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教育情怀下的支教调研报告
2018-10-25苏月星
苏月星
摘 要:2017年8月,接到山东省省委省政府的援青支教工作任务以后,我们克服了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难,毅然决然地加入到了山东省援青队伍中来!开启了在祁连县民族中学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任务。初到祁连,走进民中,我们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面对这样一座各方面教育设施先进、外观气派的现代化学校我们开始了自己的思考。这里的设施先进,教师完备,装备优良,而学校的成绩却在海北全州乃至全省徘徊在其他县市的后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2018年5月6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率山东党政代表团视察青海山东对口援建帮扶工作时强调,山东和青海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两兄弟,是一家人。教育帮扶是整个援青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看不见直接效益的帮扶,扶贫先扶智。
关键词:支教 背景 现实状况 突出问题
引言
科教兴国,强省必先强教,兴青必先兴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青海省各级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青,人才强省战略,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就海北州发展现状来说,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其他因素制约,基础教育仍面临一些严重的问题。针对该地区师资匮乏,教师业务素质不高的现状,基于山东和青海对口援建的帮扶。滨州市选派三名优秀教师来到祁连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在支教过程中通过对当地教育政策和教育现状的了解,与当地牧民、教师的面对面交流,对牧区居民的走访以及到学校参观,与当地中小学生的交谈,以及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我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该地区的教育情况进行了全面地了解,深刻的剖析。引发了我们对西部尤其是青藏高原教育事业存在问题的一系列思考。为我们一年的支教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和依据。
一、支教教师的作用
1.概念
支教教师是山东青海对口帮扶援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援建的一个基础,支教教师带不来资金也带不来物质财富。但是可以留下永久的精神财富并使之成为青海发展祁连发展真正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
2.支教教师的作用
(1)促进教师观念的更新
支教教师通过和受援学校老师集体备课,集体研课,集体磨课,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真正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高原名师队伍。
(2)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积极献言献策。
在祁连县民族中学,我们在援青副校长蒋涛的带领下,成立了学校教学质量推进小组,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质量推进工作,尤其是毕业班的工作。我们提出了(高效)轻松教与学的教学理念,并深入课堂与广大教师一起研讨,一起提高。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广大老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教学理念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更轻松了,老师的教学也轻松了。
(3)示范引领
在教学中,我们援青教师不仅参与老师们的课堂,而且率先垂范在各年级中开展示范,为广大老师的教学提供了蓝本,使老师们的课堂有范本,有参照,有标杆。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学是孩子走出家庭,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学习知识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身心发展速度很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强,所以养成的行为习惯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5)对支教教师的影响
我们在支教过程中思想深受教育,深刻体验到备课授课的不易,,深刻体验到教师讲课的不易,因此能更加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尊师重教。自己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素质,通过艰苦环境的锻炼,磨练自己的意志,砥砺自己的品格,把所学到的知识,有效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和提高。同时支教活动中的集体生活,互相帮助,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更加热爱集体,有利于将来事业的发展。
二、祁连县简介
祁连县隶属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因地处祁连山中断腹地而得名。北邻古丝绸之路的首要通道——甘肃河西走廊,故有“青海北大门”之称。
祁连县域面積1.4万平方公里,辖四乡三镇45个行政村,总人口约5万人有汉、蒙、回、藏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79.2%。境内平均海拔3169米,县城海拔2787米,年平均气温1℃,年降水量约在420mm之间,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世隔绝的地理位置,传统的思想观念,相对安逸的物质生活致使这里的人们对教育重视不够。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相对滞后,对教育期望相对较少。
1.教育现状
(1)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师资水平相对不高。
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不够发达,很难留住人才,年轻教师多在两三年便想方设法飞走,剩余老教师大多知识陈旧。
(2)教师任务重,学生任务重。学生平均在校时间超过12小时。教师带班时间也相对较长,如果教师有值周任务,那么这个老师在校时间将全天候吃住在学校。
(3)留守儿童问题严重。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山区很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因此产生许多留守儿童。
即使有些孩子父母在家,但是因为离家相对较远,他们一学期只能回家一到两次。和留守儿童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些留守孩子现在都还在接受教育,这是个比较欣慰的事实,许多留守的孩子都和自己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有的和自己的亲戚住在一起,也有相当多的孩子是住校,自己生活,这说明这些孩子的独立性还是比较强的。
2.面临的问题
(1)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占主导地位。教学理念相对滞后,缺乏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即使有些老师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回来之后,仍然没有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教学实践,仍然是在穿新鞋走老路。
(2)有些家庭不重视教育,使孩子过早的辍学,甚至有的孩子从小就没有接受教育。
(3)学生小学学习行为习惯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认知习惯,思想缺乏动力。不知道为什么学也不知道给谁学,也不懂得学习的真正意义。
(4)教师体罚学生严重老师,和学生关系极为不对等。
(5)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有机地结合。
