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闿运获“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的矛盾评价探微

2018-10-24王向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

王向清

[摘要]王闿运以其独立特行的狂狷个性招致“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的矛盾评价。王闿运获“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矛盾评价的载体:史学研究领域亦毁亦誉的《湘军志》,褒贬相杂的经学研究,扬抑相随的文学创作,毁誉相参的幕宾生涯,誉不及毁的国史馆长任职参。王闿运获“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矛盾评价的主要原因为:评价者立场、观点的矛盾,体制外批判者的遗害,桀骜不驯个性的危祸。“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的矛盾评价给王闿运造成的负面影响:葬送了他的仕途,熏陶了少数“另类”弟子,妨碍时人、后学对他的学术思想研究。

[关键词]王闿运;名满天下;谤满天下;《湘军志》;《春秋公羊传笺》;“帝王学”

王闺运(闿832-闿9闿6),湖南湘潭县云湖桥人,中国近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作为一代名士,王闿运的为人为学处世给世人留下的形象不是单面的,而是双面乃至多面的。正是看到了学术界多层面的争议,当代学者钱基博以“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的命题做了精准概括。有学者认定王闿运获“名满天下、谤满天下”名声是因为撰写了《湘军志》。笔者认为撰写《湘军志》是王闿运被冠以这种名号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本文拟从载体、原因,消极影响等方面对王闿运被冠以“名满天下、谤满天下”名声的命题做出回应。

一王闿运获“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矛盾评价的载体

(一)史学研究领域亦毁亦誉的《湘军志》

闿875年(光绪元年),为防止湘军中兴清廷的历史“传闻失实、功烈不彰”,受一批健在湘军将领的鼓动,曾国藩长子曾纪泽出面邀请王闿运主持《湘军志》的纂修工作。王闿运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先后花了7年时间才编纂成该书。该书在褒扬湘军的功勋战绩、称颂曾国藩的同时,还如实反映了太平军前期攻势的凌厉、湘军早期屡战屡败的危急,披露了曾国荃率湘军攻破天京后纵容官兵掳掠,侵吞财物的不法行径。

因秉笔直书,成一家之言,王闿运对《湘军志》充满了期许,认为它可与《史记》《后汉书》媲美,为自己扬名。

然而当湘军将领曾国荃、湘籍士绅郭嵩焘等看过《湘军志》的刻本后,愤怒异常,认定它是“谤史”“谤书”;曾国荃曾扬言要杀死王闿运,以泄心中之恨。他们认定《湘军志》为“谤史”的理由有以下几点:一是王闿运无史德,书中对湘军将领不尊敬,多有讥贬。二是对太平天国军队没有口诛笔伐,对他们前期的表现有所肯定。三是对湘军中湘籍将领的功绩、贡献着墨太少,而对非湘籍湘军将领塔齐布、多隆阿的军功渲染太多。四是对曾国荃率湘军将士攻下太平天国的国都天京这一重大战役着墨太少,对曾国荃不公。五是不懂为湘军将士隐,将他们在打下天京所犯的错误全都记录在案。正因为如此,郭嵩焘、曾国荃等迫使王闺运将《湘军志》毁版。为了消除《湘军志》的流毒,曾国荃还请幕僚王定安另编纂《湘军记》。湘军将领、湘籍士人的声讨,在全国各省充任督抚的湘军将领的呼应,一时之间,王闿运谤满天下。

就在《湘军志》遭到诋毁的同时,不少学者、士人对它却大加赞赏,使它名满天下。

闿883年,也就是《湘军志》在湖南被迫毁版的第二年,王闿运重返四川成都。尊经书院的弟子知悉《湘军志》遭毁版,对先生的遭遇深为同情,决定重刻。尊经书院弟子的举措,使《湘军志》重见天日。除了四川弟子赞赏外,曾国藩的得意门生黎庶昌对《湘军志》也肯定有加,认为该书“文质事核,不虚美,不曲讳,其是非颇存咸、同朝之真,深合子长叙事意理,近世良史也。难得的是,邀请王闿运修志,父辈之过不被隐的曾纪泽对《湘军志》也大加褒扬。所赋《怀王壬甫》诗就是写照:“秋林茂实敛春英,龚魏文章数弟兄。搅动飞黄腾达意,发为坚白异同鸣。爱人以德丛人怨,毁汝之言玉汝成。国语一篇新出手,鱼龙喷沫鬼神惊。”

