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逻辑关系探究
2018-10-25胡博
胡博
摘 要:社会公共部门出于增加公共福利的目的,经由政府政策调控,对公共物品进行生产、分配、消费等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即为公共经济。而个人、企业等经济主体出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在市场机制引导下进行的,对私人物品进行的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即为民间经济。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是对立统一的逻辑关系。现阶段,中国市场中的公共、民间经济均存在许多不足,将两者关系进行优化,促进两者间的互补,最终获得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达成,对于经济社会的包容性增长和科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公共经济 民间经济 优化
一、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公益性和私利性
因出发角度差异及公共经济本身的多面性和动态性特性,不同的公共经济概念研究学者秉持不同观点。在某些研究者看来,“公共经济即财政”,“公共经济就是政府经济、政府部门经济”。而某些研究学者则利用公共经济中的具体内容来解释公共经济,还有的研究学者将公共经济的主体、目标、内容作为立足点对公共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系统描述。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出发,让公共经济内涵得以显露,可仍具有其局限性,未把握住公共经济的核心。
社会公共部门出于增加公共福利的目的,经由政府政策调控,对公共物品进行生产、分配、消费等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即为公共经济。公益性是公共经济的根本,即其有关经济活动的展开是为了推动公共福利的增进,所以公共经济的主体必然是公共部门,这其中包含政府机关、公用企事业单位、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公共组织,个人一般情况下无法成为公共经济主体(除了以个人资金成立的公益基金等)。对于公共福利的实现需要以公共物品的制造、分配和消费为依托。公益性导致公共经济需要在政府调控下运作,而不是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自行运转。公共经济作为社会经济的关键构成模块,拥有资源分配、收入管理、经济稳定等作用。
作为公共经济的对应体,民间经济的目标是获得利润最大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私人物品进行的制造、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私利性是民间经济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民间经济中获得的产品为私人物品,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个人需求;二是民间经济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利益最大化,其主体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往往是有偿、自发的。其私利性是推动民间经济活动进行的内驱力,和市场经济中的无形导向相契合。民间经济具有满足个人生活需求、对资源分配进行优化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统一和对立
(一)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的统一性
第一,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互相作用,无法割裂。一是因为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产生的时间一致。人们的公共和个人需求是共存的,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也是共生的,都是在人类的劳动和社会形成过程中出现、发展的。二是因为公共需求和个人需求无法割裂,导致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互生互长。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公共需求,如安全、秩序、公平等,也离不开个人需求,如吃穿住用等。公共需求从本质来说,是个人需求的加总和集合。因此,如果没有民间经济,公共经济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
第二,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民间经济是公共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公共经济是民间经济进行的保障。一是民间经济为公共经济提供了物质和价值补充的经济支持,民间经济的运作效率会随其发展程度升高而提升,从而获得更强的资源支持能力;此外,公共经济领域会随民间经济的发展而扩大,伴随民间经济规模的扩大,公共经济的规模和质量也会有所提升。二是公共经济是因个人的公共需求而生的,其根本目的就是保障民間经济的稳定发展;此外,当民间经济领域出现市场失灵情况,需要公共经济发挥自身的全面调控作用,对资源配置进行调节和纠正,维持市场稳定发展。
第三,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之间的运行体系类似。利益最大化是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原则。对两者的运行体系进行比较:公共经济中的政治市场相对于民间经济的交易市场;政治家就如同企业家;选民则和消费者属于同一角色;选举制和交易制类似;政治选票和货币投票类似;作为独立的个体,公民在公共经济及民间经济内的动机和目的是一致的——在遵守成本收益计算法则的前提下,达成个人利益最大化。
(二)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对立性
第一,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具有显著差异。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在主体、目的、客体、运行机制等方面均有显著区别。第二,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具有互斥性。主要表现为:一是两者间的经济资源占比此消彼长。在某一时间段内,社会经济资源是有限的。不论是公共经济还是民间经济,其发展都离不开经济资源的支持。当社会经济资源恒定时,两者资源占比必将处于竞争状态。对配置方案进行合理设计,关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两者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比重此增彼减。在一个时间段里,公共经济体和民间经济体共同组建的社会经济系统为定量,这也可能导致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范围、比重间的矛盾激化。
(三)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良性互动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
第一,社会经济整体是由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共同组建而成的,两者间的相互协作、相互补充是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第二,两者间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如前文所说,公共经济的前提是民间经济,同时,公共经济又是民间经济的保障,两者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中起了不同作用。应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以促进经济的整体性发展。伴随时代发展,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在其范围、品质、占比等方面均发生不同改变,这些改变都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完善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对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关系进行优化
在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公共经济、民间经济领域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在公共经济范畴中,政府职能不完善、管理越位与发展失衡等常有发生;在民间经济范畴中,其经济主体正不得不面对发展环境险峻和自身竞争力较弱的双重压力;在两者的关系中,两者界限模糊、主体不清、产业及区域分布失衡等问题迭出。这些矛盾给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造成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包容性的发展造成了显著影响。想要解决此类问题,就需要对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关系进行优化,让两者在其位、显其能,相互协作、相互发展,提供给对方所缺少的资源和发展条件,利用自身发展水平的提升来带动对方的发展。主要可采用的策略有:
第一,促进两者间的相互补充。从对人们社会需求满足的目标出发,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之间必须相互增补。公共经济的运行主要靠政府宏观调控,而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会在某些情况下失灵,最终出现公共决策失误、工作效率低下和政府扩张等不利情况。此时,具有显著竞争力的市场机制在克服政府失灵中有积极影响。民间经济在市场机制的调控下运作,而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点造成市场失灵等情况出现的可能,此时又离不开政府对其进行调节、管控和服务。所以,从调控机制角度出发,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之间是相互补益的关系。
第二,推动两者相互促进。从社会经济发展核心出发,民间经济主要就是创造价值和财富,而对价值和财富进行重新配置的工作则交给公共经济,这为价值与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基本条件。民间经济为公共经济运作时支持资金的来源,同时也是公共经济服务的客体。推动民间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公共收入的增长以及公共支出的总额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对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之间关系进行优化的终极目标是推动社会经济增长,让人们的需求更大程度地被满足,所以公共经济和民间經济要在对自身经济体量和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共同前进。
第三,当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处于一个相互补益、共同进步的状态,并让内部各项要素均平稳发展的时候,社会经济体系才能处在一个良性优化环境中,这也是对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关系进行优化的终极理想——让两者处于协调、均衡的动态平衡中。而想要达成此目标,就需要对市场、政府的各项调控策略进行合理应用,让社会经济体系达到最佳状态。
四、总结
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与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息息相关。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分别具有公益性和私利性,只有对两者的公益性和私利性了解透彻,才能直达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同时,要对两者间的统一性和对立性进行深刻解析,让两者间的联系更为紧密。针对现阶段社会经济体系发展中的不足,要采取策略进行优化,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促进社会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守印,胡德仁.关于公共经济管理理论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索[J].当代经济管理,2018,40(01):1-9.
[2] 王彦林,姚和霞.包容性增长下的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02):14-17.
[3] 王彦林.当代中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4] 王彦林.当代中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02):63-67.
[5] 王彦林.论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逻辑关系[J].学术交流,2011(02):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