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的姿态:一代人的远和近
2018-10-25何欣航
何欣航
上世纪末的激流岛,黑夜的眼睛亮起,急切地向天空寻章摘句;大变动的时代语境下,我们依旧执着地寻找光明,渴望从触碰文学中体察爱与诗性。在对阅读的“生态关怀”中,书籍正朝我们走来,以更近的姿态,融入我们的生命脉络。
作家唐诺有言:“好的读者应该勇敢些、坚韧些,走向那不作声、不叫嚣的寂寞书架一角。”的确,书籍、文学,从不搔首弄姿,长期以一种近乎“高冷”的姿态摆渡于生活迷津中。二十世纪初,阵阵《热风》刮过精神荒原,文学成为鲁迅先生用以“引领国民性的灯火”;上世纪下半叶,书籍的社会功能被畸形膨胀,“伤痕文学”“寻根文学”等被抬高为时代的号角与旗帜。过犹不及,反向的思潮因而生发,我们开始质疑文学救赎的功能是否纯属妄念,“读书无用论”也已悄然流行。当文学的意义被过分放大后,读者甚至产生了“阅读信心匮缺”,在对文学“距离甚远”的思维定势与刻板印象中,书籍难逃被束之高阁的命运。
可喜的是,今天,文学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驰入我们的视野中。或许,明史也曾冷清寂寞,《明朝那些事儿》却能拨开历史的云翳;或许,金朝仅是教科书上一个模糊的符号,《射雕英雄传》却再现了剑影斑驳的朝代风云。而这也是学校提倡阅读,设立读书心得分享会的初衷——将书籍与个体的人文感悟相关联,触发植根现实的心灵体验,而非带来文学与现实的脱节。
人文学者赵越胜曾在《燃灯者》中,大力倡导与周辅成先生研读伦理学经典般的“严肃阅读”。但,将视线放宽至现实议题中,对“严肃阅读”的推崇使众多带有趣味性的“白话史”、“武侠小说”沦为口诛笔伐的对象。然而,多数雅俗共赏的文本,都并非在倡导“低幼化”,摒弃沉潜深流的思考,而是在更广泛的社会基础中,在贴近受众的姿态下散发灵性、传播多元。
调试与彷徨的转型时代,文学将以何种姿态面朝我们?是并肩而行,抑或是渐行渐远?于我而言,我更偏爱一曲与日常相应和的牧歌,一种来自“精神共同体”的启蒙。诚如社会学家齐泽克所言:“当你在自己日常生活体验中都能看到某个哲学家诸概念的痕迹,那个时候,你才能确认你对那个哲学家的真爱。”
从最远到最近的碰触中,我们方能感受到文字最坚实的力量,觅及精神原野上最静美的乡愁。
(编辑:王莹)
评点:赖文莲
此文贵在新颖。文题即让人耳目一新,化用顾城的诗歌“一代人的远和近”,实则抛出小作者的思考:书籍于我们时代的姿态,到底是渐行渐远,还是并肩而行?接下来的思路便较为清晰了——作者另辟蹊径,探寻多数书籍失去时代话语权的缘由,鞭辟入里地分析出了“對文学‘距离甚远的思维定势与刻板印象”这一原因,已提升了文章的高度。但文章并不于此戛然而止,并未一味唱衰“白话史”“武侠小说”,而是将严肃文学与现实情境结合在一起,以抛出最后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转型时代的阅读,探索最远与最近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与材料内容有部分脱节,行文不够清晰。但是,整体来看,文气浓郁,有一定思辨性,不失为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