20世纪40年代,李肖聃在《湘学略》的附录《附旧作湘绮遗书跋》中,对《湘军志》给了高度评价:“翁惆怅鸿笔,寝馈麟经,以为秦来文宗,世推班马,殚精史汉,奋志纂修。久放浪于江湖,未回翔于玉署,自撰军志,张我湘人。纪曾侯以绍安阳,述筹饷而师平准,较彼朱克敬、王定安所造,实乃雅俗区分。”钱基博在《近百年湖南学风》中论及《湘军志》时说:“虽扬诩功绩,而言外意见,婉而章,尽而不污,焯有史法。”钱氏还断言,曾国荃等人之所以诋毁该书,就是因为王闺运以太史公自许,不为尊者隐。王森然认为《湘军志》“是非之公,当推唐后良史第一。”_

(二)褒贬相杂的经学研究

王闿运在经学研究方面成就卓著,遍注群经,聚焦《春秋公羊传》的阐发,宗今文经学,主张通经致用,撰有《春秋公羊传笺》一书,申张东汉何休的学说。意识到干嘉学者习经时,只有对经书的解释但没有阐发,只重考证而忽略论辩的流弊,王闿运作经籍注解,既不效仿宋儒的侈談义理,也不认同干嘉学者的宗崇古注,而是依据自己的心得作简要的诠释。他的经学思想呈两大特色:一是治经方式的变革。舍传弃注,直探本经;融合古今,通经致用;二是以礼自治。他认为“为学但当自治”,只有“自治”、“自强”才能抵御外敌,实现国家独立。“礼”是个体为人处世的根本,也是治国理家的纲领,具有政治法律制度、伦理道德的规范作用。由此看来,“自治”的实行依赖于“礼”的实施。

对于王闿运的经学研究,同样是褒贬相杂。皮锡瑞、支伟成、钱基博等人对王闿运的经学研究持赞赏态度。

皮锡瑞断言王闿运治“《春秋》兼用《公羊》《谷梁》新义,间出前人之外;礼经尤精,说《易》说《诗》,皆以《礼》证之,故其说虽新而有据,异于宋明诸人,与予说经之旨相同,惟予不敢过求新异耳。”在皮氏看来,作为今文经学家的王闿运在治《春秋》时,并没有严格的门户之见,注意吸收以《谷梁》为代表的古文经学治《春秋》的新成果;其学术视野、成就超越前人。

支伟成对王闿运的经学研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故其为文,悉本《诗》《礼》《春秋》,而通乎庄生之旨意;汪洋纵肆,曲直而达之于理,使闻者有所解悟,发其蒙而悦其心。……而通经致用,悲天悯人之衷,自弱冠以至旄期无一日而或息者;虽及门问学之士,朝夕相处,或莫之能喻也。”对王闿运治学的通经致用,心怀天下苍生的学术旨趣给予了充分肯定。

钱基博对王闿运的经学研究也给予了褒奖。他认为王氏“其治学初由礼始,考三代之制度,详品物之体用,然后通《春秋微言》。张公羊、申何休,今文家言于是大盛也。”

而梁启超、章太炎、张舜徽等人则对王闿运的经学研究持贬损态度。梁启超对王闿运的经学研究就持否定态度。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闿运以治《公羊》闻于时,然故文人耳,经学所造甚浅,其所著《公羊笺》,尚不逮孔广森。”王闿运在世时,少数学者就称其为文人。《清史稿》披露,王闿运尝慨然自叹道,我不是文人,而是学人。这表明王氏对别人冠其以文人之名深感耻辱。熟读史书的梁启超依然以王闿运否定过的称谓冠之,可见梁对王闿运经学研究的不屑一顾。他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声称:“晚清则王壬秋(闿运)着《公羊笺》,然拘拘于例,无甚发明。”在这里,梁启超依然坚持了自己的观点,认定王闿运的经学研究没有什么创新,仅仅是“照着讲”,而不是“接着讲”。

作为古文经学的大师、囿于门户之见,章太炎对王闿运以今文经学的方式治《春秋》同样持否定态度。他断言:“今文学家的后起,王闿运、廖平、康有为辈一无足取,今文学家因此大衰了。”在这里,章太炎将王闿运、廖平、康有为的今文经学研究成果说得一文不值,可见贬损之激烈。

