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课程开发与实施

2018-10-25来江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职业生涯实施

来江生

摘 要: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使学生)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关键词:职业生涯 发展管理 课程开发 实施

2012年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高中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在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高中不再分文、理科,高考分必考和选考,选考科目与学生的大学专业有很大关系。这项改革的核心就是“选择”二字,更加凸显了高中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性。[1]

由此可见,明确而适合的规划能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在中学阶段实施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是个体生涯发展的需要,而且能促进人才合理分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这既是现实课题,又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2]

一、概念界定

1.什么是生涯? 在古希腊词义中,“生涯”指在马场上驰骋,有未知、冒险、克服困难之意。一般来讲,生涯有两种提法:一种是“向上的职业流动” ,即发展的“持续性”。另一种有“职业稳定”之意,即发展的“持久性”。不管是哪种表述,对个人发展而言,均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含义。舒伯(DonaldE.Super)提出:“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连续演进方向,它是人一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的统合。

职业生涯规划也叫“生涯规划”或“职业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2.什么是课程?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赛(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文 “Currere”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 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 “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 依据此内涵,在生涯规划的“学习进程”中,起点处是人,是人的前行方向设计问题,是人的各种能力培养;终点处还是人,是人幸福生活的抵达问题,是开辟幸福之道的能力实现。“学习进程”中的沿途风景,就是教师与学生双方鲜活的生命体验,更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施理念

1.为学生幸福明天奠基。在当代中学生个性特点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学习者”的现实需求出发,注重从“认识自我、了解职业、发掘潜能、实施规划和赋予管理”五个维度,实施生涯认知与社会实践的引导,帮助高中生尽早认识自我,将他们的视野由课本、学校延伸到职业、岗位,将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与未来的职业选择尽早地联系起来,将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归结于自身的发展需求,为培养更具活力、更有见地的当代青年奠定基础。

2.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采用“学习、体验、思考”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重点在于培养高中生生涯发展的自主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意力,更好地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培养。自我主导学习的三大构成要素分为学习动机、认知、行动。其中学习动机包括学习的理由、梦想和职业目标以及自信感。学习方法包括专注力、复习和预习、笔记。学习管理包括时间管理、环境管理和健康管理等。

三、课程目标

体现“多元而合力”的特征,具体为:

1.基于高中生生命成长的思考。通过课程学习, 引导高中生学会观察和认识现实世界,关注时代进步与国家发展对职业人的要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建立积极的人才观和就业观,为人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

2.基于高中生顺应时代变革的思考。通过课程学习,使高中生了解现代技术变革中的职业变化和需求,理解工作及岗位的本质变化与发展要求,了解职业世界概貌,获得运用职业生涯信息的方法,从而沟通学校教育与职业社会的有机联系。

3.基于高中生能力培养的思考。通过课程学习,引导高中生认识自我特 征和潜在的个性能力,进而激发学习内驱力,自觉地将当下的学习与未来的生涯发展尽早建立联系。培养面对各种生涯抉择情境时,能够界定问题,收集并运用资料,作出规划与决策的能力,培养成为更具主见的中国青年。

四、课程体系

1.基于生涯发展理论的高中生涯教育体系

(1)生涯发展阶段,小学要培养生源意识,初中进行生涯探索,高中对生涯进行选择及准备。

(2)生涯教育重点:小学要了解自我和社会能力的开发;初中要对工作与职业世界的理解,进行生涯探索;高中要做好生涯设计及准备工作。

五、重点内容

1.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内容

(1)了解自我和社会能力的开发包括了解自我并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开发人际关系及沟通能力。

(2)工作与职业世界的理解分为对工作和职业的理解和形成健康的职业意识。

(3)生涯探索包括探索教育机会和探索职业信息。

(4)生涯设计及准备包括开发生涯决策能力、生涯计划和准备。

结语

为顺利就业、实现其人生理想和价值,就要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各种职业训练,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自己对职业的认知,更好地进行职业目标的规划与职业路线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成长、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李拥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探索[J].教育實践与研究(B).2018(05).

[2]江莉.生涯规划教育之管见[J].教育科学论坛,2018(02).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职业生涯实施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中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