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红色文化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8-10-25蔡菁冯媛媛
蔡菁 冯媛媛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教化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传承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本文以武汉工商学院为例,尝试论述如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注重将红色文化与人文文化、自然文化、改革开放文化融合,丰富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价值意义,从而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红色文化 思政课 教育内容,教育形式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进程中创造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理念。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处处呈现出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实质。将红色文化运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社会道德风气的净化,对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深远。
一、红色文化可与人文文化、自然文化、改革开放文化融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红色文化可与人文文化融合。如辛亥革命文化,凝结着“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信仰、精神和价值。
红色文化可与自然文化融合。如大别山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在革命年代的发生地多是经济相对落后而自然环境优美的地域,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红色文化根基深厚,可以说大别山既是一座革命山,又是一座旅游山,还是一座文化山。在思政课教学中,武汉工商学院的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深入革命老区,在实地教学中寓教于乐。
红色文化可与改革开放文化相融合。改革开放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等以集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武汉工商学院教师组织学生参观石榴红村等新农村建设成果,参与精准扶贫对口村的“改革开放成果回顾文化墙”设计布置工作,有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自强自立、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的信念和追求。
二、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研究与教学程度尚浅,红色文化普及度不够,教育成效不显著。思政课上对大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往往只是组织学生看书看电影搞演讲赛,教育的内容浮于表面,有些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只停留在“看、听、说”的较浅层面,没有做到持续深入地系统学习,不能让学生从精神层面细致体会红色教育资源的精神内涵。
二是红色文化教育的成本较高。无论组织学生听报告,还是到纪念馆、博物馆参观学习,都需要较高费用支出。这在无形中限制了学校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的认知实践活动,使得教育效果打了折扣。
三是红色网站的建设水平和利用程度不高,思政课教学与互联网运用的结合不够紧密。学校即便建立了红色网站,也多是转载上级文件或大段的理论解读,网站内容与教学内容匹配度不高,不接地气,内容和形式单一。具体实践中,还发现网站内容更新不及时,网站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网站建设经费匮乏等情况。
三、丰富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通过思政课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是多维并举推进红色文化教育走进思政课课堂。提高认识,把红色文化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红色文化教育融入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探索红色文化进思政课堂的方法与路径。搞好思政课课程设计,组建教学团队,组织教师集体备课,编制统一教学大纲,完善教学计划。通过以上举措,增强思政课教师对红色文化教育进教材、进课堂的思想认识。同时,应注重对辅导员、学业导师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理念的宣讲,引导他们与思政课专职教师一道,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红色文化的浸润教育。
二是积极营造浓郁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的融媒体平台,大力宣传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另一方面,邀请老干部、老战士、老模范做相关报告,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大学生的思想受到深刻教育,增强其对革命理想信念的认同。
增强与融媒体的合作,积极开拓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活动形式,策划系列活动,增强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和感召力。
利用好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纪念日、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公祭日系列活动等,展示红色文化深刻内涵,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三是深入开展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深化红色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充分利用高校寒暑假社会实践的有利契机,依托各专业优势,充分发动和组织学生开展走访、收集、帮扶等活动,把志愿服务、精准扶贫等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开展理论宣讲、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义务支教、整理革命传统故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知识涨才干,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性认识,增强对红色文化育人效果的切身感受,充分把握并挖掘紅色文化的实践育人效能。
参考文献:
[1] 刘克,黎绍富.红色文化: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有效载体——以井冈山红色文化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2] 王全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论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3] 徐朝亮,周琰培.利用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
科研项目:本文系武汉工商学院校级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I2014003)《湖北省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与开发——以武汉工商学院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蔡菁(1980.10—),女 ,湖北武汉人,汉族,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冯媛媛(1979.8—),女,湖北荆州人,汉族,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