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留坝县火烧店地区金、钼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2018-10-25樊俊雷杨文蕙贾志鑫

西部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本区岩体变质

樊俊雷 杨文蕙 贾志鑫

摘 要:通过对留坝县火烧店地区开展的化探工作成果分析,针对Au、Mo两种元素,论述区内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各地质单元元素分布特征,并对区内找矿前景进行评价。

关键词:留坝县 金 钼 地球化学特征

引 言

汉中地处秦岭褶皱系南缘与扬子地台北缘的接合部,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造就了中国西部有利成矿带和陕西省重要矿产富集区。研究区位于汉中市留坝县以南,行政区划隶属陕西省留坝县火烧店乡管辖,东西向长为20.12km,南北向宽为9.25km,面积为186.00km2。

区内矿产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经济基础薄弱,地质工作程度低,以往地质工作以小比例尺为主,多侧重于区域性的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本文通过对本区开展的大比例尺化探工作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对区内的找矿前景做出评价。

一、地质背景

(一)地层

研究区地层区划属于华南地层大区南秦岭–大别地层区迭部–旬阳地层分区紫柏山地层小区,主要出露地层从老至新有新太古界、古元古界、下古生界志留系及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堆积等。除第四系外,其它地层走向基本上呈北西南东向。新太古界地层为佛坪岩群(Ar3F);古元古界为长角坝岩群(Pt1C),包括下部黑龙潭石英岩(Pt1Ch)和上部沙坝大理岩(Pt1Cs);下古生界为志留系中统舟曲岩组(S2z)、上统大河店岩组(S3dh)。其中舟曲岩组上段(S2z2)为一套黑色岩系,为本区中主要的成矿地层和重要的找矿目的层。

(二)构造

研究区位于中央秦岭造山带、南秦岭佛坪-留坝逆冲推覆构造带内,是秦岭造山带东西展布的最狭窄地带,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本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历了多次不同规模、不同运动方向的裂离和拼合,使得区域内现今保留下的构造形迹相对较为复杂多样。该区所处区域主要构造格局为武关河滑覆构造以南范围的结晶基底地层分布区和留坝县瓦子沟-阴沟和脆韧性断裂构造带以南志留紀盖层分布范围。

(三)岩浆岩

区内岩浆作用广泛,时间跨度大,主要为各种中酸性岩浆岩,呈岩株、岩基和岩脉侵位于佛坪岩群和舟曲岩组中,包括古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套、烧房坝岩体(CS)、火烧店岩体(CH)、南天门岩体(TN)、庙坪岩体(TM)、白花沟岩体(Bξγ)、香沟岩体(CX)以及多期岩脉。

(四)变质作用

本区地层先后经历了主造山期前加里东-华里西期以伸展机制构造作用为主及后期多期岩浆侵入影响,普遍发生强烈变形及区域变质、动力变质、接触变质和气-液交代变质等变质作用。区内变质作用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另有少量的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变质作用。

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Au元素在区内表现为大面积的背景区,异常及低值区呈岛状分布,异常区主要分布在本区北部中志留统舟曲岩组上段地层(见图1)。在有断裂和韧性剪切带的区域Au异常较为发育。

Mo元素在火烧店岩体处表现为低值区,异常主要集中在舟曲岩组上岩段,其余地段表现为背景场(见图2)。

三、元素含量特征

变化系数Cv:Au、Mo元素分别为193%和142%,分布极不均匀,为强分异型,应注意其成矿的可能性;元素平均值:Mo为1.8×10-6,Au为1.9×10-9,高于中国水系沉积物平均值,本区富集元素为Mo,处于背景态元素为Au。叠加强度系数D:Mo、Au分别为1.40和1.61,叠加程度相对较高,可在局部地段形成高含量区。

在志留系舟曲岩组下岩段地层中Au元素显示变化系数较大、相对富集较高、叠加强度较高。在志留系舟曲岩组上岩段地层中Au、Mo元素显示属强分异型、相对富集较高、叠加强度较高。在佛坪岩群地层中Au元素显示属强分异型、相对富集较高、叠加强度较高。在留坝单元石英闪长岩体中Mo元素显示属强分异型、叠加强度较高。在光头山单元岩体中Mo等元素显示属强分异型、叠加强度较高。

结 论

(1)研究区内主要地质单元有志留系舟曲组地层,新太古界佛坪岩群,印支期和华力西期岩体,还有少量断层构造。舟曲组地层主要控制Au元素异常分布,断层构造控制Mo元素异常的分布。

(2)本区Au、Mo等属强分异型元素,相比中国水系沉积物元素平均值较为富集,叠加强度较高,富集成矿潜力较大。

(3)本区位于甘肃省两当县东河地区金矿的东延,所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具有相似的地质条件,是寻找金(钼)矿有利地段。

参考文献:

[1] 陕西省留坝县火烧店地区金矿预查地质报告[R].西安:陕西煤田地质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2014

[2] 涂怀奎.试论汉中地区金矿找矿远景[J].铀矿地质,1989(02):89-94.

基金项目: 陕西省第三批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陕地勘金字[2012]56号),项目名称陕西省留坝县火烧店地区金矿预查;项目编号61201203113

第一作者简介:樊俊雷(1983—),男,陕西榆林人,工程师, 200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地质勘查技术工作。

猜你喜欢

本区岩体变质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低温冻融作用下煤岩体静力学特性研究
变质
青松岭镇花市村崩塌地质灾害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岩体结构稳定分析原理和方法分析
神秘的信
氢氧化钠变质知多少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解读(人教版)
松软破碎岩体中巷道支护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