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研究
2018-10-24张庆芬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图书、文献、刊物等各种文件资料的载体越来越丰富,作为公共阅览量较大的图书馆,其图书资料的管理也趋于电子信息化,越来越多的纸质资料转化为电子资源。由于其资源载体的特殊性,数字资源形式不仅方便快捷,而且不受时间地点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数字时代已经渐渐的把纸质化的的阅读时代淘汰。现代图书馆建设离不开与时俱进的数字资源建设,本文对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提出了一些构想。
关键词:高校;图书管理;图书建设
对于传统的图书馆职能而言,其主要内容包括:进行社会文献信息流的整序与传递、进行智力资源的开发与社会教育;搜集与保存人类文化相关的遗产、满足社会成员的文化欣赏与娱乐消遣。而高校图书馆作为现代大学的文献信息中心、直接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承担着图书、文献信息、资料的购置、借阅管理,一直以来被人们称为大学师生的知识与智慧的宝库。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在新时期进行数字资源建设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首要任务,图书馆管理的数字化已成为当代图书馆管理制度不断发展的目标。信息时代,数字资源呈现出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巨大、信息载体多元化等特点,数字化的阅读方式更是成为当前大众阅读的首选。2014年,一项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关于国民阅读方式”的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我国数字化阅读受众已达到50%,超过半数的国民正在利用手机、电子阅读器、网络在线等数字化方式进行阅读,传统的阅读观念已发生变化。利用数字化载体阅读的人群表示,获取便捷、阅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是他们选择数字载体的重要原因。在当今信息化革命的社会中,数字化的图书资源以更为有利的优势给大众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当前大部分图书馆都在努力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以建立自身的数字图书馆,从而实现满足当今市场中人们学习、工作、科研以及教学的需要。但是,根据实践中的调研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目前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却存在着数字资源的使用率低、专业化程度低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有著较为明显的阻碍,需要采用更为合理的模式来推进专业数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从根本上强化资源管理和信息化,建立方便快捷的数字化图书资源管理体系。
1 加强实用信息资源和数据库建设
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信息资源管理服务中心,对本校的教学质量、科学研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在数字时代环境下,纸质图书和期刊文献资料仍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馆藏资源的丰富与否在高校的教学评估项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往往与高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有密切关系。在电子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读者仍保持着对传统纸质图书和期刊资料的服务需求,因为相当一部分读者,他们还是喜欢传统图书馆安静的学习环境,同时纸质资料也便于阅读和保存。在书目预定和和现书选购等环节上积极创新,建立学科馆员与文献资源组合采访模式。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文献采访模式,缩短采访周期,同时避免现书选购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全面提高对新出版图书的评估水平,尽量做到以有限经费补充高质量、印量少、可以满足读者需求的新书。而对于那些从未或极少被人借阅,读者评价不高的图书,特别是那些个人自费出版又不具学术价值的文集,以及由单位花钱出的工作总结式的图书,则应减少或取消相应的采购计划,以减轻有限购书经费的压力。但现代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现代科技信息大量涌现,网络时代给传统的纸质阅读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在,图书馆要逐渐引入数字信息技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构建数字图书馆,走数字与纸质图书资料结合的路子,才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对于传统纸质图书而言,数字图书并非与之处于对立的关系,数字图书也不能取代纸质图书,两者之间应该是互补共存、互相兼容的关系。随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在不断加强数字图书的建设,有较明显朝着数字图书馆的方向发展的趋势。信处化时代高校图书馆,需要持续加强和保持传统纸质图书的建设,也需要在纸质图书建设的基础上朝着数字图书方向转化,加强数字化图书的建设,才能够在未来更好地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在数字时代,读者可以从高校图书馆的电子化资源库中获得需要的文献资料。保障文献信息的途径多元化,文献信息资源日趋丰富,藏书量的多少也不再代表图书馆的全部资源。为满足读者电子信息资源的需求和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应朝着多资源方向转变,在加强传统的印刷型资料建设的同时,适当加大电子出版物收藏力度,将电子图书和数字资源视为重要的馆藏资源。图书馆购置图书的计划需重点考虑书本质量和数量,提高馆藏质量,完善藏书结构,减少或避免采购过程中滥竽充数的现象。加强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在信息急剧增长的今天,高校图书馆不应过于追求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应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科和文化特色,注重优化信息资源结构,走特色发展之路。可加强本校研究生论文数据库,本校教师文库的建设。将本校师生(校友)的知识作品和成果,通过大数据与互联网,将本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纳入本地、全国乃至全球化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中,实现对本校师生产出的学术文献和科学数据等知识资源的整合,充分挖掘和发挥本校知识资源的价值,以达到拓展学术影响、提升高校形象、服务教学科研的目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以及师生教学科研实际需求,分析现有数字文献的学科专业结构、文献类型结构和语种结构,从而形成有别于其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开发数据库项目选择上应特别强调“精品特色意识”,必须坚持以师生需求为导向,以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为基础,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学校重点学科和专业特色构建特色数据库。高校数字图书馆,它最能吸引读者的也就是能体现本馆收藏特色的那部分资料。特色数据库必须坚持适应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标准化原则、网络化原则,逐渐地未来发展中走向产业化道路,推动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2 以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当今处在信息爆炸年代,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电子文献资源种类浩如烟海,任何一个高校图书馆想仅凭一已之力,就想将所有电子文献收录齐全都是极不现实的,也是不是取的。参加区域性或跨地区的合作联盟,建立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服务共享平台,发挥各成员图书馆馆藏资源优势,互补有无,互利互惠,既能最大限度的节约高校图书馆的建设经费,又能尽可能保证师生能查阅到所需的文献资料。