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校训现状分析与研究

2018-10-25戴萌娜张建华滕文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全校师生校训医学院校

戴萌娜,张建华,滕文杰,周 珊

(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校训是大学精神和灵魂的升华,它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传统和特色,是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信仰[1]。医学模式人性化发展,患者主体意识增强,然而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精神略显滞后,医患关系空前紧张。校训是医护人员最初接受的医德医风教育,好的校训能够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本文通过对我国47所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校训进行分析,试图理清医学院校校训现状与价值取向,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为医学院校校训的完善提出参考建议,充分发挥校训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功能。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基于学校官方网站资料的真实性与及时性,通过学校官网检索我国地方性47所高等医学院校校训,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词性分析(见表1)。按照词义将我国47所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校训拆分合并为103个词语。可见医学院校多选用动词,少有名词、修饰性和描述性的词语,这也体现了医学实践性特点。

表1 47所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校训词性统计

2.词语使用频率分析(见表2)。我国47所地方高等医学院校的校训中,使用最多的词语是博学,其次是厚德。可见学习知识与品德修养是高校关注的重点。

表2 47所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校训用词统计

3.内容与内涵分析(见表3)。对校训的103个词语进行同义词归类,主要集中在道德、学习、医学、实践四方面。注重道德修养与学习的词语居多,结合表2可知,重德与尚学成为当代医学院校的主要价值取向。涉及到医学的词语仅占21.36%。从校训总体来看,57%的医学校训没有体现医学主题。

表3 47所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校训同义词统计

4.句式结构分析(见表4)。我国47所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校训的句式共有五种:两言八字式、四言八字式、两言四字式、一言四字式、三言十字式。使用最多的是两言八字式,占66%;其次是四言八字式,占23%。可见校训句式注重简练、工整、对称。

5.词源分析。校训来源大多为古籍,部分为名人题词的形式。例如贵州医科大学校训:诚于己、忠于群、敬往思来是其校长李宗恩在建校时提出的;中国医科大学校训: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是毛泽东主席在革命战争年代提出的。借鉴古籍的词语大多出自:《礼记》《易·坤》《论语·雍也》《大学》。可见,校训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表4 47所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校训字数统计

6.校训展示情况。47所学校在官网主页直观显示校训的仅有27所,占总数的57.45%。对校训有释义的学校有33所,占70.21%。其中有释义的学校中,校训释义主要分布在二级、三级标题,统计得,二级标题的占78.78%,大多为“学校概况”下的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的占21.21%,大多为“学校章程”下的三级标题。

三、讨论与建议

1.医学主题缺失、有待挖掘医学文化。当前医学院校校训对于医学专业特色体现尚不明显,与普通综合性大学校训并无差异,难以突出医学院主题。主要是因为高校过于重视传统文化,盲目模仿名校校训。对于医学院校来讲,尤其需要展现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风采,深入挖掘医学古籍文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推动医患关系从传统的主动-被动型变成了共同参与型[3]。在校训的设计中既要突出医学专业特色又要突出道德伦理的重要性,讲医与德相融合,继承和发扬医乃仁术的行医原则[4]。立足于医学教育的专业性与实践性特点,结合医学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凝练出具有医学伦理道德的校训。

2.雷同现象明显、还需展现本校特色。医学院校的校训大多源于古人名言,带有浓重的传统文化色彩。重复使用的词语甚多,使用最多的词语重复率高达66%,用词匮乏局限;句式集中在两言八字式,形式上追求对称与工整,过于单一,缺乏创新。部分校训内容不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主题,具有明显滞后性。校训的雷同是中国高校教育理念单一、教育模式统一化的表现[5]。医学院校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和方向,根据本校的定位和特色凝练校训,突出办学宗旨。只有将学校所处的地域、学院文化和师生共同特点反映出来,并注入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才能成为全校师生有认同感的校训[6]。

3.重视程度不够、理应民主制定校训。当前对校训不够重视的问题普遍存在[7],在医学院校中尤其严重。学校虽然都已设置校训,但并未对其内容来源等进行释义,因多为古典名言,对学生来讲难免晦涩难懂,最后校训的设置流于形式。要加强对校训的宣传,可以将校训展示到学校官网主页,并设置专门栏目对其校训内涵来源等进行释义,还可以将校训印在校报等宣传书上,既方便社会了解本校特色,又能给全校师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校训的形成过程中,要注重民主性,可通过民主参与、集思广益的方式,广泛地吸引全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层层组织讨论,力求形成共识,使校训产生的过程成为提炼大学精神的过程,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形成共同追求的过程[8]。还可邀请语言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校训的制定,尽量避免口号式的校训,多用劝勉类句式[9]。

猜你喜欢

全校师生校训医学院校
校训展示墙
校训展示墙
勇敢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钟祥市莫愁小学:交通辅导员进校园
口语交际班(十七)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