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数学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2018-10-25曹志国程首彧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成因学困生对策

曹志国 程首彧

摘 要:农村初中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差距很大,本文从内、外因上分析了数学学习困难学生产生的原因和特征,并从教师的教学质入手相应的提出二大对策,促使学生的认知准备不足和情感准备欠佳的变化,逐步累积,达到转化之目的,具有极其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学困生 成因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数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彻底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数学教师而言,解决好数学学习困难生的问题是十分关键的。

在目前的农村中学中,这类学生所占的比例很大,研究这类学生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具有极其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二、数学学习困难生的特征

数学学习困难生除了一般学生具有的共性,有其特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表现在学习中有困难,看书不懂,答题不会,这样就使毅力欠缺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感,怕数学,烦数学。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越差就越不想学。

2.学习品质差。学习品质一般指学习的认真,踏实、勤奋、自觉的创造过程。学习品质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3.参与意识不强。这些学生一般只对结论感兴趣,但对通过观察、推导、找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他们的共同属性,抽象概括出数学规律,概念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不能引起重视,不愿参与探讨过程。

三、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

产生学习困难学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遗传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同,学生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教师素质,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优劣以及学生本身的认知水平较低和情绪、情感的准备不足等。辨证地看有其产生的内因和外因,而且内因之间,外因之间,内外因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1.就内因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认知准备不足。这是指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新知前的原认知结构存在缺陷。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结论性知识、方法、思维及观念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有机联系和内部规律的有序系统。

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结构一般存在以下缺陷:①结论性知识残缺不全或错误。②尤其缺乏基本的方法思想观念,所以,这类学生往往不能正确迁移。

(2)情感准备欠佳。情感准备主要指的是数学学习动机,是一种兴趣,态度和自我评价的复合体,这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动力。

2.就外因而言,由于初中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家庭和班级、学校、接触的对象主要是家长,教师、同学、所以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策略

基于对学生困难学生的成因及其特征的分析,结合布鲁姆的学习理论,对形成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的储因素进行权重比较(认知准备不足和情感准备欠佳占65%,教师教学的质与其它占35%),笔者认为应从教师的教学的质入手促使学生的认知准备不足及情感准备欠佳的变化,逐步累积,达到转化之目的。

1.以建立较好的情感准备为先导

(1)培养师生良好情感是转化的突破口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学中,要采取“忍、寻、导、信、爱。”五字教育法,加深师生感情。

(2)通过适当方式激发学习动机,是转化的切实点

激发数学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困难学生的内驱力,是转化的切入点。

①好奇心。初中学生一般好奇心均较强,而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常因过去挫折而无所为或一瞬即逝,这时需要从外部激发,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学魅力。

②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一个人对其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而热情是一种魔力,这会创造出奇迹。”

③及时反馈,适当竞争。

对学困生的学习结果一定要及时反馈,而且反馈应倾斜,学困生的学习结果出现错误或不足很自然的,要建立适当竞争,主要是他们与过去的自我相比以及同一水平的学生之间的相比。

2.逐步改善认知结构是提高数学困难学生水平的根本出路

(1)注重前补

前补指的是课前补,即在每堂课前就本课新知所需应用的原认知结构中应提取的部分对学困生进行情况摸底分析,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练习,并且进行面批面改,帮助学生寻找原因。

(2)注重基本能力訓练

学困生的计算能力、记忆、再现能力等都较弱。往往要进行分析,专门设计进行训练。以记忆能力为例,学困生一般记忆能力并不差,主要是对数学概念性质和对象之间的本质关系的直觉性保持能力较差,对数学问题的类型和模式记忆较差。

(3)注重思想方法观念的渗透,体系的构建

学困生显然表现在学习存在困难,但其智力是正常的,所以,要改善学困生的认知结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体系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4)新知学习必须着眼于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在学困生的原认知结构逐步完善之时,要注意新认知结构的构建。即防止原有学困生在学习了新知后又造成结构不完善,同时要防止新的学困生的再度产生。为此,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新知学习的联系点。新知识和经验、新知和旧知、新知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

②重视感知全面性。人对事物第一次接触总是最敏感的,如果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出现了片面理解,那么认知结构就不完善了。

③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在教学和学习中注重结论,而往往忽视了知识的发生过程,教学中要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结构。

④教材要适当处理。教材是普遍性的东西,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也根据自己体会在时间分配,内容增删移动组合上进行加工。

⑤重视解题模式建立和识别。只有让学生掌握模式之后,学生才能灵活变化,对学困生来说,掌握模式尤其显得重要,因为能回忆解题模式并会识别是提高学困生解题能力的关键。

事实证明,只要老师带着一颗爱心,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真正转变观念,锐意进行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决大部分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实现。

猜你喜欢

成因学困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对策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