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2018-10-25周明霞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英语阅读高中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进程的全面推进,运用全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成为了我国教育教学领域未来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高中英语阅读作为英语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内容,在英语高考中占比约为50%,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关联密切。本文主要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为切入点,重点探索了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旨在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核心素养培养;教学

【作者简介】周明霞,江苏省仪征中学。

一、转变教学理念,落实培养计划

为了培养高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必须转变英语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必须在中央教育指导意见和各地教育部门相关政策的引领下,充分认识到英语阅读的教育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更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将教学计划落实到每一堂授课内容当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把握文本的含义、特点和层次结构等相关方面的要点内容,整合阅读文章主题,并将英语知识技能和语言技能与本文语境相融合,增进学生对文章内涵的认知和了解,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理解能力。为此,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切勿局限于各个知识点的把控,而是需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阐释和解读,并结合文章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其中既需要包含理解性问题,还需要包含细节性问题,同时注重设置应用性和综合性问题,促使学生在掌握文本含义的基础上,能够有自己的见解,通过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共享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学生思维品质,提高语言能力,强化学生学习能力。

二、丰富教学内容,锻炼思维品质

丰富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文本知识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古语有云:“讲学之功,贵在心悟;施教之功,在于诱导。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英语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学科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必须注重诱导,结合文本内容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对文本中富含英语知识的探索欲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指出:“思维锻炼与养成是体现语言学习成果的有效表达形式,语言能力的提升与各个环节的细节化训练属于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的密切关系。”因此在英语阅读课程学习中,教师必须注重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结合文本内涵,发散式地丰富教学内容,从思维角度出发,不断完善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需要运用英语表达文本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努力克服中文母语对学生思维学习的束缚,例如,通过识别、理解合推断层层递进的方式,促使学生形成英语学习思维。以“Lost civilizations”为例,教师在阅读授课时,可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加以分析,并向学生提出预设问题,使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文本内容,譬如“What countries are there in the four ancient civilizations?”,从而引导学生领略古代各种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引入罗马庞贝古城、楼兰的文明史,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的英语知识。在课程学习中,教师还可帮助学生回顾过往词汇,学习新词汇,为学生顺利通读全文清扫障碍,同时还可为学生分析、概括各个诗句信息之间的逻辑关联,锻炼学生思维品质。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指的是人类在社会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自我表达和信息理解的能力,语言能力也是高中英语学科教育中核心素养中的基础内容,其既包含常用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同时也包含了对语言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能力、交集身份意识、语言意识等内容。高中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英语教学必须从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角度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倡导教师综合运用参与、实践、体验、团队合作、互动交流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新版教材中的阅读文本具有贴近生活、交际性强的明显特点,其文本内容大多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可促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将文章内容与日常常见事物相结合,体现文本实用性特点,积极发挥学生发散思维。为了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教师必须根据阅读文本内容创设情境体验,设计交际任务,支持和鼓励学生敢于自编自演,通过问题设置、小组研讨、情景回话、情景式教学等方式,促使学生将文本知识与话题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切换,增进授课新鲜感、生动感和真实感,使学生在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引导下,提高自我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Fog”一文时,教师可预先布置课堂作业,使学生在课堂上采用情景对话的方式与自己的好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交流内容自行选择,比如自己居住城市的大雾天气、在雾天漫步的感受、中国其他城市的雾天景象等多样化内容,同时还可适当拓展关于雾霾、环保等方面的课外知识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同时,能够通过情景式教学方法充分锻炼自身的语言能力。

四、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文化品格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为了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有效拓展学习渠道,必须不断优化教学手段。”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阅读授课中充分运用现代化电子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拓宽英语运用和学习渠道,推动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现阶段,以互联网和计算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教育技术作为全新教学手段,在全球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微课、慕课、远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新型教学路径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的积极作用,有效提高了英语阅读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交互性,从而帮助教师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文化品格。与此同时,利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技术创建教学情景,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课堂知识学习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学习当中来,也有助于教师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料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通过多元化路径接受英语知识信息,全面提升学生文化品格。比如,在教授“English and its history ”一文时, 文章内容主要介绍了不同的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和历史,比如在古英语学习中人们会遇到一些困难,其中一些词汇和句子的含义随着岁月的变化已经演变为其他意思,这给现代人了解古英语的文化和历史带来了困难。据此,教师可适当展开英语历史文化拓展,比如为学生讲解17世纪英国人在大航海时代征服世界的历程,讲述现代英语的流传起因,同时还提到了莎士比亚、塞缪尔约翰逊、诺厄韦伯斯特等历史著名人物,概述了英语在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地传播并成为官方用于的历程。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大航海时代的历史,增进学生对文章所描述背景的理解,同时还可适当拓展莎士比亚的诗篇和塞缪尔约翰逊编译的词典,培养学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文化品格。

五、加强课外阅读,强化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世纪教育教学已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室授课,与此同时,深度的社会变革也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必须不断拓宽自主化学习渠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展课外阅读量,以此提高英语学习水平,强化自身学习能力。

六、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全面落实中央和教育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授课品质,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在時代创新的历史力量驱动下,不断发掘学生个体潜能,同时更要具有坚定的教育匠心精神和无穷的创新精神,深入挖掘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探讨合适的教学策略,适应时代发展对教育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善用现代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合理设计课堂阅读教学,实现课堂最佳授课下欧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和文化品格,全面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2]廖国荣.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亚太教育,2016 (25):56.

[3]成慧.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J]. 教育,2016(12):115.

[4]冉建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东西南北:教育,2017(5):67.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培养英语阅读高中
育核心素养 促语法技能
融入乡土元素的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探讨在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