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之所至,心之所向
2018-10-25贾乐妍
贾乐妍
世上的事,人们做了,大多求一个结果。荣誉也好,转变也好,终归是有所求的。但还有两种情况是例外,一种是不问结果,一种是不论结果。
人生下来就在社会上扮演着某种角色,承担着某些责任。有些事是我们的责任,不管有用与否,难易与否,属于你的事,就应该尽全力去做,而不是因困难或没有结果而放弃,此之谓不问结果。
不论结果的事,做与不做,看似一样,其实完全不同。鲁迅曾将腐朽的中华民族比作沉睡在没有出口的铁屋子里的人,大火已经烧过来,将他们唤醒也毫无意义,所以他曾一度消沉。但呐喊真的只是徒劳吗?多少有识之士在他的呐喊下奋起,即便反抗只留下了一抹“淡红的血色”。但抗争的精神、不屈的意志终将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锋利的长剑。《四世同堂》中,瑞宣在日本人庆祝中国领土沦陷的游行上,既担心有人反抗,却又希望有人反抗。尽管他清楚反抗只会有血淋淋的下场而并不能改变什么,但当庆典上所有人都缄默时,他还是忍不住痛心叹息道:“北平已经死了”。一些事,做与不做,更多地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的体现。可能影响微乎其微,但它至少证明了这件事还有人做,还有人在做。
还有一类人,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行“明知不可”之事。孔子怀一颗济世之心,游天下传道,也曾被隐士不理解和嘲笑,认为他不可能改变这个黑暗的社会。孔子自然知晓自己“道之不行”,但,那是“下学人事,上达天理”的豁达和问心无愧。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儒家思想,正是有着“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入世精神。明朝魏忠贤结党营私,谋杀异己,把持朝纲,但仍有无数正义之士纵死不妥协,不过是为了坚守心中的道义。心怀天下,顺心而为,问心无愧。“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古人早已用行动证明了这句话。
当今社会,“敢为天下先”的人已不多见,就连属于自己的责任都不是人人可以尽到。社会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心变得浮躁而功利,似乎做的每一件事都懷着一定的目的。“我不做的事,有的是人做”,这其实是逃避责任的借口,为自己的怠惰找理由。“我不做的事,没人会做”,但只要你做了,其中的意义,自然大不相同——做了不一定有用,但至少能证明我曾努力过,心中坦荡,不留遗憾。
该做的事,不问结果去做。想做的事,不论结果去做。
不必太在意结果,不过是责之所至,心之所向。
(编辑:关晓星)
评点:孟邻
写责任的文章很多,如何避免空洞和流于口号式的呐喊,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其亮点在于有逻辑的推论和有力的证据:有的事不问结果,因为是该做的;有的事不论结果,也要去做,因为是想做的,因为涉及到如何使社会变得更好。责任所至,就是心的方向,至少可以使人生无悔。文章语言并不华丽,但句句在理,有很强的思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