现代经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舜徽对王闿运的经学研究给予了最严厉的抨击,断言“以今观之,只得谓为钞经之功,而未可目为注书之业……屏除旧注,自记新说。每经钞毕,便成一书。”在张舜徽看来,王闿运的今文经学研究主要是抄写经文,附上自己没有根据的臆说,没有一点学术价值。

(三)扬抑相随的文学创作

王闿运乃一代诗文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幼年初学诗时就严守平仄格律,不失规矩。赋诗强调崇古拟古,五言长诗师魏晋,七言长诗及近体诗似盛唐,但并非一味仿效古人,而是在吸收古人长处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他的诗作大多反映晚清社會的衰落,抒发了拯救时艰的愿望。《独行谣》《圆明园词》等都是反映社会现实的宏大史诗。王闿运文学创作骈散兼行,辞藻华丽清新,但不故作高深。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主要成果有:《湘绮楼诗文集》《湘绮楼日记》《湘绮楼联语》《楚辞注》等。

王闿运的文学创作同样是扬抑并存。张之洞、李肖聃、汪辟疆、张舜徽等人对王闿运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词方面的成就十分推崇、赞扬。

张之洞将王闿运与樊增祥视为晚清两湖地区的实力派诗人,赞颂“洞庭南北有两诗人,王壬甫五言,樊樊山近体,皆名世之作。”李肖聃在《湘学略》中认为王闿运的《圆名园词》《秋醒词》等词作文笔严清,华实并茂,足使文儒俯首,宿学倾心,唐宋以来无出其右者。诗词爱好者、学者,南京大学教授汪辟疆(汪国垣)对王闿运的诗作十分推崇,确信:“湘绮老人,近代诗坛老宿,举世所推为湖湘派领袖也”张舜徽对王氏的经学研究指责颇多,但对其文学成就非常推崇:“以文章典雅见长,与其说是‘儒宗,无宁说是‘文豪。”

而胡适、柳亚子、陈子展对王闿运的文学创作包括诗词创作给予了无情贬损、压抑。

胡适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撰写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认为王闿运的诗作大多是模仿古人的假古董,鲜有反映时代问题的现实作品。对王氏所作、受到学术界赞颂的《独行谣》,胡适的评价是:文章多不通,叙述多不明白,只能算作是三十篇笨拙的时事歌括,不能算作诗。现代文学史家、杂文家陈子展更是断言王氏诗词创作极端模仿古人,丧失了“自我”,完全脱离了他生活的时代,是“近代一个极端复古的大诗人”。而现代诗人柳亚子对王氏的诗词创作给予了全盘否定。他在《诗绝句》中说:“少闻曲笔湘军志,老负虚名太史公。古色斓斑真意少,吾先无取是王翁。”

(四)毁誉相参的幕宾生涯

咸丰九年(闿857年),王闿运因赴京参加会试不第滞留京城。但他在咸丰七年参加乡试时显露的才华、灵气让湖南督学张金镛大为赞赏,录取为举人第五名。经张金镛的宣传,王闿运名声鹊起,远及京城的湘籍士子、官员。王闿运会试落第滞留京城期间,与肃顺颇有私谊的湘籍士子龙汝霖、李寿蓉引荐其拜会了肃顺。肃顺对才华横溢、胆识过人的王闿运非常赏识,约为异姓兄弟。为酬谢肃顺的知遇之恩,王闿运人幕府中,期望借助肃顺实现自己的“帝王学”。作为肃顺的幕宾,王闿运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对一些机要的军务、政务向肃顺提过重要的咨询意见;二是游说肃顺促使清廷重用汉臣特别是湘籍官员;三是成功化解左宗棠被弹劾案。

重用汉臣特别是擢升湘籍士子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郭嵩焘等充当地方军政要员、成功化解左宗棠被弹劾案,对于延续清廷的统治和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意义重大。正是曾、胡、左、彭等人率领湘军将士与太平天国军队浴血奋战,最后攻破天京,才延续了清王朝的国祚。刘禺生曾指出:“曾、左能成功于外,肃顺实左右之。居间为肃邸置驿以通曾国藩诸人者,王壬秋之力也。”而左宗棠被弹劾案的化解,不但保全了左的性命,而且擢升四品京堂,受命襄办军务。《清史稿》云:“左宗棠之狱,闿运实解之。”此后,左宗棠在陕甘总督任上,率领清军剿灭了以阿古柏为首的新疆分裂势力,保住了闿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王闿运因向肃顺促成上述三件而名满天下。

