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彩分层,有效减负

2018-10-25石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布置分层作业

石敏

摘 要: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有所差异,因材施教、因生分层便成了教育教学的一个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百花齐放”的效果。分层布置作业能够有针对性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可以做到扬长避短。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下,选择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精要的内容让学生完成,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收获与乐趣。有了学习的需求,学习自然卓有成效了。

关键词:分层作业 有效性

从教语文10余年,目睹的是老师们在布置学生作业时,常常一刀切。显然,这种布置方式可以省却麻烦,利于老师的检查批阅。从实际效果看,学生花的是大把的时间,量是有了,但“质”经常却让人忧虑。有针对性地分层布置作业,才有利于学生作业的完成和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一、分层布置作业的必要性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对课上所学内容的知识再现和巩固,当然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必要手段,毕竟人们的长时记忆总是有限。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于是乎,每个老师都会不同程度地重视学生作业这个环节。学生未完成或敷衍塞责,都会遭受老师的批评教育。但在怎样布置作业这个环节上,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理性的处理。

现在基本都是大班教学,四五十个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上自然千差万别。为了检查和批阅作业的方便,老师们大多统一作业内容;而且,一些老师还认为,语文是文字性的学科,不管学生学习情况如何,都能对作业内容有所理解,都能下笔完成,所以,全班统一作业,统一要求,可以避免部分学生降低自己学习标准的现象。殊不知对全班统一使用一刀切布置作业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吃不了、不够吃、吃了不消化的现象。斯宾塞说过:“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事实是,每个班级里都有隔三差五不交作业或作业质量不好的现象。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越久,学生越易产生学习的懈怠。慢慢地,一些学习品质不高的的学生往往敷衍了事,这就失去了作业的意义,徒然增加学生老师的负担而已。

教育的诀窍在于抓住学生的进取心,要是学生自己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霍姆林斯基说过:“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那些地方,学生才会产生上进心。”而有针对性的、因人而异的布置作业是让学生在同一个层次上进行较量,它可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抓住学生的学习上进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做作业的效果,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中获得成就感。

二、分层布置作业的合理安排

1.了解先行

每个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一个班级里因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不同,会形成不同层面的学生。怎样按不同的层面布置作业,首先需要老师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实施。老师需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语文能力(主要看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学习态度都要有较为准确的了解。比如:有些学生想象力缺乏,有些学生阅读能力差,有些学生观察能力弱,有些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高,等等。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情况。调查研究后,再根据学生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分组上需要老师特别重视,因为这直接影响学生作业的效果。比较省事的办法是按学生成绩分组,但这方法笔者有不同意见,因为成绩差不多的学生,其基础和能力的欠缺并非完全相同,而且,这样的分组,对学困生来说,势必伤及他们的自尊心。

我认为相对恰当的做法是按学生的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分组,这既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弥补学生知识上的不足,更好的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也能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到学习上的收获。

2.内容契合

分层布置作业要求内容契合。到底通过一次此的作业要训练学生什么能力,老师必须在布置前要心中有数,不能临时想到什么就是什么。目的决定着效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知识积累、阅读技巧、写作水平等,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层面,弥补强化他的不足。因此,不同的小组要布置不同的内容,在难度上也要根据学生情况有所选择。 选择作业的内容要契合学生的实际。首先在作业量上对老师就是一个挑战,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很容易产生一种思维,考虑到的作业内容,感到似乎每个小组都适合,可能导致贪多求全的情况,这必然会加重学生作业的负担。因此,在选择内容时要考虑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考虑学生每天完成的各学科的作业量。在内容的选择上就必须要精当,要切实符合每个小组的需要,并且尽可能选择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初中生心里的求知欲是很强烈的,分层布置作业的有效实施,可以刺激他们内心的求知欲,做一个真正的探索者。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克托费德罗维奇?沙塔洛夫说过,当学生感到完成作业不是应付差事,而是一种内在需要时,作业就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就会变成兴趣,反之则会成为负担。在他的《教育散记》中在作业方面提出:改“布置”作业为“推荐”作业。

3.合理调整

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会发生一些变化。分层作业实施一个阶段后,特别是经过一次测试后,要结合平时的作业记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重新加以总结、分析。对有进步的同学要积极予以表扬,增强他们成功的体验。

對各小组成员随时加以调整是非常必要的。一段时间过去后,每个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进步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人员的调整就显得很有必要。在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上,老师也要随时调整,如果不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调整,学生容易感觉单调、枯燥,也会影响作业的效果。

分层布置作业,是有效减负的一种主要形式。精彩分层,有效减负。尽管会遇到些许困难,但曙光已经展现,光明自然不会遥远!

猜你喜欢

布置分层作业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