论。

王明珂先生在总结当代社会人类学族群理论的基础上,认为无论是客观论与主观论,或根基论与工具论,都不是完全对立而无法兼容,而事实上各有其便利之处。工具论与根基论都其明显的缺失。当工具论的族群认同的边界开始模糊,根基论的族群认同的根本以及维系的原因没有得到解释时,我们可以由“结构性失忆”与“集体记忆”的观点,来重新思考造成人群凝聚于重组的“亲亲性”的本质。“结构性失忆”这个名词最早是由人类学家埃文思.普里查德提出,而使其广为社会人学界所知的是英国人类学家PH古立佛。古在研究非洲杰族的亲属结构时,观察到他们家族的发展(融合或分裂)多由特别记得一些祖先及忘记另一些祖先来达成,他称为“结构性失忆”。与此相关的便是“集体记忆”。作者认为每种社会结群似乎都在资源竞争下设定边界并排除他人,并在状况改变时,以改变边界来造成群体认同变迁。集体记忆与结构性失忆,不但可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结群——如家庭、家族或民族——的一些基本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理解使得我们重新思考,在历史研究中我们所重建的“过去”的本质如何?它是否也是一种社会记忆?它与其他形式的社会记忆有何不同,我们赖以重建过去的文献与文物,其中所承载的是“史实”还是“记忆”?

最后,作者认为在民族史研究中,除了描述与研究历史上各“民族”的风俗、制度,以及民族间的关系外,最重要的就是民族溯源。这种溯源研究法基本上是构成此“民族”人群的内部客观特征,如体质、语言、文化等。以语言为例,很多的源学者认为民族溯源几乎等于语言溯源。这主要是因为语言学被认为是较为客观的学科,而语言的分类又常与民族分类吻合。但这无法弥补语言学上的民族溯源研究其本身上的不足,因为一个民族对应一种语言并不是世界民族志上的通则,恰恰相反的是同一民族可能说不同的语言,说同一语言的可能是不同的民族。

因此,作者的民族边缘研究中,他所主张的不仅仅是从单一的某方面对族群进行溯源,而是建立在族群的定义上,将族群看作是一个大体不变而在局部会有些许改变的一个圆圈,通过多方面、多领域研究来对族群边缘进行一些划分和溯源。

二、华夏边缘的形成、扩张与变迁:边缘视角下的中国史

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早期的农民毫无疑問是以农业为主要生业。到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畜牧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公元前2000-前1000年全球气候的干冷化,使原始农业开始受到打击,造成了地区人口扩张与资源分配不平均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不同的地区选择了不同的解决方法。中原地区选择通过对外战争以及对内剥削的方式,而青海河湟地区选择由蓄养与人争夺粮食猪转变蓄养与人不争粮食的养来增加粮食,缓解资源矛盾问题。因此,中原开始发展成为中央化、阶级化的世界,河湟地区则开始进入游牧社会。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和西辽河地区则是与河湟地区相似,开始步入游牧社会。北方地区的游牧化,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意识的形成与强化,两者相激相成,终于造成华夏北方边缘的

确立。

而关于边缘内外人群之间的互动问题,作者却再边缘视角下给出了如下解释:首先是在对周族的定义上,以考古学者如邹衡、任周芳等学者认为周族是姬姓族与姜姓族的结合,在对周人族的溯源应当分开进行讨论;而另外的一些学者则认为姜、姬不可分,都是戎族的一支。一个族群想要加强自身的凝聚力,不可避免的就是要形成一个共同的集体记忆,增强族群间的族群意识。在这共同的集体记忆中,有多少记忆事实是史实,我们还需要继续考证。在本书中,从周人与戎的关系和姜、姬、赢、戎间的族群政治的历史记忆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华夏边缘的边缘更加明显,关于族源的认同也更加强烈和主动化。其次,以太伯奔吴的故事揭示当时处于华夏边缘族群是如何保存、寻索、重组与改变集体的族源记忆来强化或者改变族群认同使之成为华夏民族的故事,揭示边缘人群是如何华夏化地并以此达到理解一个族群的形成及其本质与变迁。最后,当汉代末年华夏边缘逐渐明确化、固定化时,汉人是如何在异族意象和自我意象下展开往来互动以维持边缘。

然而,在清中叶以来西力东渐的影响下,近代中国发生了所谓“千古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变局造成的影响就是华夏边缘再造,以及因此产生的新的中国与中华民族。而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此时的中国需要一个实质的国家边界,非一异化的族群边缘。长久处于华夏边缘的人群一直被华夏认为与自身有长久的血统、文化与历史关联,因此他们都被划入中国而包容于一新的“中华民族”之中。

三、“历史”的反思:结论与感悟

作者通过讲述历史语言研究所的使命以及其对边疆的争夺,同时还采用了黎光明、王元辉等学者的实地考察经历、羌族的历史记忆和台湾的族群经验为例来进一步说明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以及发生在边缘并造成此变迁的社会微观

过程。

以前看待历史,我总是觉得书上书写的历史是古人代代相传下来的,是真实的历史。从未考虑我所学习到的历史究竟是否是当时社会的事实?还是后人对其的一种选择性记忆亦或是一种虚构性的记忆?追根究底还是书的读的还不够多。对于这些的界定,习惯性遵从以考古文献或者考古文化特征的标准来追溯历史真相或者史实。更从未像王明珂先生这样从边缘的视角来看待历史,看待华夏族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于这句话亦有了更深的感触。

参考文献:

[1]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浙江人民出版社,[M]. 2013年出版。

[2]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M].2016年出版。

作者简介:柯运华(1992-),男,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2016级研究生。

猜你喜欢

王明华夏族群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中秋国庆喜相逢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华夏回报“双雄”再迎分红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走过318
追问高原
龙门这边(47)
7 Craziest Extreme Sports七大最疯狂的极限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