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及区域联盟,要打破传统图书馆单馆经营模式,实现馆际互借,创建资源共享机制的管理方式,合理规划资金投入,保持资金可持续投入力度,推动现代图书馆职能转变。拓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渠道,将图书馆设为信息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并与其他信息处理部门连接起来共同完成信息处理。通过联盟,图书馆的服务不再是单纯的文献提供服务,不再是基于本馆资源的服务,不再是基于本馆人力的服务,不再是一个馆的服务,而是一个合作联盟的服务,每一个图书馆都是合作联盟的一个门户。高校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传播基地,其图书馆更应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变革,通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高校馆际的信息资源共享来丰富高校的知识宝库。只有搞好数字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3 提升图书馆管理内容与水平
随着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的功能越来越多,图书馆员也需要具备充分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图书馆的发展,因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的当属图书馆员。建设数字图书馆首先要建立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解放、技术过硬、业务精通、结构合理和有创造性的专业队伍。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才能保证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要注重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要采取各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数字信息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数字图书馆建设等方面的培训。数字图书馆对图书馆员提出了较高要求,图书馆应当主动为馆员提供和创造更多学习机会,确保图书馆员能够尽可能多地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从而可持续提高馆员的知识能力和业务水平。通过岗位培训、调整、引进等有效错施,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不断优化队伍结构。
传统图书馆工作的基本形式中图书馆员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結合。图书馆员被看作是图书保管员、图书采编加工员、图书整理员、图书流通阅览管理员。而在数字化图书馆中,图书馆员则要经常是和计算机、互联网打交道,工作形式变成为图书馆员与计算机结合,即“人与机”的结合。数字化图书馆员不仅应该像“中介人”那样帮助读者同数字资源建立联系,指导读者查询和筛选信息,而且更应该像“导航员”一样引导用户在网上护航,协助读者在尽量短的时间里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未来图书馆员是智能型数字化专家,又要紧随现代信息技术的步伐,较好了解掌握多媒体知识、网络知识以及信卢的存储检索和传播技术,不断学习现代化图书馆理论和相关知识。
数字图书馆员如何为师生提供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信息服务,同时自身得到发展,这是每一位馆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传统的“保管员”、“出纳员”式馆员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专业化的“学者”。他们要肩负起知识海洋中“导航员”的重任,这要求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其自动化和网络知识水平,使自已真正成为数字图书馆所需的合格人才。
4 结束语
总之,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数字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构建数字图书馆成为图书情报界的一大奋斗目标。数字图书馆建设在我国已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需要一系列基础性工作的支持。计算机界、软件工程界、通讯网络工程界、图书馆界及其他方面需加强沟通,单凭某一方面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是难以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构建数字图书馆现阶段还不是一人唾手可得的事物,它的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图书馆在明确数字图书馆为发展方向的同时仍然需要扎实处理传统图书馆的一切业务,坚持数字型和印刷型并举,解决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数字图书馆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争取早日实现图书馆全面数字化,向师生及社会提供更多的文献资源,从而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图书馆资源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纯.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信息资源开发及网络建设的现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4:79~81.
[2]孙正东.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2,2:42~45.
[3]陈巧坚.公共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2:48~51.
[4]王培丽.试论数字图书馆内涵及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11(1):125~126.
[5]燕惠兰,杨帆.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93:48~53.
[6]马林山,叶潮流.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深入发展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7,35(2):34~39.
[7]卓建霞,成兆珠,王丽华.面向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数据集成架构[J].图书馆学刊,2015,12:109~111.
[8]邱均平,楼雯等.我国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5):22~28.
[9]朱灵慧.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推广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2:90~92.
[10]杨维.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4):176~177.
[11]张卫东.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J].创新科技,2016,195(5):82~84.
[12]黄雪梅.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探索[J].教学研究,2015,27:221~222.
[13]张成林.浅析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共建共享——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站开通带来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24(1):43~47,55.
[14]周虹,赵晓芳.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探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6):74~76.
作者简介:张庆芬(1971,2-),女,汉族,江西南昌人,大专,西南林业大学图书馆图书管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