然而这一切因咸丰九年咸丰帝的病逝,慈禧发动“祺祥政变”、肃顺等八名顾命大臣被处死而化为乌有。肃顺因敢于任事、正直无私、严惩贪腐官员而深受咸丰帝赏识,逐渐成为清廷重臣。但他也有致命的弱点:独断专行、为政苛猛。他重用汉族官员、严惩满清贵族犯事官员的行为深深刺痛了以慈禧、慈安两位皇后为代表的满清贵族的利益。咸丰帝一驾崩,慈禧、慈安即联合恭亲王奕诉发动政变。与肃顺等八名顾命大臣交往过密的人被称为“肃党”而受诛连,王闺运因友人严正基为其预见了与肃顺交往的政治风险而于政变前出走山东,才幸免于难。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作为“肃党”成员,王闿运在政敌慈禧当权的朝廷里被当作异类对待,成为诋毁的对象,谤满天下。

(五)誉不及毁的国史馆长任职

闿9闿2年,以袁世凯为首的中华民国政府决定设立国史馆,为刚成立的民国修史。稍后,袁世凯属意王闿运为国史馆的首任馆长人选,主持民国史的编纂工作。为此,袁世凯两次发出邀请函,恳请王闿运赴京履职。王闺运一介布衣在80高龄被聘为国史馆馆长,一时传为佳话,名满天下。

出于对清廷的怀恋,对民国的不信任,王闿运并没有马上进京赴任,而是在观望、徘徊了一年多后,直至闿914年6月才赴北京履职。心系纵横策、满脑帝王学的他,到了近天年时,终于有一个露脸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以下几大原因决定了王闿运不可能很好地履行国史馆馆长的职责:

首先,思想观念上的隔膜。王氏对袁世凯等北洋军阀一班人攫取国家权力并不认同,曾揶揄中华民国还是两岁小孩,没有必要写寿文;中华民国是瓦岗寨、梁山泊,用不着编史。换言之,他并非怀着干出一番事业的动机受聘的,而是抱着游戏人生、过一把官瘾的心态赴任的。受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王闿运完全是应付式地工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绩效可想而知。上任几个月,从未认真视事,既没有讨论、上交纂修、协修国史条例;在修史方面也没有着墨一笔。

其次,管理能力的欠缺。王闺运在治经、修志、赋诗填词等方面业绩辉煌,但连七品芝麻官都没有做过,没有处理政务的经验。猛然问让这位毫无从政经验的书生主政国史馆,的确是强人所难。纂修国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二要有清晰的思路,三要有组织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的能力,四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争取资源的能力。对于这些必备资质,王闺运可谓基本上不具备。管理能力的欠缺,决定了王氏不可能修好国史。

再次,女仆干政导致国史馆内部矛盾丛生。在国史馆内部运作方面,王闿运的女仆周妈控制经费;为受贿方便,不但掌握聘用勤杂人员的权力,还染指聘用馆员的权力。这导致王闿运和馆员们的矛盾冲突。面对一副烂摊子,无可奈何的王闿运不经请示袁世凯,擅自带着周妈于闿9闿4年底负气离京回湖南。馆长脱岗,群龙无首,国史馆不但内部矛盾有增无已,而且出现了贪污经费的腐败问题。对此,闿9闿5年初,报界抨击国史馆:“直信之笔未施行,而胥吏之技已露”。

由于以上原因,再加上主聘的袁世凯日后复辟称帝,致使王闺运在担任史国史馆馆长一职上谤满天下。

二王闿运获“名满天下、谤满天下”