家庭、学校、社會是一个教育综合体。只有发挥他们的教育合力,教育才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这里的孩子朴实天真,但是他们也容易受到外界,甚至是家庭各方面不良诱惑的影响。因此,在广大学生当中,吸烟,酗酒,甚至早婚的行为,还是普遍存在,这些行为都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障碍。
3.支教教师教学计划
我们是支教教师,我们能影响一部分学生,也能影响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同学们知道如何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讲述和交流的教学方式进行,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浓厚的兴趣。
教给学生感恩,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角度对自己的家乡去认识和了解,让学生更好地认知家乡,培养他淳朴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激发学生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培养将来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不懈努力的热情。
教会学生做人。并把如何做人作为一生的功课去学习,进而经营自己的幸福人生。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让同学们从祖国的发展历史,祖国的疆域位置,行政区划等方面对祖国进行认识,让他们为拥有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培养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努力学习,实现理想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主力军。
三、支教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支教中存在的问题
(1)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自然条件的恶劣、高原气候的不适应,以及家庭后方老人赡养、子女教育家庭琐事等各方面因素的困扰,常常让我们在工作中分心分神。
(2)教师角色定位
支教教师都带着一颗炽热的心,心怀一片热情来到高原。如何发挥好这些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受援学校特别是受援地教育管理部门思考的重要问题。否则支教教师在开展工作中,就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就会受到一些阻碍,甚至被误解,不利于发挥支教教师的作用。也不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3)支教教师的政策支持
广大支教教师离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舍小家顾大家,甘于奉献,乐于奉献。政府应考虑这些教师在业务发展、职称评定、家庭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现实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对学校发展教育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已经上升到提高人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水平的高度。如果一节课只让学生学习讨论几个问题,完不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也不能算是一节好课。同时一节课只让几个学生闹得热乎,大部分学生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更无从谈教学效益。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既有确定的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有了这种质量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不再是空谈口号。
(2)正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首先考虑的要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不准确,导致教学漫无目的,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把目标设计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程目标上看,既注重为实践需要学习,也注重在实践中学习。特别强调让学生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优化教师团队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让老师真正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而不是为了工作应付,人浮于事。
(4)优化课程结构,进行课程结构改革。
将知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时政教育结合起来。可根据需要强化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力度。尽最大限度弥补家庭教育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孩子已然能感受到先进的,正确的人生方向。
(5)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加强学校教学方法的管理,增加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让家长掌握子女的在校表现和最新动态,同时利用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观念的普及,尽可能让家长理解学校,配合学校,支持
学校。
(6)将远程教育落到实处,科学有效利用
通过与成都育才实验中学的对接,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可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当地 教育教学中的短板。但从当前情况来看,远端设备的利用,远端设备如何利用,如何高效利用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7)加强团队建设,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实行领导分工包学科,抓过程,精于集体备课研课等有学常规的贯彻落实。
(8)抓制度建设,落实精细化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严格落实杜绝工作随意化,感觉化。
3.对当地政府的建议
(1)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教师待遇,加大绩效工资的奖惩力度。通过考核,促进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构建现代教育管理的新体制,创建规范管理的新体系,形成各自不同的办学风格和特色,建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激发教育发展的新活力,根据教育实际,尽快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2)在实践中积极落实
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和经验都是从课堂教学中来,到课堂教学中去,我们必须大兴教研之风,务实之风,学习之风。才能在抓落实中不走弯路,不绕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教育援青、教师支教对国家、对社会、对当地孩子以及对支教教师本身都是有利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教育的面貌,为当地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重视的程度,真正显现了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教师支教本身也是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支教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我们需要努力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目前支教活动中的问题,探索支教实践活动的新思路,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教支教活动,为培养和造就当今社会有用人才而做出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将会制定一个更加完善的支教帮扶计划,使更多老师愿意支教,热心支教,使我们的支教活动能够顺利有序完美的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