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学科思维导图的实践与研究

2018-10-25马丽晶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喉头外科导图

肖 洋,马丽晶*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医学生的培养包括基础知识和临床思维两个部分,在基础知识学习中有大量的信息要素需要记忆,并需要与相关知识关联理解;同时,医学作为实践性的自然科学,更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更需要培养医学生具备全面并细致的临床思维和逻辑能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循序渐进及交叉渗入的知识点很多,要求学生系统规范掌握与整合。在研究生教学中利用学科思维导图的全景性和结构性特点,改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一年级硕士研究生42人。

(二)研究方法。

2015-2017两学年第一学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开课前,将42名学生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1人,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学科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平时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学科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强调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师根据每节课内容提前准备学科思维导图,包括培养整体思维的学科思维导图和培养发散临床思维的学科思维导图两大类。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材全书的重点教学内容的学科思维导图(见图1),让学生在接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之初,就了解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的知识,明确学习预期和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有助于最终获得良好的学习质量。

图1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的整体学科思维导图

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分析教学思维导图(见图2)。首先,教师可构建一呼吸困难患者的就诊情景,让学生利用学科思维导图的方法分析诊疗思路。教师的学科思维导图通过患者基本情况和体征等信息,可以判断呼吸困难性质及分度,判断可能病因,最终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法。这样既可以串联起呼吸困难相关疾病的各个知识要点,又有助于学生今后在临床工作中碰到类似患者可以条理清晰的分析和诊疗。

(三)成绩统计方法。

每名学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绩由知识点(40%)和临床病例分析(60%)两部分组成。所有数据采用SPSS 2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图2 呼吸困难患者诊治的学科思维导图

二、结 果

两组学生成绩比较如下(见附表)。

附表 两组学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考试成绩比较分)

注:*P<0.05

三、讨 论

(一)学科思维导图的简介。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1],通过绘制放射性图表来展现可视化的思维过程,以节点来代表一个概念、主题或想法,以线段或弧线连接,从而展示概念之间、细节之间或想法之间的关系,启发发散性的联想思维能力,协助组织梳理知识点及思维过程。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从而开启全脑运作模式。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学科思维导图的概念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刘濯源首先提出。思维导图主要强调放射性思维,而学科思维导图则更强调结构化思维。要求每个概念之间必须要有清晰明确的逻辑关系,才能用引导线将其连接起来。所以学科思维导图的绘制更严谨,更规范,必须要按学科本身的结构、规律、特点来绘制,对绘制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学科功底有较高的要求。

(二)学科思维导图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意义。

1.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整体思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知识点繁杂分散,教材的编排是以疾病为主线,割裂了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利用学科思维导图的全景性和严谨性,可以将散在的知识点用线条串接,组织、归纳和整理教学内容与思路,做出知识内容结构图,在宏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把握[2],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重点突出、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知识框架。

2.培养学生自由发散的临床思维。学科思维导图的结构性思考方法除了加速资料的累积量外,更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更有逻辑性和系统性[3]。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既往的学习知识,将学科思维导图与情景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利用学科思维导图对临床问题进行分析,独立思考疾病与症状和体征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自主的临床思维能力。

3.通过交流优秀的学科思维导图使教学相长。一方面,教师采用学科思维导图备课可以从宏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总体把握,并在细节上避免遗漏。另一方面,学科思维导图能直观、清晰地展示教师的临床思辨过程,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画出思维导图,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与理解,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教师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制学科思维导图,可借助思维导图软件如XMind等。自制学科思维导图是学生思考过程的体现,是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外在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锻炼自己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理解的状况,从而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工具[4]。教师可以收集学生优秀的学科思维导图作品,按内容制作专题展览,通过学科思维导图的互相学习,可以提升学生专业课知识学习的经验,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科思维导图的制作和推广的过程中,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三)学科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完成一个理想的学科思维导图需要精心地设计和不断地修正,因此部分学生可能有畏难情绪和抵触想法,难以良好的心态完成绘制任务。另外,还有部分学生绘制学科思维导图时仅局限于对课本上图形的简单模仿,缺乏归纳总结和创新性,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和指正,才能真正有效地利用好学科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手段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生的教学中引入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有序的知识构架,有助于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有助于建立发散性的临床思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学科思维导图作为一项积极有效的思维工具和教学方法,值得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教学中应用。

猜你喜欢

喉头外科导图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护理风险措施的效果和价值分析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第6章 一次函数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