矛盾评价的主要原因

首先,评价者立场、观点的矛盾。王闿运之所以受到时人、后学截然相反的矛盾评价,陷入“名满天下、谤满天下”难堪境地,最主要的原因是受评价者不同立场、观点的制约。

撰写《湘军志》是王闺运陷入“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的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实事求是地说,《湘军志》招致的诋毁、诽谤远远超过它带来的赞美、称道。因为《湘军志》不但没有对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将领的功绩叙述得全面、详尽,而且有所遗漏,但对他们的瑕疵则给毫无保留地记录在案,没有丝毫的隐瞒。这就是说,《湘军志》有损湘军将领的名声,妨碍他们经世伟业的传颂。这就让以曾国荃为代表的湘军将领异常震怒,不遗余力地诋毁。与曾家关系亲密的郭嵩焘等湘籍士人也对《湘军志》不予尊者隐、不与逝者隐的作法,训斥王闺运,责令其毁版。作为湘军将领的故土,大部分湘籍父老也不会赞同王闿运的秉笔直书的修志作法。因镇压太平军有功,当时地方的军政要员几乎一半由湘军将领充任。因自己的名声受损,这些军政要员势必也要动用自己的权力、关系围剿《湘军志》。在这种局面下,《湘军志》的“谤书”、“谤史”之名几被坐实。而称颂、肯定《湘军志》仅仅少数几位赞同秉笔直书修史的黎庶昌、曾纪泽、钱基博、王森然、李肖聃等学者,他们的影响显然无法与否定派的声势相比。只不过因赞赏者包括曾国藩的门生黎庶昌、儿子曾纪泽,才使《湘军志》有“名满天下”的声望。

对于王闿运的治经活动,宗古文经学的学者给予严厉贬损,使其“谤满天下”;而持今文经学治经方式的学者给予全盘肯定,让其“名满天下”。对于王闿运的文学创作,崇尚汉唐余韵、魏晋文风的学者为之倾倒,拍案叫绝,从而“名满天下”;而欣赏、倡导近代文学的学者则斥之为假古董,不值一文,因而“谤满天下”。王闿运的“名满天下、谤亦随之”,又一次佐证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合理性。

其次,体制外批判者的遗害。纵观王闿运的一生,始终以一介布衣书生的民间人士身份在活动,没有融入主流社会,与官方人士、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巨大的隔膜。在传统社会里,通过科举获得功名进而做官是大部分读书人的人生目标。在清代,考中举人的士子基本上没有做官的资格,除非有高官保举或花钱捐官,而中了进士,一般能充任知县以上的地方官员。王闿运在早年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他于闿857年在湖南乡试中举人后,先后于闿859年、闿87闿年两次赴京参加会试不第,此后再也不参加会试,这就基本上断了其从政路。第一次赴京会试落第后,王闿运经湘籍友人引荐结识了权臣肃顺,入幕肃顺府。肃顺为他的才华、胆识折服,尝试让他通过特殊渠道做官:一是为他花钱捐官;二是将他举荐给咸丰皇帝,获得恩宠入仕的机会;但他都谢绝了,也就是断了通过特殊途径做官的机会。不过,王闺运也因此逃过了杀身之祸。如果他通过肃顺提供的特殊途径做了官,那么“祺祥”政变后,难逃一死。

“祺祥”政变后,王闺运南归先后人曾国藩幕、丁宝桢幕,但都没有获得保荐举为官的机会,只能以一介布衣书生在社会上活动;民国成立后,他虽然受袁世凯之邀担任国史馆馆长,但实际履职只有半年时问,而且也是以过把瘾、戏弄的态度处之,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做官。换言之,王闺运终其一生是一介布衣,没有融入主流社会和官方意识形态。这决定了他是晚清社会体制外的旁观者。

晚清社会体制外旁观者的角色,决定王闺运总是以批判者、挑剔者的身份出现,而不是以欣赏者、建设者的身份出现,其言行总显得有些“另类”,致使“谤满天下”。比如,为摆脱当时中国积弱积贫的现状,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李鸿章、沈葆桢等晚清地方军政要员发起了洋务运动,希望借助学习、引进西方国家的军事工业、商业,以实现“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富国强兵、驾驭外夷的目的。对此,除顽固派官僚外,开明士绅、大部分知识分子乃至普通百姓是赞同的。但王闺运却对洋务运动持批判態度,认为这是本末倒置。在他看来,当时的中国最缺的是士气等精神性因素,而不是通过洋务运动来充实物质财富。因而,正确的途径是治经习礼,以礼自治,提升人的道德水准和精神状态。当人们的道德水准、精气神提升后,其它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他在《论通经即以治事.答张佩仁问》中说:“国不患贫,而言生财,《大学》反复戒之。今乃并心于矿政,假使金珠成山,枪炮填海,适足藉寇赍盗耳。世人但惩空疏之谈,若今所谓实事,乃反不如空谈尤为近理。士君子在野不仕进,为通经明理而已,不必留情于无用之俗事”。王闿运认为洋务运动是为了生利求财即追求物质利益的目的,而这些有违《大学》等经典的教诲。尽管洋务运动存在种种弊端,但它对于提高中国的工业、商业水平,增强国家的硬实力无疑有促进作用。但王闿运却持拒斥的态度,这无疑招致力主洋务运动官员的不满。

