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数感为出发点提升数学素养

2018-10-25杨清

新课程·上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数感方法

摘 要: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数感居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首位,良好的数感建立能使学生将现实问题与数学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关键词:数感;数学素养;方法

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中,数感位于核心素养之首位,已引起专家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学生数感的建立,理解“数感”的意义,才能自然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如同球员的球感,作家的写作灵感,歌手的乐感一样,通俗、简单地讲,数感就是人对数的感觉。《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能更好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以及生活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因此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面,笔者结合一些具体教学课例,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在生活实际中建立数感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取之于生活,发展儿童良好的数感必须从生活实际入手,因此教材就有意识的编排,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物体的活动来逐渐认识数的。当我们打开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扉页,首先呈现的是编者的话:亲爱的同学们,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些问题吗?接着出现了三幅彩图:摇晃椅子的加固问题、超市购物中遇到的小数问题,以及如何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接着肯定告诉大家这些问题需要用数学知识解决,最后是激励的话语:同学们,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学会探究和合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学习活动置于贴近学生生活情境中,让他们充分的体验和感悟,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从而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数,运用数,初步建立数感。

案例:一年级学生在刚学习1~10的数的认识时,教师常常借助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引入,从中再抽象出数。如:教师在教学数字1时,可以引入生活中1个人、1朵花、1本书等我们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也就是把具体的物体抽象成数字的1,让学生经历了符号化的过程,感受到数字的简洁。同样2只鸡、3只鸭、4只狗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学生看到这些数量,就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与2、3、4就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这就是数感的开始,学生感受这些数字来源于生活实际,容易理解、接受,在获得丰富的表象中,充分到数学无处不在,进一步在现实生活中建立数感。

二、在相互交流中充分体验数感

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实践证明,任何新知学习的最佳途径是让自己不断去探索与思考,只有这样的历程,自己的内心体会才具有持久性,才能体会所研究事物的内在规律及联系。正如《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得依赖模仿和记忆,只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创设各种探索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相互启发、相互學习和交流的过程中,丰富对数的认识,从而促进自己数感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容积与容积单位一课时,课开始教师出示量杯和量筒让学生看刻度,说出水的体积,并提出问题:一只量筒中装有1000毫升水,另一只量筒装有700毫升水,如果把它们倒在一起体积是多少呢?学生在掌握观察刻度的方法后,汇报出多种结果,有的说1升700毫升;有的说1.7升;有的说1700毫升;有的说一又十分之七升。对呈现的这些答案我没有立即发表看法,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互相交流,最后达成一致,多种方法可以表示同一个数量,结果都是正确的,同时也说明液体的体积,不但可以用整数表示,还可以用分数或小数表示,教师就在分数、小数、整数相关知识之间自然建立联系,从多个角度理解到一个数表示的多样性,学生在交流中既获得了新知,又丰富了对数的多样性认识,也进一步发展了数感。

总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感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中的不同目标来实施,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渐进的、不断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灵活地使用教材,创设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数感进行培养,才能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意识,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在未来的数学路上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5).

作者简介:杨清,1971.7,男,汉族,大专,小学高级,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单位:福建省平潭城关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数感方法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可能是方法不对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