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究英语阅读文本,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2018-10-25蒋阳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批判性文本阅读教学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深入解读文本,进行探究式阅读,抓住语篇主题,挖掘文本内涵,拓展文本空间是培养思维品质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思维品质;探究文本

【作者简介】蒋阳,安徽省肥东二中。

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者相互联系。而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发展思维品质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一、阅读教学是培养高中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

当前的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探究主题意义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 ,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 。所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不只是停留在对文字表层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上,而是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文学性解读及文化性意义建构,挖掘深层含义,以帮助学生获得认知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二、目前我国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我国,学生的英语能力发展通常滞后于思维发展 ,不少英语教师缺乏对阅读文本进行仔细的研读和深入挖掘 ,只注重对词汇,短语,语法和句型结构等内容的讲解和练习,导致大多数英语阅读文本只被用作教师讲授语言知识点的载体,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人生观 、价值观等人文精神层面的意义和通过阅读课锻炼学生思辨能力的功能往往被忽视,这势必无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的真实情况出发 ,探究文本内容 ,为课堂中的思维拓展提供逻辑起点。

三、深入解读文本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手段

以北师大版Senior High English中课文为例:

1.抓住语篇主题,强化思维的逻辑性。学生的思维培养不应该也不能直接指向创新性思维或批判性思维 ,教师首先要考虑培养学生基于生活常识的逻辑思维。因此,阅读教学活动应首先从分析语篇主题入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例1,A Matter of Taste(Unit6)一文,针对第三幅画“poppy”,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Why did the painter name the painting “Poppy”?让学生阐释图画的含义,得出结论。(Ss:The beautiful woman is like a poppy,a beautiful flower which can make people addicted.)然后提问:Do you like “poppy”?让学生个性化地发表见解,最后回到文本的主题A Matter of Taste(品味问题),思维的逻辑性得到了强化。

例2,The Spirit of Explorers(Unit7) 一文,课文明确提到Eric,Biarni和Leif三人都到了北美,但文章结尾处却只提到Eric和Leif:We know about Eric the Red and Leifs deeds through stories...They are the first records we have of Europeans sailing to the Americas.教师针对这点可以提问:T:Why didnt the author mention Biarni at the end of the text,who had also reached Greenland?启发学生联系文章主题:Eric 是最早到达Greenland的欧洲人,而Leif是最早到达the coast of present-day Canada和Newfoundland的欧洲人,体现了“The Spirit of Explorers”这一文本主题。

2.挖掘文本内涵,发展思维的批判性。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对事物或者观点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而基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阅读方式我们称之为批判性阅读。在这个过程中,读者既要能理解作者观点,还要能够评价观点,指出其理论是否正确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识别作者观点并进行合理质疑,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十分重要。以 A Material World(Unit10)为例:

课文描写Charles 如何放弃富人的生活方式,给自己带来了快乐。结尾部分渲染了Charles的快乐感受,文章写到“No,Im much happier now.I wouldnt go back to being rich for anything-no way.”教师引导学生质疑,T:What did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挖掘出了文本蕴含的中心思想:Money doesnt equal happiness. 然后继续往深层次挖掘,Discussion:Did Charles really mean people should be poor?If you were rich,what should you do?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作者并非提倡贫穷;人需要创造财富,而不贪图物质享受,才能为社会做贡献,才能体会到奉献所带来的愉悦。这种批判性阅读方式有助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的發展。

3.拓展文本空间,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创造性是指学生在实践体验活动中,能摆脱思维定势,敢于超越常规,重新架构原有知识,产生新的独特的想法和做法,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On Your Bike(Unit9)一文描写了阿姆斯特丹的白色自行车计划,文章的主题是节能和环保,但教师授课要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生活中。

T:Do you think the “White bikes”Would be good for your town or city?Why?根据实际,大部分学生会给出否定回答,相应的理由如下:S1;In our town,the traffic is too heavy.S2:Only using the bike is inconvenient if the weather is bad.S3:For those who are busy, riding a bike is too slow...这时,针对上述理由,教师可让学生设计出满足自己需求的自行车,并画出设计图,然后选派代表在投影仪上用英语对它的性能进行介绍,这样就走出了文本,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在英语教学中鼓励了科技创新。

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读后活动如话题辩论、拓展写作来实现能力迁移和语言创新,从而实现思维创新。如My Favourite Comedy(Unit17)一文,学生在学习了Text1和Text2后,了解了 Mr Bean和Rowan Atkinson两个人物的异同,为了达到知识迁移和语言创新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通过文章末尾John Lloyd对Rowan的评价“....I was convinced he would be more famous than Chaplin.”提到的喜剧大师卓别林为题,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网上搜索和筛选有关喜剧大师卓别林的信息,并仿照课文内容介绍他的早年生活、职业生涯和成就,并作出评论。这样就拓展了文本空间,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本课所学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迁移,实现了思维的创新。

四、结束语

总之,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是师生、作者和文本的多重對话 ,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只有在深人解读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 ,才能真正挖掘和利用材料文本的内涵 ,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开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个性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2-6.

[2]张金秀.英语学科思维品质培养面临的困境和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7):6-11.

猜你喜欢

批判性文本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