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心目中的医学楷模调查与分析

2018-10-25申宁宁李忠彦曹永福于双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心目白求恩楷模

石 嫣,申宁宁,张 意,李忠彦,曹永福,于双成*

(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2.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

中国人的健康,有赖中国医学人的呵护。中国医学的未来,有赖中国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2012年国家提出 “卓越医生培养计划”,其目标是既要重视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更要重视医学生医德素养的塑造[1]。有别于医学知识传授和临床技能培训,作为精神品质的医德养成,有赖于优秀医学精神的涵养,尤其是有赖于体现着优秀医学精神的医学先进人物的感召。作为医学生群体,其心目中的医学楷模是谁,这些榜样人物是怎样走入医学生的心灵,学生崇拜他们的缘由是什么,了解这一切,可为以医德涵养为核心的医学人文教育提供有益启示。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 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定吉林大学、山东大学、泰山医学院和滨州医学院2013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共抽取440名学生。

(二) 调查方法。

以“古今中外医疗卫生领域楷模式人物”为主题,设计3个简单又清晰的问题,从医学生的视角了解其心目中的医学楷模及崇拜医学楷模的缘由。向上述四所院校的学生发放问卷440份,回收有效问卷436份(吉林大学202份、山东大学65份、泰山医学院99份、滨州医学院70份),有效回收率99.1%。根据学生对问卷的填写情况,筛选其中61名学生做深入访谈,旨在了解他们崇拜的医学楷模是如何走入自己的心灵。

对问卷及访谈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整理。采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医学生知晓的医学楷模。

对第一个问题——您知道的医学楷模有谁?学生在问卷中共提及125人。其中,国内95人,国外30人;古代16人,近现代109人,基本上属于古今中外的医学名人。吉林大学医学生知晓的楷模人物前三位依次是:白求恩142人(70.3%)、华佗125人(61.9%)、李时珍99人(49.0);山东大学:华佗40人(61.5%)、白求恩35人(53.8%)、钟南山34人(52.3%);泰安医学院:华佗69人(69.7%)、李时珍51人(51.5%)、扁鹊41人(41.1%);滨州医学院:华佗36人(51.4%)、李时珍30人(42.9%)、扁鹊27人(38.6%)。

(二)医学生崇拜的医学楷模。

对第二个问题——您崇敬的医学楷模是谁?学生填写的共有67人次。其中,国内有57人,国外10人;古代8人,近现代59人。四所学校医学生崇拜的医学楷模,排在前十位的汇集如下(见附表)。

附表 临床医学生崇拜的医学楷模的统计分析(前十位)

从整体上来看,一是学生崇拜的医学楷模与其知晓者基本吻合;二是相比于知晓,学生崇拜的医学楷模人物中,属于当代的有所增多;三是部分学生崇拜的医学楷模是自己的父母、老师和接触的临床医生。

(三)医学生崇拜医学楷模的缘由。

本次调查的重中之重是第三个问题——学生崇拜医学楷模的缘由,这是在前两个问题基础上进一步的追问。笔者对学生阐述的内容进行主题分析、抽取关键词,并以相应的主题概念予以规范。参照吴阶平院士总结的临床医学人才标准[2],将学生阐述的崇拜缘由归为八个方面,按频次排序依次为:领域内的成就、无私奉献精神、医疗技术高超、医德品质高尚、医疗事业的热忱、创新探索精神、艺术服务能力、医学知识丰富。值得注意的是,“医德品质高尚”在学生的心目中仅列第四位。

(四)访谈内容与结果。

医学生心目中的医学楷模,是以何种方式、何种路径走入其心灵?这些楷模人物怎样地感动学生、激励学生,成为医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为了解析这些疑问,笔者以“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心目中的医学楷模”、“您所叙述的崇拜医学楷模的缘由,这种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为题,对筛选的61名医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分析访谈结果发现:医学生对我国古代医学楷模的了解主要是在小学阶段通过老师课堂的讲解;而对国外、近现代的医学楷模的了解主要是在大学阶段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到的;个别的是在医学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了解的。

对于“您所叙述的崇拜医学楷模的缘由,这种观念如何形成?”这一问题,学生阐述的丰富而多样,对其梳理分析,大致概括为如下几方面,一是这种观念的形成与其家庭有关,如父母是临床医生,他们对临床医疗工作秉承的理念,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与实际的临床实践感受有关,如部分学生认为在临床见习阶段的所见所闻,对自己的行医观念影响甚大;三是与媒体宣传有关,如新闻媒体对医学楷模的宣传和对不良行为的抨击,都会对自己的心灵产生震撼。

三、讨 论

(一)医学生心中充盈着医学楷模的榜样力量。

目前实施的卓越医生培养计划,就是在深化、强化医学教育的精英意蕴——专业能力和医德品质的俱佳。古希腊的名言“模范比教训更有力量”给予的启示就是,医学楷模人物的精神、事迹对医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对医学生的医德品质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本次调查显示,许多古今中外的医学楷模早已悄然成为医学生心目中的偶像,这些楷模人物体现着医学精神,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得益于长久以来的传统文化熏陶,得益于医学人文教育的强化,得益于社会文化、社会舆论的积极引导。

医学生崇拜的医学楷模,许许多多来自于他们的身边,他们的父母、他们的老师。正如另一位医学生所说“作为医生们的孩子,我以爸爸妈妈为榜样”[3],这些虽够不上名人的医学工作者,其鲜活而具体的事迹,对医学生更具教育价值。医学生能够从榜样人物的典型事迹中受到启迪与鼓舞,能够将榜样人物在从医过程中体现的精神、信仰转化成对自身的激励作用[4]。

(二)医德观念在医学生心目中并未拥有神圣的地位。

在医学生崇拜医学楷模缘由的调查中,“医德品质高尚”仅居第四。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备受大众敬重并冠以“德”字的两种职业,一是医生,二是教师。“好医生不但要医疗技术好,更重要的是品德要好”[5]。可见,对于医者而言,医德品质是最为重要、最为首要的第一要素。本次调查表明,医学生的内心深处同样有着“医学技术至上”和“功利主义”的倾向,这与时下医学界、医学教育界和医疗卫生领域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有着根源上的一致性——医德意识欠佳。

无论是西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还是中国的“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医学理念,都倡导以医德为核心的医学人文情怀。但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教育仍然存在着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医德意识和医德观念的形成,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目标,这是现阶段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医学楷模事迹有待进一步融入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人文教育,不同于医学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有其自身独特的目标,亦就会有其实现目标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其中,以医学楷模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为素材,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是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最为突出的特点。以吉林大学为例,目前广泛开展“重走白求恩路,重铸医学魂”的系列活动,让白求恩精神、白求恩式的好医生,深入学生的内心。这一点,在学生问卷中充分体现出来,吉林大学的学生将白求恩列为知晓和崇拜的第一位。近年来,国家或地方以各种方式评选出的“白求恩式好医生”,有多少位感人至深的医者形象,呈现在大众面前。这些人、这些事、这些优秀的精神品质,不能游离于医学人文教育教学之外。

本次调查,不少学生提到了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师长,提到了学生身边的使之感动、激励其前行的榜样。挖掘身边的榜样,树立本校和本学科的先进人物,以身边的榜样为榜样,更具现实性和可行性,同样是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心目白求恩楷模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悠悠一夏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我心目中的小学
心目中的夏天
完美楷模
【时代楷模】
爱国奉献的楷模
白求恩纪念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