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研究
2018-10-25李东阳
摘 要: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进一步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至此“四个自信”被提出,而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之本,在当今单边主义盛行的国际背景下,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研究,立足于理论的层面,对该思想的诞生背景、内涵和意义进行探究整理,以促进我国沿着社会主义的路线,开展文化建设。
关键词:文化自信 思想研究
1文化自信的提出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至此文化自信由此成为三大自信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第四个自信”。
2文化自信的内涵
2.1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自信
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基础,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做到全中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而形成民族、国家与政治的向心力。如果缺少文化自信那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就无从谈起。
2.2文化自信是更广泛的自信
习近平着重指出:“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文化自信的广泛性的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中国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是至今唯一一个未曾发生过断代的文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自信,它一直是人类发展历史中最优秀的文化构成。另一方面中华文明蕴含的先进文化有着普适性的特征,中外古今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等均从中吸取营养,寻找问题的答案,探索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2.3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
深厚意为厚重博大。文化自信是一切自信的内在力量,文化根植于心,外化于行,文化滋养着整个民族,文化认同到文化自信,让中华文明成人民的自觉行为,它对人民的思想、行为有着长久而稳定的影响力。人民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准则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它渗透到三个自信中,起到了有效支撑与深度调和的效果。只有这样,“四个自信”的内部要素才能形成一个整体,产生强大的发展合力。
3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当代价值
3.1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涉及各个领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无产阶级的斗争学说,但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下文化建设的论述缺乏系统性。习近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通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剖析我党当前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提出系统、科学的文化自信理论,这不仅为我党开展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
3.2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的内涵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就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领域以及文化建设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特理论等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思想一脉相承,同时又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文化建设理论成果,标志着我党对文化建设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单边主义势力抬头,面对国际国内严峻的形势挑战,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切都对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作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需要先进的文化来武装。在当前背景下,习近平进一步提出加强文化自信,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以及增强党的执政水平都有重要意义。因此,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3.3突出了文化建设的动力作用
文化和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离不开的核心要素,它们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与精神动力。当下,各个国家与地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交锋日益激烈。不管是观念上的还是凝结为产品或者服务的文化,都己经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而开始进入到科技、经济、民生等各个领域。习近平文化自信,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和传承性,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突出了文化建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康传、李景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概论「M].北京:2002年版
[2] 王伟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3] 赵明义.科学社会主义「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 刘士林. 中华文化自信的主体考量与阐释[J]. 江海学刊, 2009(1):40-45.
[5] 刘林涛. 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 思想教育研究, 2016(4):21-24.
[6] 王南湜, 侯振武.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何以可能[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1(8):13-17.
作者简介:李东阳,男(1989--)山东青岛人。工作单位:青岛科技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