再次,桀骜不驯个性的危祸。王闿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体现了名士的桀骜不驯性格。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其才华横溢,傲视他人相关,更与其人生中的两段特殊经历相关。一是闿857年参加乡试以第五名的优异名次中举人,得到湖南督学张金镛的赏识、颂扬,使他声名鹊起。二是闿859年人幕肃顺府,不但得到肃顺的赏识,而且通过他的引荐得到了咸丰皇帝的特别垂青、赏穿貂皮大衣,更使其声名远播。名士王闿运的桀骜不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科举考试的洒脱、超然态度。王闿运闿859年第一次赴京会试落第后,時隔闿2年即闿87闿年才第二次参赴京参加会试。依照三年一次会试的定例,他放弃了三次参加会试的机会。对于希望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举子来说,这是难以想象的。王闺运年纪轻轻放弃了三次会试的机会,说明他对仕途的轻蔑。时隔闿2年后,他参加会试的目的并不是中试,而是“赴试为名,出寻通彦”。意即名义上是参加会试,实质上是探访、结识才德出众之贤士。他不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对关于“问练兵”这道题的回答居然是练兵无益,这显然与命题者希望通过强兵实现国家独立的初衷背道而驰,自然得不到高分。王闿运之所以过早离开科场,不外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科考题目着眼于实际功利方面的事务,不合自己以礼自治的治学原则;另一方面,以自己的旷世才学,即使只有举人的功名也足以纵横于社会。

二是敢以书生傲视王侯。虽为一介布衣书生,王闺运却以自己独立特行的个性傲视王侯。前文谈到,咸丰皇帝知悉王闿运的文才后,允诺恩赐只有二品大员和翰林才有资格穿的貂皮大衣。但王氏顾忌世人议论,不愿以恩宠人仕。连皇帝的面子都敢驳,王闿运的桀骜不驯可见一斑。当湘军如日中天时,以弟子之礼事曾国藩的士子们得到了曾氏的提携,一个个加官进爵。但他却始终以客人的身份对待曾氏,敢于讥讽和诘难。凭自己和袁世凯的叔叔同年考中举人,王闿运常以袁氏的世叔自居。别人对身为总统的袁世凯吹捧都来不及,他居然撰写了如下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联中嵌入了“总统不是东西”六个字,其桀骜不驯跃然纸上。

三是对周妈的一味依恋、骄宠。作为经学家,王闿运主张以礼自治,提升自我的道德境界。但他在对待周妪的态度上,把礼仪忘得一干二净,干了不少近乎荒唐的事情,使其“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王闿运的妾妇莫六云病逝于闿884年,妻子蔡梦缇逝世于闿890年。在妾丧妻亡后,他本可以续玄纳妾,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喜欢与女仆为伴。“倜傥不群,老年性狂的他极力仿效魏晋人士风度,大有阮籍醉眠邻妇酒垆之侧的意味,旁人见仁见智,七嘴八舌,他全不在意。所昵仆妪不止一人,其中最得其欢心,‘名气最大的是周妪,即周妈。”正因为深得王闺运欢心,周妈在王家呆的时间长达23年,除了没有名分外,其它方面与妻妾没有区别。也许是渐人老年,王闿运视周妈为他的“棉鞋大被”,须臾也不能离开。正因为高度依恋、依赖,他对周妈一味迁就和骄宠。这主要体现在:其一、当着弟子的面,王闿运也旁若无人地与周妈打情骂俏,搂搂抱抱,举止轻佻。其二、携周妈参加达官贵人的宴请,让她与自己紧挨着坐在显眼位置,并不时为其夹菜,乃至喂食。其三,放纵周妈贪财、受贿。周妈不但在王闿运当国史馆馆长时干涉人事安排,索贿受贿;此前王闿运在与达官贵人的交往中,或是替别人提供帮助时,周妈总会想法捞取钱财。王闺运在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六日的日记中写道:“周妪还乡,辎重累累,似有深谋而秘不言,阴人固难测也。”

三“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矛盾评价

对王闿运的负面影响

“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的矛盾评价,给王闿运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

