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实践和思考

2018-10-25姜成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教材探究学校

姜成财

摘 要:新时代教育就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的统一出发,优化教育教学结构中的诸要素,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的协调的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结合近期我们进行的同课异构教学实践活动,将新时代的理念、新观念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得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参与,才能上下互动、开动思维,使我们的课堂永远充满活力。

关键词:教育教学 课堂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每逢遇到许多新问题,都需要深研教材,吃透精神,掌握教学重点、根本目的,思考教学方法。养成依据教材施教、丰富教学手段、沉淀总结提高的好习惯,也能确保教材上的知识能够被学生理解、吸收。

思考一:跳出来,创造性使用教材

许多老师喜欢把教材完全、刻板地按纲施教。虽然知识基本都被学生吸收了,但是在长期的严格遵循教材教学的过程中,也禁锢了学生的创造力。听了和谐教育讲座后,我认为应该注重自主意识,教材只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特别是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一群活泼机灵的学生,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和重构应该更能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路

学生精力旺盛,注意力难以长久保持,在课堂上容易出小差。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循规蹈矩、死气沉沉,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以上特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活跃、互动”这两个关键词。活跃,就是同学们听懂了老师的问题,探讨新知时各抒己见,而不是让学生钻空子,说小话搞小动作。互动,就是老师、学生教和学一体,整体联动、上下互动、有机统一。所以,在教学中打造开放性课堂、寓教于乐,就尤为重要。这样既开放了课堂,让家长了解老师教学,也可以亲密家长和学生的关系,便于以后和家长沟通,关键是可以调动教学情境,通过游戏的形式,学中玩,玩中学,知识便掌握牢固经久。

思考二:勤思考,认真写课后总结

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总结是一个有机衔接的过程。既要关注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更要关注教学总结。这样,才能温故知新、总结提高。教学实施后,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科学评估教案的操作性和针对性,认真思考哪一个环节学生不感兴趣,哪一个内容学生难以理解,以便老师有针对性地整改提高,使之再加紧贴实际、特点突出。例如:在学生看图讲故事的时候,从学生的眼里描述里可以看到一个无垠的童话般的世界,以后教案可以多看看童话故事,理解所思所想,提高学生的兴趣。

新课程下学校对“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特色的再认识。新课程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必修课,其他学校也在开展这方面的教育活动,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学校特色建设具有群体性原则,学校特色建设与发展过程应面对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应该有利于学校整体改革,牵动学校的整体工作的发展。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在前面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特色中,学生活动类多,课堂教学相对薄弱。审视我们的教育方针,更强调知行合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挖掘学校特色内涵,应该将其上升到学校办学理念上进一步深层次思考。如果“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是我们的办学指导思想,我们的德育过程就要强调实践,体验式德育,这也是我们几年的体会;我们的教学过程就要强调实践,课堂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学校各项工作就要围绕实践与体验,在实践中认知,在体验中感悟。

思考三:二次评价,让学生在自信中成长

正确的、公平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调动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激起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维持教学过程中学生适度的紧张状态,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成绩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最有效的方式。但用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达不到客观全面的要求。因此,需要在评价方式上改变,以考试成绩为主,以多种评价为辅。有些学生因为紧张、迟到、身体不舒服等多种原因,导致本来会做的题目马虎出错。因此,在和谐课堂的追求探索中,引进了二次评价,学生的的自信心强了,马虎大意的毛病也有所改变。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综合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是全体教师参与的过程,也是出名师,形成教育教学风格,创建特色学校的必经之路。以体验为核心,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在活动体验实践中收获知识,培养能力,自主发展”。构建“实践、体验、感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学校教学工作实践方向。我校是市级学习型学校先进单位,有着良好的学习传统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有着一批业务精湛,热爱教育,充满激情的教师队伍。

思考四:培养学生“四会”能力,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制定育人目标,管理思路。综合实践活动是走出课题、走出学校、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课程。学校如何制定一个政策支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办学目标:为学生创建一个乐园,一个使每一名学生都获得最大限度发展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学生活动的怡人之乐、身心的健美之乐、坦诚的交往之乐、不断体验成功之乐、学习的探索之乐、超越自我发展之乐。

建构主体探究,综合渗透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这四个板块应是内容的选题范围,而不是课程本身的内容,课程本身的内容应该是由学生提出的活动主题。学校也应该根据周围环境的状况,引导学生自主地从自然环境中发现问题,并指导学生通过观测、考察、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实际参与、亲身探究等活动,了解基本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理解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了解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形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让孩子们在探究中学习,围绕实践活动,精心选择内容,有针对的设计课时教案,按照“预习质疑、参与体验、交流展示、课外延伸”,有步骤展开教学过程。多课时教学探究性学习模式:即围绕实践活动,开展系列课教学,按照“唤醒意识、参与于探究、对比反思、总结评价”四个阶段。

建构主體探究,综合渗透的课外活动模式。不能将实践淹没在书本和课堂中,学生所获得的认识应该是实际基础上的认识,而不是来于书本和讲授。学生的认识应是直接经验,然后再上升为间接经验,综合实践强调学生的过程参与和深刻体验,所有的体验和认识都是在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总结出来的,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认识。随着实验的深入进行,我们推行了“探究式课外活动”尝试,让学生带着课题走向家庭、走向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新突破。它是一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领域、注重学生各种基本技能综合运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课程,推动区域教育科学发展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猜你喜欢

教材探究学校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材精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