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英语中的几种修辞格

2018-10-25柯桂珍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明喻漫谈双关

【摘要】修辞是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本文通过实例对常用英语修辞手法进行详尽阐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染力”,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质。

【关键词】修辞;鉴赏能力

【作者简介】柯桂珍(1965.12-),女,汉族,江西瑞昌市人九江职业大学, 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修辞( figures of speech)就是有效地运用语言,使语言更好地表达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虽然修辞不是教学的重点,但是,了解和正确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是阅读的重要保证,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下面我就常用的四种修辞手法进行详尽阐述:

一、Pun (双关语)

双关语是一种修辞法, 是一种文字游戏(play on words),它利用语义双关(Homographic Pun)或谐音双关(Homophonic Pun)的词或词组可达到诙谐幽默的效果,是英语常见的一种幽默形式,请看下面的一些小幽默,你能看出它们妙在何处?A;Waiter, waiter ! There is hair in my soup !

B:Thats right, Sir, its hare soup.

二、Simile(明喻)

Simile(明喻) 是指明确地说明不同性质的两种事物在某一点或几点上相似,构成“甲事物像 乙事物”的基本格式。Simile(明喻)指很明确、很明显的比喻,句子前面都有like或as.采用比喻可使事物的形象更加生动、逼真。

例如:(1)Merry falls like the gentle rain from the sky upon the earth.

慈悲像甘露从天空中降到大地。

something of ,有些相似(to some extent, somewhat)

(2)I am something of a musician . 我有一点点音乐知识。

说明型明喻:特点是通过简单具体的形象说明复杂、抽象的概念或过程。例如(1)Carlos Lehder was to cocaine transportation what Henry Ford was to cars . 卡洛斯﹒雷德与可卡因贩运的关系,正如亨利﹒福特与汽车的关系。

三、隐喻(Metaphor)

隐喻是根据两个事物间的某些共同的特征,用一事物去暗示另一事物的比喻方式。特点是把本体直接说成喻体,而不用比喻词。在形式上是相合(be)的关系,隐喻是以此喻彼。例如:(1)All the world is a stage.莎士比亚把大千世界比作一个舞台,人们都是舞台上的演员,这个比喻十分贴切。

(2)His employment with the Bell Lab offered him a foothold for a successful career. 他在貝尔实验室的就职为他提供了事业成功的稳固基础。此例中foothold喻为在社会奋斗中的良好起点。

四、拟人(Personification)

拟人化或称人格化,是一种极为生动的修辞手法。作者根据想象把无生命的东西当作有生命的东西来描写,赋予各种“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这样就可以使表现对象蝗特征更为突出感人。适当的采用似人化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渲染力和吸引力。

例如:“In a real sense ”says J. Carter Brown, “the gallerys distinguished director since 1969,”“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is a diplomat of the arts----a cultural attaché, if you will, that brings to America the artv of foreign lands and people and sends abroad the best and most characteristic of our native artistic creations.”

1969年任职 到今的美术馆的杰出馆长卡特.布良说:“国家美术展览馆实际上是艺术的外交家——一位文化专员 。只要你愿意,他就把异域异民的艺术介绍给美国,把我们最好、最有代表性的本乡本土的艺术创造传播到海外。”

五、结束语

由此可见,幽默生动的双关,形象鲜明的比喻,丰富多彩的隐喻,意境新颖的拟人,气势连贯的排比,处处体现英语语言的优美。理解修辞手段,有助于读者体会文章的“感染力”,使许多平淡的语言现象变得形象、生动、有趣和感人,从而更好地欣赏作者所创造的感官印象和感情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志国.高中英语教材中修辞现象漫谈[J].英语辅导报,2005(38).

[2]范家材.英语修辞赏析[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12).

[3]何常丽.英语修辞漫谈[J].菏泽学院学报,1998(1).

猜你喜欢

明喻漫谈双关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明喻翻译研究:以朱自清散文英译为例
弗朗西斯·培根《论学习》中的排比和明喻
双关
漫谈雾和霾
一语双关
双关辞格名称探源及研究概述
漫谈写意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