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发展而问
2018-10-25盛佩灵
摘 要: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由问题贯穿始终的,数学课堂教学也是由问题来驱动的。问题驱动模式在教学中能够以问题抓住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的发展。本文以“什么是周长”教学为例,探究如何在教学中以问题进行引导,为学生的发展而问。
关键词:课堂 问题 思维 发展
从步入课堂的那一刻起,提问便伴随我们左右。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由问题贯穿始终的,数学课堂教学也是由问题来驱动的。以有效的问题而贯穿的教学过程在课堂中有着重要作用。
一、问题引迁移,学以致用
对于一节课而言,它有着独特的知识点,但这些知识点却并不是独立的。把它放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它一定是前后连贯、螺旋上升的。把它放到所有学科中,也一定是互相关联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到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地位,把握住同化与迁移的关键点,才能设计出有利于学生进行问题迁移的驱动问题。
[片段一]
出示蚂蚁爬行视频。
你们也想跟着小蚂蚁一起运动吗? 伸出你们的小手,随着欢快的音乐和小蚂蚁一起爬一爬。
师:小蚂蚁又运动了一圈,你能用一句话说一下,小蚂蚁是怎样运动的吗?
生:沿着树叶边沿爬了一圈。
师:树叶边沿的这条线叫做边线。 小蚂蚁爬过的红色的边线的长度,大家知道叫什么吗?
生:周长。
师:你能从字面的意思来说说什么叫做周长吗?
生:“周”就是一周的意思,“长”就是长度的意思,所以我认为周长应该表示一周的长度。
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听过或了解过“周长”这个概念。并且对于三年的学生来说,在语文方面已经能够很好地解释“周长”这个词的意思。所以片段一中的提问“你能从字面的意思来说说什么叫做周长吗?”,学生就很容易的把生活中的经验和语文中的知识迁移进来,寻求了知识的整合。教师把握住了数学知识的认知起点和发展起点,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供了有效的引入。
二、问题促思考,明确方向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正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认知水平低下。而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系统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此时,如果教师直接将思维的过程讲解出来,学生依旧只是知识的接收者,而失去了思考与思维的独立性。我们可以利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为思维困惑中的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这不仅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能强化学生的荣誉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者与探索者。
[片段二]
出示三角形、长方形和树叶的图片。
师:我们已经能够很准确的找出图形的周长了,那我们能不能想出什么办法,知道图形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 你可以用什么办法得到他们的周长呢?
生:用尺子直接测量。
师:下面我们就来小组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图形的周长。在动手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准备怎么求出图形的周长的?
生:三角形的周长就是把它三条边加起来的和, 四边形的周长就是把它四条边加起来的和。
师:那么树叶的周长你要怎么测量呢?
(学生说出许多方法,教师给予点评,达成共识:用绳子围着曲线围成的图形绕一圈, 再把它拉直測量。)
由于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想象力,但是目的性与逻辑性不强,常常会远离核心问题,思考也会变得漫无边际,缺乏方向性,这也就不利于教学问题的顺利解决。在片段二的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将任务布置给学生,那么学生很可能出现思维混乱。而若在小组合作前,通过几个问题,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明确问题的具体指向,从而让问题更有针对性。让学生先思再做,就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促使学生更有效的思考问题。
三、 问题起辨析,点燃思维
数学教学中,尤其是概念的教学中,往往不缺少辨析。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中有些概念浅显易懂,学生也往往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但其中仍然存在一知半解,没有思考透彻。这种情况,学生自己很难意识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点燃学生的思维。
[片段三]
出示图片:
师:甲乙两部分谁的周长更长?
(大多数学生回答甲的周长更长。)
师:你为什么认为甲的周长更长呢?
生:因为甲那部分比较大。
师:那周长是什么意思呢?你能再来说一说吗?
(通过这个问题,学生逐渐明白了周长并不是比较大小。)
师:甲和乙的周长分别指哪一部分呢?指一指。
师:那么,现在你认为甲乙的周长相比谁更长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一样长……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大小这个概念往往比长度更加深刻,所以在出示这一个问题时,学生会很自然的往图形的大小方面作比较。实际上这个问题也就是周长与面积的辨析。刚提出问题时,大多数学生的答案都是错误的,但此时我们要尊重学生真实的思维困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适合学生主动建构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思路点拨,进行有效的指引。“你为什么认为甲的周长更长呢?那周长是什么意思呢?你能再来说一说吗?”这几个问题就像是神奇的魔术,让学生直面自己的错误,去思考自己的困惑,点燃了学生思考的欲望。
课堂中的问题决定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好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点燃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只有把握好学生的思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有效、高效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那么如何提出好问题,做到问题驱动学生的思维就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要思考和研究的。
作者简介
盛佩灵,1992年出生,女,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