首先,葬送了王闿运的仕途。假如没有过早地获得“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的矛盾评价,言行少一点桀骜不驯,王闿运很有可能通过两条途径走上仕途。一是以普通举子的身份、平常的心态,认真的态度多参加几次会试。以他的天分和扎实的经学基础,进士中试应当不是难事。而考上进士,也就有了走上仕途的台阶。王闺运如果不受“名满天下、谤满天下”之累,那么也许会多参加几次会试。笔者推测的根据是,王氏本人虽然中年绝意科场,但他很看重长子王代功的科场成绩。不过,王代功生性迂拙,多次参加乡试都名落孙山,年届四十还是白丁。对此,王闺运失望地自叹说:“功儿仍未得举,蹭蹬四十矣。”二是通过朝廷官员的举荐做官。王闿运虽然拒绝了肃顺提供的特殊途径走上仕途,但他后来与湘军统帅曾国藩交往多年,仍有被其保荐做官的机会。人幕府中的不少士子,就被曾国藩举荐做了官。由于王闺运曾向曾国藩推销帝王学,两次劝说他取代清王朝自立。推崇程朱理学,素怀忠君思想,处事谨慎的曾国藩自然不敢举荐他。

其次,熏陶了少数“另类”弟子。王闿运长期在书院讲学,门下弟子数千人,出类拔萃者数十人。受王氏狂狷性格和热衷帝王学的熏陶,少数弟子的所作所为也招致“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的名声。杨度就是这少数弟子的代表。作为乡邻,杨度仰慕王闿运的才学,与弟弟杨钧、妹妹杨庄都受业于其门下。杨度与其师品性相近,才华横溢,究心经世之务,尤其推崇其师兜售的帝王学、喜欢献纵横策。但王闿运献的纵横策除了被肃顺采纳外,献给曾国藩、丁宝桢等人的纵横策,或者没被采纳,或者无法实施。换言之,王闺运献的纵横策基本上胎死腹中,帝王学并没有实现。杨度在这方面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王闺运没有实现的帝王学付诸实践。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总统后,仍觉得手中权力有所牵制,一心想复辟帝制当皇帝。杨度认为实现自己的帝王学的时机已到,纠集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人于闿9闿5年组成筹安会,支持袁世凯恢复帝制,实行君主立宪。为了使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有所谓民意基础,杨度还以其师王闿运的名义领衔湖南士绅劝进袁世凯称帝。袁世凯虽然于闿915年12月称帝,但终因逆历史潮流而动,不得不于闿916年2月宣布取消帝制。杨度也因协助帝制复辟落下千古骂名。对于自己效仿老师的帝王学,杨度毫不忌讳。这可从王闿运逝世后,他撰写的挽联得到佐证:“旷代圣人才,能以逍遥通世法;平生帝王学,只今颠沛愧师承”。

再次,妨碍时人、后学对王闿学的学术思想研究。作为一代著名学者,王闿运的学术思想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应有关注和研究,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已编纂的清代经学著作汇编、清代学案、清代学术史,不少没有收入王闿运的经学著作。王先谦编撰的《续皇清经解》和徐世昌组织撰修的《清儒学案》,都没有将王闿运及其经学著作列入。陈其泰、李廷勇在《中国学术通史.清代卷》的“晚清经今文学的风行”一章中介绍了廖平的今文经学思想,而作为其师王闿运的学术思想只是作为附录与戴望列在一起。附录说戴、王的著作“在发挥公羊学说方面无足称道,但二人既有宗奉公羊学的著作刊行,王闺运又以推尊公羊学说以教弟子,故在学说传衍上有继承之功,使薪火相继、不致澌灭。”寥寥数语,几乎没有涉及王闿运的经学成就。章权才所著《清代经学史》不但在正文中没有论及王闿运的今文经学研究成果,而且在“清代经学家著述要目一览表”中也没有选录他的《春秋公羊传笺》一书。

第二,研究王闿运学术思想的论文偏少,研究专著更少。迄今为止,“中国知网”收录了研究王闿运学术思想的论文498篇,其中非学位论文436篇、硕士学位论文43篇、博士学位论文闿9篇。出版的研究专著只有5本:一是《王湘绮评传》,箫艾著,岳麓书社闿997年版;二是《王闿运<春秋公羊传笺>学术思想研究》,刘平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闿2年版;三是《经典与解释:经学以自治》,刘少虎著,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四是《王闿运与晚清书院教育》,李赫亚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五是《王闿运的生平与文学创作》,周柳燕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论文的发表数量、专著的出版数量,显然与王闿运的学术地位不相适应。