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探讨

2018-10-25余炜炜

教师·上 2018年9期
关键词:科学融合艺术

摘 要:社会发展需要综合性人才和创新人才。未来的教育科学与人文并重已成为一种重要理念。教育实践证明,课程综合性改革不仅需要自然学科之间、人文学科之间的课程相互整合,而且还需要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的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环境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如何将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进行融合?文章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以及科学与艺术融合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科学;艺术;融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6-28

作者简介:余炜炜,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教研员,高级教师。

我国基础教育长期实施分科课程,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训练学科思维和技能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这种分科课程也渐渐显示了一些不足。例如,当学生认识客观世界事物时,只能从学科角度思考和理解,而不能从整体上全面系统地理解、把握,导致对事物的认识比较片面,思维比较狭窄、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综合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现代社会需要科学与人文素养并重的综合性人才和创新性人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新课程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与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2001年起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教育的综合性,设制了中小学艺术、科学等综合课程。教育实践证明,中小学开设综合课程和进行综合性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未来的教育,科学与人文并重已成为一种教育理念。课程综合性的改革不仅仅是自然学科之间、人文学科之间的课程相互整合,而且还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环境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当然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如何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进行融合?本人谈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科学是以多样性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现象和规律的活动,本质特征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实验活动和逻辑推理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

艺术是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通过审美和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情感理想。艺术的本质特征是情感表现。

科学与艺术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世界,都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活动,都是大脑对世界的反映。科学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艺术是人们认识世界活动中的审美和情感表现,情感是人们认识世界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主要通过感觉产生,艺术的本质是情感的表达,包含形象思维和和逻辑思维,偏重形象思维。

科学和艺术都来源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都属于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科学是不断揭示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规律的思维活动,属于大脑皮层的功能,偏理性;而艺术则是表达对客观世界和人类感知、看法的思维活动,属于感官功能,偏感性。科学和艺术都是人的思维活动。

人的情感总是伴随着探究客观世界的活动过程而产生,情感和科学探究同时存在,彼此融合,不会独立分开。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存在没有情感的探究活动,也不存在没有探究活动的情感。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人们有意识地将认识客观世界的探究活动和情感表现分开研究,这才形成了今天的科学与艺术。本质上科学与艺术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且是融合在一起的。

二、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科学是探究自然世界的活动,而科学教育不同于科学,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学习用科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

艺术教育不同于艺术,也是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感知和体验自然事物的真、美过程中学习艺术知识和技能,学会用艺术形式表达美和情感理想,培养人文艺术素养,发展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

科学教育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逻辑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艺术教育则偏重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想象力、情感表达能力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艺术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五官感受和体验客观事物,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主要在感知阶段,用直观形象的艺术形式创造再现现实和表达情感理想。而科学教育则是引导学生探究认识客观事物,不仅要感知和体验客观事物,还要在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究客观事物的本质特性,并学会用抽象的科学语言表达对事物本质特性的认识、理解,用科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

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在教学方法和教育内容、交流表達形式、思维品质发展方向等方面都有差异,各自侧重面不同,但本质都是培养人的活动,都是引导学生探究客观世界的真和美,表达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情感,学习创造,发展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

三、科学与艺术融合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本应具有综合性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现行的分科课程把教育分解形成了各种学科教育,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忽视了教育的整体性、综合性。例如,把教育中的科学和艺术分离,形成了今天的“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各自分别强调科学精神和艺术素养,将科学精神和艺术素养分离,其实科学精神和艺术素养是人的素养的不同表现,是一个整体,且是融合在一起的。人为地将科学精神和艺术素养分离导致人的素养不全面,这就是分科教育带来的影响,使教育缺乏完整性,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开展了“科学与艺术融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课题研究,希望将科学与艺术融合,实质是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目的是还原教育本来面目,恢复教育的完整性和综合性,发挥教育的全面育人作用。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只要在教育思想、理念、内容、方法、目标等方面融合,就能实现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使教育既有科学教育功能,也具有艺术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教育目标融合。现行的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一些基本目标如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身心健康、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团结、友善、合作、爱国、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相同。要将科学教育目标中的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质疑求证等科学思想与艺术教育目标中的审美意识、情感表达、艺术知识技能、艺术表达形式等进行融合。例如,《蚂蚁》的科学教育主要目标是探究蚂蚁的结构、性质、功能和生活习性等,而作为艺术教育内容时的主要目标是观察发现蚂蚁的形状特征、生活习性、团结友爱精神和美等,将这些目标融为一体,就实现了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目標的融合。

教育内容融合。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内容都是客观世界,也就是说同一客观事物既是科学教育内容也是艺术教育内容,科学与艺术“同源”,都来源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真”是科学教育内容,其中的“美”是艺术教育内容,“真”和“美”本身就融合在同一事物之中。例如,光是一种自然事物,作为科学教育内容是要探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现象及其规律;作为艺术教育内容是要学生探究发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所产生的美,产生愉悦的情感和想象力。科学与艺术存在于同一事物之中,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需要用科学和艺术的意识、思想和眼光去探究、发现。

教育方法融合。不论是科学教育还是艺术教育,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基本相同,都需要通过人的五官感知和大脑思考。艺术教育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主要是感知和体验,而科学教育认识客观事物时主要是探究,探究方法包含了艺术教育的感知和体验方法,但是比感知体验认识客观事物更深刻、更科学,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表面的“真”和“美”,而且还能探究客观事物内部的“真”和“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深刻、更准确和更科学。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越深入,对客观事物把握就更准确,理解就更透彻,离“真理”就更接近,发现的不仅是具体直观的形象美,还有内部本质特征的抽象美,产生的情感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燃烧”是一种自然现象,教师可以用观察感知的方法认识燃烧并用绘图的形式描述燃烧的形态、发光发热的状况、燃烧火焰的色彩,也可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了解掌握燃烧的原理并用科学符号表示燃烧的化学反应原理,还可用动画、视频等艺术展示燃烧的变化过程。不同方法的融合能使学生加深对燃烧的认识、理解,发现燃烧现象的美和表达对燃烧现象的喜爱之情而产生想像。科学方法比较抽象、理性,而艺术方法比较具体、直观、形象和感性,两种方法融合,使表达、交流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更加准确,既直观形象又抽象,便于认识理解。艺术形式的表达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和情感的表达,科学方法的表达有利于学生理性逻辑思维的形成,对于学生思维整体发展特别是创新思维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学教育的数学模型、实物模型、实验、图表、科学语言等与艺术教育的绘画、戏曲、影视、音乐、舞蹈等手段融合特别符合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科学与艺术本身原本就融合在一起,是一个整体,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我们所倡导的科学与艺术融合是针对目前的分科教育而言,融合体现在教育思想、理念、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其核心是思维的融合。思维的融合才是深度融合和本质融合。不论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于基础教育来说一个重要的核心目标就是开发学生的大脑,促进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的发展。思维对儿童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创新思维更是儿童未来发展价值的核心。

四、结语

教育实践证明,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是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发挥育人功能。对于改变我们目前分科课程过分关注学科知识传授、学生被动接受、记忆知识、大量机械习题训练的教育现状,推动综合课程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就像一位老师所说那样:“科学与艺术融合”给教育打开了一扇“窗户”,提出了基础教育未来的一种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 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试行)[Z].教基〔2001〕17 号.2001-06-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 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余炜炜.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 育出版社,2012.

[5]祝法祥.初中科学结课艺术的新尝试 [J].课程教育研究,2013(28):157- 158.

猜你喜欢

科学融合艺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