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

2018-10-25高萍

西部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全体学生开放性思维

高萍

提问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有效的提问,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其具有质疑的精神,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之,小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通過提问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持续学习。但是在课堂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提问不切合实际。这种不切合实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了问问题而设问,问题与课堂学习格格不入;另一方面,问题的设定没有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水平,很多问题过于深刻,学生根本无法作答,长久下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压制。其次,老师的提问形式化。这主要是指老师的提问时并没有考虑问题的内在意义,而仅仅将其视为一种课堂流程。问题的答案早已确定,不允许学生有其他的答案。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到影响,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后,老师的提问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这集中表现在,设问的难易程度上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而仅仅针对几个优秀的学生;在提问环节,仅让固定的学生参与进来,没有兼顾到全体学生。

为了能让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我们应该:

第一,提问应当联系生活实际。在设问上应当注重与社会实践相联系,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上的问题找到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具体方案。与此同时,问题应当与小学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能力相适应,从而提高问题对于学生的有效性,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最后,老师提出的问题应当与课程紧密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第二,多设置开放性问题。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主动思考的能力。与此同时,开放性问题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为学生创新奠定基础。世界上的问题永远不是只有一个答案,因此在设置问题时,不应当将问题的答案固定,而是由学生回答,有理即可。

第三,课程提问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小学课堂本身就应当将学生参与最大化,因此,在课程提问时也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这就意味着,首先,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当符合全体学生,以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其次,提问的学生应当尽量的广泛,提问的时间可以根据回答人数的多少延长或者缩短,给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教师应积极采用提问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满足课堂提问式教学的要求,做好对学生的课堂的引领。

猜你喜欢

全体学生开放性思维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